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染天下:华夏快进两千年 » 第2章 火烧邯郸草场

第2章 火烧邯郸草场

    夜已深,别院中的人都已经入眠。

    一声杜鹃鸟的叫声在嬴政窗外响起,嬴政睁开双眼,仔细聆听了一会房间里的动静。

    母亲赵姬在里间的呼吸声平稳而悠长,应该是已经进入熟睡了。

    嬴政蹑手蹑脚地起来,拎着草履,赤脚走向门口。

    他悄悄地把门打开一条缝,瘦小的身躯灵活地闪了出去,回头轻轻掩上房门。

    乌桓早就在门外等着他了,他拉着小嬴政的手,来到不算高的围墙前,那里放着两个鸡笼,这是乌桓白天悄悄放在那边的,所以很容易就爬了出去。

    “桓哥哥,你真的去踩过点了?”

    “放心吧~你还信不过我呢?”

    冰冷的街上空无一人,乌桓拉着小嬴政在沿街商铺的阴影中穿行。

    因为下雪的缘故,所以隐约还是能够看得见街道的轮廓。

    路的另一边有火光晃动,乌桓赶紧拉着嬴政伏在路边贩马商铺门口堆着的草料堆阴影之下。

    “嘿,这天冻死人了!”

    “赶紧巡完街,兄弟们回哨所喝酒吃肉去~”

    这几年,信陵君一直住在邯郸,将一些游侠、闲士尽数收入门下。

    游侠们生活有了保障,平日也不惹是生非。反而是行侠仗义,将邯郸的一些宵小之辈整得跑路的跑路,改过自新的也有。

    所以邯郸的治安这些年反而好了许多,加之天寒地冻,巡逻的士兵也就是例行公务而已。

    等这批骂骂咧咧的巡逻兵走过,乌桓拉着嬴政快速走几步,来到了一个小拱桥旁边。

    小拱桥旁边有几步石阶伸到桥下的小河边,平日里总有一些小娘子在这里濯衣洗菜。

    覆盖了一层积雪的石阶光滑难行,乌桓先自己滑了下去,再接住滑下来的嬴政。

    桥的地下却没有雪,一个陶砖砌成的小洞口正在往外面涓涓滴滴地流着污水。

    洞口很小,成年男子无法通行。

    但是乌桓个头还没有长开,堪堪能够钻得进去。

    嬴政个子更小,反而很轻松地就爬了进去。

    虽然洞内的污水已经大部分结冰了,但是还是有一股骚臭味。乌桓强忍着恶心,一步步艰难地往前爬行着。

    爬了一段后,里面的空间渐渐变大,但是臭味却更重了。

    “桓哥哥,这是哪里啊?好臭啊!”

    嬴政捂着鼻子,虽说这几年秦国一直没有送钱财物资过来,但是靠着赵姬娘家的接济,嬴政从小在生活条件方面还是可以的。哪里有遭遇这样的处境?此时不禁有点退缩了。

    “你不想报仇了?”乌桓拿话刺激嬴政。

    嬴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谁说的?!”

    乌桓拍拍嬴政的小肩膀:“好!男子汉大丈夫死都不怕,怕什么臭!”

    “这里就是校场的下面,那些大头兵的尿可真臭!再往东边一点,我们很快就要到草场了!”

    排污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如果没有事先摸排过的话,进来很容易迷路。

    乌桓带着嬴政又钻入东边的一个小通道里面,又爬行了好一会,乌桓停了下来。

    “嘘!小心了,我们要爬上去了哈,千万不能出声,被发现可是要砍头的哦!”

    小嬴政学着乌桓的样子,把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做噤声的样子。

    乌桓轻轻推开头顶上的陶板,小心地露出半个脑袋观察四周的情形。

    乌桓已经自己一个人来过不下十次,这个出口处在邯郸草场的中间位置。本是为了预防雨季大水沉积浸烂了草料而设的。

    邯郸草料场堆积着大量从赵国各地收集来的草料,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尤其是冬季,外面冰天雪地的,邯郸骑兵的马匹就指望这里的草料了。

    虽说重要,却不是贵重之物。

    所以,邯郸草场驻扎的守兵不多,多是一些和军中大将沾亲带故的老弱残兵。

    平日里,也只有一些草料进场和领用的轻松活,每天照例早晚巡视两趟即可。

    乌桓早就摸清了守兵的规律,此时夜半天寒,没人闲得蛋疼出来查看并不值钱的草料。

    果然,外面寂静无声,大部分守兵都已经营房内睡觉了,只有大门口的哨所内亮着火光。

    乌桓把嬴政拉了上来,从怀里把带来的油罐和打火的火石分一份给嬴政。

    “我们分开行动,你去西边,我从东边点火,然后回到这里!”

    嬴政年纪虽小,却很毅力,使劲搓搓冻僵的小手,兴奋地点头:“嗯!知道啦!”

    “记住!去的时候泼油,每一垛不要泼太多,然后一路点火回来!”

    “嗯、嗯!”

    “火一点着就跑哦……!”

    “嗯!”

    “千万不能停!点不着的就不管了!”

    “知道啦!”

    “如果被人发现了就快跑!进了洞口就安全了,大人们进不来追你的!”

    “知道啦,桓哥哥!我们快点去点了才能跑啊~!”

    乌桓不禁哑然,他把嬴政带出来也不是没有一点私心。

    两世为人,他不想再那么窝囊做人了,既然老天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机会做点名堂出来。

    而眼前的小孩就是自己最好的一张王牌,他没有系统,也没有金手指。

    但他有千古一帝,而眼前这未来的千古一帝对他非常崇拜,兄弟情深。这就够了,自己有两千年后的现代人视野和经验,再加上千古一帝,就不信这辈子还能那么窝囊!

    所以,他一直在培养着和嬴政的感情,都说最好的关系就是一起嫖过娼、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赃。这次姑且就算是一起扛枪了吧!

    虽说乌桓知道历史上嬴政是平安回到咸阳的,却依然是有点不放心,他在原地看着小嬴政踉踉跄跄地跑向那一堆堆的草垛,一直等嬴政跑了有一小半以后乌桓才调头往东边跑去。

    乌桓的速度快多了,当他把东边所有的草垛都浇上了带来的桐油后并没有马上点燃草垛。如果他点燃的草垛万一被守兵发现,嬴政跑回来的时间不一定够用。

    当他看到西边的草垛依次亮起了微弱的火苗,一直燃烧了有十来个的时候,乌桓才急忙快速地一个个点火过去。

    乌桓计算的很好,两个人差不多同时到达下水口。

    看着星星点点的火苗在慢慢蔓延变大,嬴政也高兴得不行,抓着乌桓的衣摆拼命地晃。

    “别看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了。我们快走!”

    乌桓自己先下去,又把嬴政抱下来后,将陶板又托回原来的位置。

    等乌桓原路返回,从桥底下钻出来的时候,整个邯郸城已经炸锅了,火光照亮了邯郸的半边天空……

    所有的邯郸守军都在往草料场赶,很多平民也被从睡梦中惊醒,纷纷跑上街头观望。也有很多人用陶壶、木桶装水赶去灭火的。

    乌桓正暗自得意的时候,脖子一紧,被人从上面拎住衣领提了上去。

    心中一惊,抬头看到父亲乌仓严厉的表情,乌桓心中一松,对着父亲咧嘴笑道:

    “呵呵,走水了……!”

    PS:

    【史记/赵世家:十二年,邯郸廥烧。】

    作者译:

    廥:堆放草料的场所。

    赵孝成王十二年(公元前254年),邯郸堆放草料的廥场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