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染天下:华夏快进两千年 » 第62章 造器研究所

第62章 造器研究所

    次日清晨,乌桓起了个大早,沿着木桥和湖畔跑了两圈。

    这几天侨蹇和乌铁不在身边,没人督促他习武,浑身有点酸胀不自在。

    而侨蹇、乌铁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入驻进中南君府或者中南学宫来,不可能每次进出都是高来高去的,而且以后中南学宫将会戒备森严,可比不了吕不韦别院那么方便。

    乌桓计划等中南君府建好后,就以自己招募的亲卫的名义,让他们两个入驻中南封君府,这样他们就有名正言顺进出的权利了。

    湖面上泛着一片扁舟,与孟芴的谈话,乌桓安排在了湖中央。

    孟芴划动自己手中的船桨,一左一右,然后看着船两边,几乎一模一样形状的涟漪扩散出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像写字的人对毛笔的控制一样,技艺精湛的匠人对于自己下手的轻重有着敏锐的感觉。

    这种能力非常神奇,孟芴曾经用一块圆木,雕刻出了阴刻和阳刻交错的小方块,雕完后测量每一个小方块的大小,几乎一模一样,两个木块一阴一阳,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乌桓看着一圈圈泛出去的涟漪,嘴角翘起,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孟掌门神技!不知论造器,孟公在这大秦,能列第几?”

    孟芴平日里为人低调谦虚,但是论起造器,他却非常自信。

    “老夫第二,无人第一!”

    “那放在当今天下呢?能列第几?”

    “哼!不是老夫吹牛,老夫造器天下第一,包括公输般后人,也是承认的!”

    乌桓鼓掌称善,但是又问道:“那请问孟公,您是为秦王造器呢……还是为百姓?”

    孟芴想了好一会,若是其他人问起,无论如何都是要回答为了秦王而造器的,但是乌桓面前,孟芴还是可以吐露真实心声的。

    “孟芴本是匠人之子,父亲一生辛劳,虽说可养活全家,但最终积劳成疾,早早就去世了。”

    想起往事,孟芴有点动情,停下了手中的船桨。

    “后来孟芴得前钜子青睐,传授技艺。孟芴心中,只想让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不要再为生计所困……”

    “善!那么孟掌门一天可以造多少呢?你一天的劳作能够养活多少人?”

    乌桓的话,让孟芴陷入沉思,望着慢慢散开、退去的涟漪发呆……

    的确,自己已经努力了这么多年,除了技艺越来越精湛,作品越来越多外,好像大秦老百姓的日子,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改变多少。

    “莫非,中南君有何良策?”

    “正是!“

    乌桓看到孟芴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焦点,就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祭酒的意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是,我们应该广收弟子,把对日常生活、劳动有用的技术,传授出去~!”

    “桓儿啊,秦王之所以同意中南学宫传授技艺,只是为了传授各地工师,如果按照你的想法,这可是一大笔资费,少府可不会给啊!”

    “呵呵,谁说要跟少府要钱了?”

    “不跟少府拿钱?那跟……吕公拿吗?”

    “不!墨匠必须自力更生,我们自己赚钱!”

    乌桓看到孟芴的眼睛亮了,有期待,却更多的是怀疑。

    “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乌桓将心中构思的计划,慢慢讲给孟芴听。

    乌桓的心里,有太多的东西要去制造了,什么铁锅、肥皂、制糖、造酒……

    对了,还有家具!这个时代的睡觉和坐姿都太难受了!

    这随便哪一样,不是财富?!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就是赚钱。

    如果乌桓只是想做个富家翁的话,那真是太简单了。

    乌桓只是把几个最简单的设计方案讲给孟芴听了,孟芴就已经惊呆了!

    作为造器的顶尖高手,孟芴理解起来非常快。

    他知道乌桓的想法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瞎想,关键是实用性太强了,自己怎么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呢?!

    “所以,墨匠需要进行改革!”

    乌桓用力拍打着船帮,非常兴奋地说着:“我想要孟掌门选拔一百名优秀墨匠,与你我一道,组建造器研究所!”

    孟芴好像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路,连连点头,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造器研究所的初期启动资金,全部由中南君府承担,包括在中南学宫附近组建一个造器局。”

    “桓儿啊,这有了造器研究所,为何又要再搞个造器局呢?”

    “孟公,这造器研究所呢,就是专门研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的。是我们墨匠的核心组织,就像是大脑一样!”

    “而这造器局嘛,就是要把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产品,赚钱来养活造器研究所啊!”

    孟芴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好!

    “孟公,这个造器局就用我中南君的封地来建造,一应投入均由中南府出资。”

    “我看,就挨着中南学宫建!这样往来方便些~改日我们一起看好地方,等中南学宫建成后,就开始动工吧~”

    听到这里,孟芴起身对乌桓深深鞠了个躬,动情地说:“桓儿,我替墨匠弟子感谢你啦~!”

    乌桓赶紧扶起孟芴,好言鼓励打气,孟芴可是乌桓未来赚钱的摇钱树!

    在孟芴看来,乌桓此举大利墨匠,且出钱出地、出思路还出力气。可不就是墨匠的大恩人吗?

    只有乌桓知道,这在不远的将来,将意味着什么,那是巨大的财富和强悍的生产力!是墨家能够崛起的动力源!

    没有财富的支撑,任何美好的想法都是空谈!

    而墨家一直依托、依附于各国君主,没有自主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也是墨家最终走向没落的内因!

    我们不能把墨家没落的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并不是说别人是没有问题的,而是因为,推给别人的责任是无法被改变的。

    而如果从自身找责任、找问题,我们随时可以改变,只要我们愿意!

    乌桓把自己的摇钱树扶着坐下,拍了拍摇钱树的肩膀,继续阐述自己的计划。

    “造器研究所就设在中南学宫内,这样安全一些,研究所的所有成果不得外泄!任何外人造访都要通过申请,得到我的许可才行!”

    “研究所最好离祭酒府近一些,我会经常过来的。”

    “所内一应生活设施要健全,就是一般人如果没什么重要事,在里面呆一整年不出去都行的那种……”

    “一百人我们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派研究主题,设立奖惩和考核制度。”

    “无法胜任的,就开除!到造器局那边去督造生产,有研究成果通过测试可以量化生产的,我另设奖励!”

    乌桓此时没有意识到,他随口讲出去的这些话,在多年以后制造了许多富家翁,也让造器研究所成为了墨家最吃香的一个机构。

    孟芴已经放下了船桨,他拿出竹简和刻刀,正手忙脚乱地刻写记录着,乌桓说的话。

    乌桓看了后皱了皱眉头,顺口说道:“对了,先把毛笔和纸弄出来吧~!”

    一边说一边在心里默念:“蒙恬,对不住了!我等不及你来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