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染天下:华夏快进两千年 » 第60章 中南学宫

第60章 中南学宫

    当乌桓和侨蹇、乌鐵、卫缭回到咸阳的时候,嬴政也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

    他背上的箭伤很深,虽然没有直接刺到肺部,却已经伤到了肺经。

    幸亏夏无且医术高明,将养了一个月,嬴政已经没有大碍了。

    “咳咳、咳,桓哥哥回来啦?快~快请他进来!”

    嬴政焦急地对吕不韦说道,吕不韦见状,微笑着过来。搀扶着嬴政往外走去。

    “哈哈哈,我乌汉三回来啦!”

    哈哈大笑声中,乌桓已经撩开珠帘,大踏步进来了。

    两兄弟紧紧抱在了一起,这次两个人都到鬼门关走了一趟,劫后余生,更有一种患难与共的惺惺相惜之感。

    嬴政醒来后,知道乌桓被劫持,心急如焚,连病情都受到了影响,一度恶化。

    “怎么样?好点了吧?”乌桓拍拍嬴政肩膀,关心地问。

    “哎,我没事!我天天养得挺好,你被那个乐云劫走,吃大苦头了吧?”

    嬴政说着,就要来掀乌桓的衣服看,乌桓赶紧把手挡在胸前,不让看。

    他的前胸和后背,都已经留下密密麻麻的刀痕,这可不能给嬴政看,乌桓知道嬴政他脾气,要是不能报仇能膈应死他。

    乌桓假装轻松地呵呵一笑,打开嬴政的手。

    “么麻达,那乐云想把我带回邯郸,在乐丛坟前处决,没舍得杀我呢~”

    嬴政突然好像想起来了什么,拽着乌桓来到书案前,掏出一张牛皮,展开给乌桓看。

    “快看,父王已经下王书啦!要动工修建中南学宫啦!”

    乌桓看到牛皮上,用烧红的铁条画出了中南学宫的施工图,在终南山脚下,画着一群宏伟的建筑。

    整个个中南学宫分成东西两个学区,中间环绕着一片天然的湖泊,而祭酒府和中南君府,则一前一后地修建在湖畔。

    “负责建造的是……?”

    “将作大臣孟芴!他亲自上书父王,说建学宫乃造福后代千秋万世之善举,亲自请缨入山督造呢~”

    因为左右还有谒者在场,嬴政提起孟芴,也是以正式官职相称。

    乌桓抱拳,朝章台宫方向拱手鞠躬道:“吾王万岁!”

    与嬴政会面之后,乌桓又去拜见了秦王赢异,在咸阳城中吕不韦的别院驻留了两日之后,就出发往终南山而去了。

    刚出门,就见一个年轻的小将,白马银枪,后面跟着一支队伍,在门外排成两列候着。

    “拜见中南君,末将王离,奉命护卫中南学宫!”

    这是老熟人了,乌桓非常开心,王离不但是王贲的儿子,也是他和嬴政回到咸阳见到第一个军人。

    “王将军,您可不对啊,不是说好要请我喝酒的吗?”

    “啊?哈哈……那倒是末将失信了!定要补上、补上,哈哈~”

    王离挠挠脑袋,他没想到乌桓竟然记得自己当初的一句客套话。

    不过乌桓现如今已经是封君,还兼任大秦中南学宫祭酒,论起来可比王离更显赫一些,乌桓这样说,王离反而有面子,所以王离也是热情回馈。

    因为之前终南山发现贼人聚集作乱,所以秦王特许,派了一支千人队,驻守护卫中南学宫的建造,其这实也是保护乌桓的意思。

    王离恰巧被委以这个重任,可把他高兴的,对于王离来说,这要比呆在蓝田军营,有意思多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着终南山出发了,也不赶时间,一路按照乌桓的意思走走停停的,本来急行军一日的路程,居然走了两日才抵达。

    “少府将作孟芴恭迎乌祭酒大驾!”

    孟芴早就得到传信通知,赶到了官道迎接。

    一番过场走过之后,乌桓就将孟芴拉到了自己的马车内。

    “孟掌门,目前进度如何呀?”

