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造物赐福 »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轮只有32场比赛,易正光很有闲心,他把64位参赛者全都记下。

    半决赛进入后半段,参赛者“所剩无几”,再去掉标记的10人,仅有54人。

    而每一轮比赛结束都会再减去一半参赛者,我多写几个字,把收尾工作做得全面一些,也算不虚此行。

    在这轮比赛里,他上报的十人,有两人刚好遇上,淘汰一人,另外八人都无事。

    易正光对战果很满意,我果然没有看走眼,只要不互相对战,你们都能晋级。

    两轮比赛间隔极短,他拿起手机看了眼消息,仔细观摩,恍然大悟。

    既然是挑选自己人,那实力强弱就不重要了。

    我不指望你们给我刷业绩,也不企图你们给我分担工作量,借着超变大赛的机会结识朋友,这才是我想做的事。

    白同学的消息来的正是时候,现在纸上留了32个名字,去掉9个,还剩23个。

    若是第六轮比赛结束后才收到消息,那就就太晚了。再过一轮,人数减半,16个名字,且还要去几个,就凑不够举荐人数的上限了。

    光与树按照个人喜好投放举荐名额,这种行为说不上高尚,但也算不上自私。

    徐白树猜中了大赛举办方的意图,但她完美错过了举办方的本意。

    举办方想让管理员把强者选到自己麾下,以便于分批管辖。但光与树选的可不是强者,而是顺眼的人。

    排名更高的研究院十强者,他们的工作态度也都有问题,无一例外。

    夺得“天下第一”虚名的赵天宇,他不动声色地推掉了管理员的所有职责。

    半决赛期间,赵天宇从未亲临赛场、从未看过一场战斗,他让工作人员替他选人,选了几人、选中了谁,他一概不知。

    苏韬的工作态度没比赵天宇好多少。他略过前三轮比赛,只看第四轮,一次性标记十人。

    他交上去的答卷没有经过验证,其正确率只比随机选人稍高一点点。

    诸多赛场里的1024位管理员各有各的选法,有人只选异性,有人只选同性,有人选最强的,有人选最弱的,有人精挑细选,有人闭眼瞎选,有人用抽签选,有人以貌取人,有人一个都不选,有人决定到最后两轮再选……

    完全按照举办方的意思做事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标记和举荐任务是研究院院长发布的,他的“深意”不曾对任何人道明。

    刘长青用这两条任务暗示管理员接下来要有“大活动”,但他本人并不确定大活动的正确与否,便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

    勤国各地的与超能力有关的伤亡事件都会上报到研究院汇总,刘长青一一过目。

    像王筱雨那种明面上卖黄金、私底下不知道在干什么事的人,研究院选择放过。因为她还算和善,谋财但未必害命。

    这些天研究院处理了不少性质恶劣的伤亡事件,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当下研究院人手不足,实力薄弱,对很多事仅限于旁观,而非解决。

    尽管有科学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那些新晋的天才们还没有研发出针对演变者的有效杀伤武器,研究院强者出外勤时配备的依然是常规武器,其作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

    刘长青很明白二阶演变者速度快,但攻击和防御能力极为有限,尤其是防御能力,仍然在碳基生命体的范畴之内。

    若是用导弹洗地,任何人都扛不下来,但这样的大范围攻击太不精准,不利于稳定。

    可如果不用过分的武器,用二阶打二阶,怎么看都不是个好主意,却是唯一的办法。

    研究院里的二阶演变者不少,他们大多是用科学院的特殊手段催化出来的二阶,这些人天赋平庸,就算把天赋余量拉满,也迟迟见不到升阶的契机。

    每次催化二阶,科学院都要强调特殊手段有害:这种方法是由一伙科学怪人提出来的,这些人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在专业知识上极度缺乏,他们只不过是掌握了一些雕虫小技,用各种非正常手段揠苗助长,什么时候把人坑死了都不奇怪。

    科学怪人的手段固然有问题,但是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问题就更大了。

    寻常武器无法弥补一阶和二阶的差距,靠人数堆也不现实,伤亡率太高,就没人敢出外勤了。即使催化是以生命为代价,只要现在还没死,那就不缺用命换力量的人。

    ………………

    不客气地讲,这是一场多方共赢的合作。

    “好心人”为获得强大力量,义无反顾地投入科学院的催化实验,成为研究院的执行员。

    研究院把执行员派往勤国各处清剿穷凶极恶之人,极大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好心人也能趁此机会施展本领、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

    科学院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开发后续项目,以便于得到伤害更小、威力更强的催化方式。

    乍一看,这场合作没有“输家”。

    诚然,催化二阶有害,但科学院不是把他们推到二阶尽头,而是送往二阶初期,这顶多只会损失几年的寿命。而且,在催化前科学院会告知好心人催化的坏处,让他们自行决定。

    走到这一步,大多数人都不会退却,一来,没有退路,他们确实需要强大的力量,二来,研究院和科学院给的好处太多了。

    比起垂手可得的功名利禄,在生命的末尾减去几年,把那段最衰老最无力的时光抹去,这有什么可怕的?

    在看似没有尽头的百年寿命中减去几年,无伤大雅。

    好心人并不愚蠢,他们想的是:有了这股力量,便可自保、便可保护家人、便可得到荣华富贵,我只需支付几年寿命并偶尔出外勤,这有什么难的?收益与风险同伴,为了“改变”命运,这样的代价根本算不了什么。

    不恰当地说,有多少人想要这样的好机会都得不到呢!

    然而研究院终究还是欺骗了他们。

    好心人看到的伤亡率是“虚假数据”,更准确来说,研究院告诉他们的数据是初次任务的伤亡率。

    研究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能群殴就不单挑的风尚,十个二阶打一个二阶,只要不是发挥得太差,初战风险极低,但要想丝毫不受伤,那也不太可能。

    每次受伤都会在身体里留下缺憾,缺憾累积难以消除,到第十次、第二十次出外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研究院会根据他们的出勤次数安排他们退休,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