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天一百,勇闯北宋 » 第九十七章:劝说

第九十七章:劝说

    “实际上,我是准备雇佣大家去白梁山上种田的,就想孙员外家的佃户一样,给我种地,只要上交一成粮食便足以。”

    “平日里,只要种完田,你们想在哪里住都可以!”

    “山上修建了房屋,你们若是觉得山上居住方便,可以在山上居住,若是还想回村,我也不拦着。”

    李道元笑着解释道。

    周围的村民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佃户?

    想要请人种田,那你也得现有田再说啊!

    李道元虽然在这吴家村住了将近半年了,但归根到底只是一个外地人罢了,除了村头那块荒地,他还有什么田地?

    仿佛是猜出了众人的想法,李道元径直道:“实不相瞒,白梁山原本是茶山,有数百亩茶田,在山岗之上更是有无数平地。”

    “其中那些平地,有许多已经被开垦出来,估计有数百亩之多,乃是以前山贼们准备开荒耕种的。”

    “只不过……”

    说到这里,李道元脸上浮现出惋惜的神情,不禁叹了口气:“只不过如今山贼尽数被剿灭,剩下这百亩良田,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此话一出,周围之人顿时变了个脸色。

    从不情不愿,直接转为了兴奋!

    “百亩田?”

    “还都是平地?”

    “太好了!”

    田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生命,在这个时候经常有因为争夺田地而发生流血事件。

    因此,当李道元说他有百亩平地之后,这群村民一个个都是眼睛一亮。

    “李公子,我愿意去山上住,您只要分给我二十亩……不,十亩地就行了!”

    “公子,我只要五亩地!”

    “三亩,公子,给我三亩地,我愿意去山上!”

    很快,闻到利益的村民们开始踊跃卷起来。

    “够了!”吴顺安低喝一声,制止了众人的大喊大叫。

    吴顺安的威信还是够分量的,话一出口众人便是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还有些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朝着李道元的方向走了几步,仿佛是想要去套近乎。

    “李公子,这……”吴顺安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李道元摆摆手给拦下。

    “吴老丈,我并非要你们一下子就全部搬到山上去,只是雇佣你们去耕作而已,若是有人想要留下去,我想你们也不会阻止,对吧?”

    李道元笑着说道。

    面前的吴顺安低头沉吟起来,显然是心动了,然而还是十分犹豫,摇摆不决。

    见状,李道元干脆来了一把猛火:“吴老丈,在我山庄之上的田地,只需要缴纳给我一成的地租,其余的你们尽可自己留着,也不需要向官府赋税。此外绝对再无其他税收!”

    “另外,山庄险峻,官府的人也上不去,因此只要在我山庄中定居,日后赋税、徭役、杂捐等,也照顾不到我们头上来!”

    “此外,山脚下的茶田,我也会安排人去采摘,全部制成炒茶,对外出售,至于出路我已经练习到开州通判之子,他会帮忙处理,你们大可以放心!”

    此话一出。

    周围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不用交税了?”

    “一成的地租?真的没有其他的税了?”

    “这是真的吗?”

    就连吴顺安都愣在了原地,仿佛被雷电击中一样,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老半天,吴顺安才结结巴巴地问道:“李、李公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一成地租!

    要知道,周遭百里最大的乡绅孙员外家的地租乃是四成!

    李道元的土地,只要一成地租?

    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光是这一条,估计全国的农民做梦都想要在李道元手底下干活。

    更何况李道元还说过,山上的田地,只需要向他交租,连官府都可以不搭理!

    在山下的土地上,要先缴纳给孙员外地租,然后还要给官府缴纳一定的杂税。

    虽然不用缴正税,但各种苛捐杂税也是相当多的,这也导致了底层民众几乎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一旦歉收就会出现饥荒和瘟疫。

    而在李道元的山上,只有一成地租不说,并且没有任何其他的税?

    不少人都是相当心动!

    “公子,有这样的好事,我们自然是相当愿意的,只是不知道我们该如何做?”吴顺安吞了口唾沫,决定赌一把!

    赌赢了,他们日后粮食满仓、肥得流油。

    赌输了,最多这两年累一点而已。

    李道元微微一笑,道:“如此就好,等你们忙完夏收之后,我再安排人上山去,我有许多工事要人,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边开荒,一边在我手下干活。”

    吴顺安十分感激地应承下来,千恩万谢地送走了李道元。

    到现在,李道元才松了一口气,带着钱山回到白梁山之中。

    …………

    清晨。

    白梁山。

    秋风渐起,略带一丝凉意。

    李道元独自坐在一处小院内看着桌子上的图纸,偶尔端起茶盏喝上一口。

    他时不时眉头紧蹙,仿佛遇到了什么难题,偶尔却又是扬起嘴角,似乎找到了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突然,小院的门打开了,走进来一位妇人,手中端着一盘点心,款款走来,一边笑道:“公子,这是桐叶子糕,我下山赶场时见不错,买来些,希望公子喜欢。”

    此人正是白扇娘。

    自从李道元将白梁山确认为自己的发展中心之后,她和家中人便是从山下的吴家村搬到了山上居住。

    不单单是白扇娘,钱山、马大夫,还有第一小队以及金安和几位核心工匠,都已经迁居到了山上。

    如今的白梁山庄,常住人口虽然不过三四十人,但偶尔会有吴家村的人上山来做工、开荒等,也颇有些人气。

    “放这里吧。”李道元点点头,一心扑在桌子上的图纸上,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其中有莫大的吸引力似的。

    “公子,中午想要吃什么?我现在就去准备食材。”白扇娘又问道。

    李道元头也不抬地回答:“辣椒炒肉、大米饭、再炒个鸡蛋和青菜就行了。”

    “好的,辣椒炒肉、炒鸡蛋、炒豌豆苗,再炸点油饼,您看这样可以吗?”白扇娘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