    乌桓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一边说着,一边把嬴政送他的糕点掏出来犒劳孟芴。

    “进展神速啊!我们墨家弟子来了将近两百人,主要是秦王给力啊!拨了三万民工过来啊,呵呵,造房子这么久了,这一趟最是痛快!”

    孟芴一边往嘴里塞着糕点,一边眉飞色舞地说道。

    “孟掌门,我计划在学宫中划一块区域,专门收取一些贫穷百姓的子女,传授一些造器工艺之类的技能,您意下如何?”

    “唔~唔,此言当真?!”

    孟芴连美味的糕点也不吃了,用手将口中塞得满满的糕点抠出来,瞪着一双大眼睛惊喜地看着乌桓。

    “当然!比蒸的还真!”

    乌桓给孟芴奉上一盏茶,然后把糕点又推了过去,继续说道:

    “秦王的王书上可说了,中南学宫一切事宜,由我全权定夺!”

    “哎哟哟,墨家这下终于可以大展手脚啦~~~”

    孟芴非常高兴,激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自从子墨子离世之后,墨家缺乏像子墨子那样有影响力的领袖,正在逐步走向分裂。

    而墨家以天下万民的利益作为最高诉求的理念,说起来好听,却不被各国君主真正所喜,往往是面上赞赏有加,背后却避之不及。

    也只有需要墨家的守城技能和造器工艺的时候,好言好语来拉拢,平日里别说重用,就连墨家学说也是不愿提及。

    这些年,墨匠在秦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是在大秦以军功爵为主的社会制度下,墨家一直都是默默无闻。

    在大义灭亲的钜子腹䵍去世之后,墨家就更加边缘化了。

    而前任钜子被秦昭王驱逐之后,墨家在秦国的处境更加恶劣,甚至是生存维艰,要不是墨家技艺确实举世无双,只怕早就被赶尽杀绝了。

    乌桓非常理解孟芴的感受,作为一个埋头研究的造器狂人,他在技术上悟性极高,对于如何为墨家求生存、谋发展,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孟掌门!不管我乌桓能不能当上钜子,也不管我当的是真钜子还是假钜子,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是、墨、者!”

    乌桓紧紧握住了孟芴因常年造器而粗糙不堪的双手,眼中充满赤子般的真诚。

    孟芴不停点头,噙着泪花,抽出一只手,把乌桓白皙的双掌握在自己宽大的手掌中,动情地说:

    “我不管中南君能否竞选钜子,也不管其他各派什么想法,墨匠一门,愿听从乌君差遣!”

    “好、好、好!乌桓此生只为墨家崛起而奋斗!”乌桓连道三声好,紧紧握住了孟芴的手。

    一大一小、一粗一细的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这次握手的重要意义,并将这次握手称为工匠阶级的崛起,记录到了墨家发展史中。

    抵达目的地,只见终南山脚下,到处都是施工作业的人群,挖土的、拉石头的、搬运巨木的、夯土打桩的、烧制陶瓷的……

    整个大工地分成了百来个区域,同时动工。

    每个工地上都有一名专门负责督造的墨匠,另外还有几十个墨匠负责彼此传递讯息,协助有突发事件的区域处理解决问题,也有专门负责统计核算的和分别负责物料、食宿、道路交通等等配套事务的。

    有二十来个墨匠,专门跟在孟芴身边,组成指挥小组,协助对整体计划进度和建造方案做出调整和指导实施。

    乌桓不禁叹为观止,本来他急匆匆地赶来,就是希望能够对建造学宫有所帮助,现在看来自己低估了墨家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艺术。

    他在工地现场逛了两圈以后,就确定了一个事实,自己完全是多余的。

    孟芴将乌桓带到了中央湖泊的边上,乌桓看见,湖上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湖心岛,岛上已经建成了一座别院。

    墨匠们还建造了一座木桥,要到湖心岛去,除了坐船之外,这是唯一的通道。

    “时间来不及,我们先建一个小别院,日后这里要继续填湖扩大,修建一座匹配得上大秦第一学宫的祭酒府!”

    孟芴这样介绍着,乌桓听得连连点头,前世的自己,连个两居室都买不起,这回自己终于要住上大别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