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边疆轶事 » 第十四章:凿冰~背冰块

第十四章:凿冰~背冰块

    水是生活之源!无论是当今社会还是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解决饮用水。现在无论城市或乡村都已经有了自来水,不过也有个别乡村人们爱用自然老井的井水;而一些城市的居民讲究饮用净水,这些都不足为奇了。

    回想几十年前,一批沪上知青进入边疆前,乘列车途经南方的一个城市下车休息整顿。大家第一件事就是找水洗涮,那个小站供应的冷水一盆五分钱,热水呢,是一角钱一盆洗脸盆。开水就另当别论了!大家都会不惜口袋里一点零钱抢先买水,就这列车过了一站又一站。不日就到达一个西北地区小站。

    车一停,知青们不约而同地打开车车窗,只见站台上一些老乡拿着大铁皮壶喊叫着‘卖开水’,又要买水了。就这样,将近一周时间,列车总算到达终点站了,知青们下车第一个念头还是找水。

    哇!没见到卖水处,而是遍地兜售水果、还有奶茶的小摊,最显眼的是哈密瓜,怎么吃解渴呢?还好有位男知青带了一把小水果刀,大家三两人合伙买一只瓜,将瓜切开来,挖去里面的籽,也不懂得要削皮,以为家乡常吃的黄金瓜,那瓜是可以连皮一块吃的。这件事后来成了当地人闲聊的笑话。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这批沪上知青堪称支边先锋队。不久,在边疆的首府经过几天休息后,又坐上了有蓬的军用卡车,数百公里的路程。中途要下车住宿在一个小客栈里,第二日中午时分才到达目的地。边疆分区的领导们和当地的百姓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场面很是激动人心!

    知青们暂时住在农场总部,每天有上级领导为我们讲述以前的建设者们屯垦戎边的光辉历史,知青们深受感动!知青们在总部休整了半个来月,被分期分批分到不同地区。一小部分知青被分到刚成立的农科所。大家坐上马车,行驶在白雪皑皑的戈壁滩上,不由使人想起《三套车》这首名曲了。

    知青们都知道,这就要开始经受锻炼了。男女知青分别住进两个宿舍里。当时已是隆冬腊月,天冷,边疆冬天真的是“冰冻三尺”呀!首先要解决用水和饮水问题,领导要求大家日常用水可以去距离居住点500米外的一口井打水。但是天气时常下大雪,况且路面又积雪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滑跤,事情真难预料!不久井水也打不出来了,怎么办?

    眼见附近不远处的职工食堂的厨师们每日清晨用拉拉车(手推的双轮木车)或是套一辆毛驴车去远处的三干渠凿冰。再将冰块运回来,那知青们用水咋办?每天都要用水呀,大家商议去找领导解决吧。于是由室长出面去谈,想不到给出的回应是:“你们自己想办法,去三干渠凿冰,背冰块。开始听到这番话,心中很是不快,但转念一想,对呀,到这里来是经受劳动锻炼、体验生活的。

    知青们商议后,决定请一位老班长带着大家去三干渠凿冰,事先去库房保管员处领了几把十字镐,及每人一根长绳子,吃罢早饭就集体出动,走了一里多路程到达三干渠。

    说起凿冰,真不是件容易事情。20名知青分成两人一组,男生力气大些,就挥动十字镐凿冰,先一镐下去,冰面都凿碎了,没有用呀。后来老班长示范了凿冰技巧,哦!原来先要从边缘凿起,然后再分块,但冰块不能太大,那是没法背的。就这样,大家干了近两个钟头,总算每人可得到一块冰了。知青们因为刚干活出汗,只见个个黄棉军帽檐及眉毛上都结了霜,大家笑着逗乐,“你是雪人呀”!大家互相将大冰块用绳子绑在后背上,费力地向住地走去。几位力气较小的女知青实在是累的走不动了。

    等背冰块回宿舍,一解下绳子,就把冰块放在室外。走进宿舍一瞧,棉衣的后背湿了一大片,赶紧脱下来在火炉边烘一下吧。其实这还算啥,只是十几位女知青住在这狭小的室内,而且冰块化成水,要轮流将冰块放在火炉上的大盆里。等化水后,还要将杂物沉淀后,再把清水倒入自己的小盆里用。大概人们要问,为啥不用工具运冰块?答曰:那年代没这么多运输工具,许多的劳作都是用人力的。

    当时知青们是独在异乡,还蛮团结且相互帮助的,大家相互谦让着,谁先用水就先化冰块吧。不过,这背冰块并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用水起码要等开春呀,这样怎么吃得消?有一位知青出了个主意,“我们宿舍附近的食堂门口每天都堆满冰块,去拿几块没事的”……大家商议等天黑了,食堂关门了,去搬几块冰块回来。后来不知怎的,被食堂厨师发现了,汇报给领导,知青们遭到批评,从此做事就小心翼翼了。这就是边疆知青生活的一段小插曲。日子虽艰苦,但那份劳作之后以冰化水的幸福却印在了我们每个知青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