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天一百,勇闯北宋 » 第三十五章:焦炭出炉

第三十五章:焦炭出炉

    因此很多地方官,都会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疯狂囤地买田。

    可以说,很多地方,最大的地主就是地方官自己。

    但这种手段也是有限制的,仅限于那些觉得自己升迁无望的官吏。

    否则的话,当地农民和地主被抢去了田地,必定怨声载道,对于地方官而言就是自毁前途。

    “梁胜愈这个家伙,突然买地干什么?”李道元皱眉沉思良久,也没想出个门道来,索性放下不再想。

    “还有一件事呢。”李道元继续问下去。

    钱山道:“还有一件事就是……这几天村子外面时不时来人,一个个贼眉鼠眼的,形迹可疑。”

    “我观察了他们很久,这些人自称是挑担货郎、闯学堂的书客,可是买卖起来,但凭人还价,都是一口答应!”

    “还有,他们在村子里走来走去,也不叫卖,眼睛总是盯着周围看,仿佛在认路似的。”

    李道元警惕起来,一拍桌子站起身:“这些人必定不简单,你传我的意思,让第一小队从今天开始,立即学习侦察和反侦察军事课程!”

    “还有,我交给你的螺纹钢枪头,你都制作成长枪了吗?”

    钱山点头:“已经做好了,每人一根,都是用上好的木头制成的枪杆。”

    螺纹钢枪头,这是李道元打算给第一小队配备的制式武器。

    在这个时代,螺纹钢长枪也算得上是神兵利器了,要是搁在厉害一点的人手上,都能青史留名那种。

    李道元这才点点头:“好。”

    虽然第一小队前几天还不过是农家汉子,甚至没有经历过任何的训练,连枪杆都不知道怎么握。

    但长枪这武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下限极高!

    就算从来没有使用过武器的人,只要握住长枪,只要往前使劲刺戳就行。

    加上螺纹钢枪头的锋利坚硬程度,只要力气大,连甲胄都给你捅穿!

    简直就是战场上的绞肉机。

    ……

    翌日。

    “公子,开炉了!”

    睡梦中的李道元被一声喊醒。

    睁开眼睛,李道元匆匆走到房间之外,便看见金安兴奋地站在面前,眼睛通红。

    显然是一夜未睡。

    金安兴奋道:“公子,时间够了,是不是可以开炉了?”

    李道元看了一眼,那几个工匠在炼焦炉前忙来忙去,都是在做最后的准备。

    “准备开炉吧,让他们都带上口罩,然后后退!”李道元命令道。

    “是!”金安点头,随即大声嚷嚷起来,几个工匠闻言立刻从怀中取出棉布制成的厚口带上。

    这是李道元特意吩咐制作的防护用具,连他自己也是带上了一个,走到距离炼焦炉钱,仔细查看了一番之后,才点头:“好了,开炉吧。”

    “是!公子!”金安领命,带着工匠们上了炼焦炉,挥锤砸开了一块砖头。

    顿时,一股浓黑的烟雾喷射而出!

    烟雾之中带着浓烈的焦臭味,即便是金安等人带着口罩,都是忍不住后退了几步。

    等待片刻,黑烟散去,几人立即上前,将炼焦炉彻底砸开。

    顿时,一层表面还透着红光的红焦展现在众人面前!

    金安几人丝毫不敢耽搁,连忙用水瓢,一瓢一瓢淋水上去,降低温度。

    否则的话,这些焦炭自己可就自己燃烧完,成一滩灰烬了。

    焦炭的表面温度在1000-800℃左右,一大桶水浇上去顿时水汽蒸腾,恍若大雾弥漫,良久才散去。

    过了半个时辰,红焦才算是彻底凉透,成为朴实无华的焦炭。

    “这就是公子口中的焦炭?”金安看着面前的煤块兴奋不已。

    他们这段时间操劳万分,为的就是李道元口中,仿佛比起黄金都要珍贵的焦炭!

    如今,这些物件摆在自己面前,金安也算是松了口气。

    李道元将一块焦炭握在手中,仔细查探一番,仔细回想一下,跟现代的焦炭图片做了个对比,才点点头:“没错,这就是焦炭!”

    焦炭。

    炼钢的核心燃料!

    可以说,有了焦炭,炼出优质钢铁,就几乎成功了一半!

    李道元不由得咧开嘴笑了,一挥大手:“今天晚上开庆功宴,每人都有酒肉,明日再休息一天!另外每人还有赏钱一贯!”

    金安几人顿时眼睛一亮,心中感激不已,纷纷抱拳答谢:“多谢公子!”

    李道元明令禁止他们动不动就下跪的习惯,改为鞠躬或者抱拳。

    不过有时候这些人一激动也管不了许多,扑通一下就跪下。

    移风易俗,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就在此时,一位工匠提来一桶液体,捂着鼻子道:“公子,这东西是什么啊?又臭又骚,跟尿一样,要不咱们倒了吧?”

    金安几人也是捂住了鼻子,一副十分嫌弃的样子。

    李道元定睛一看,便是乐了,赶忙摆手:“别倒!这玩意儿叫氨水,可是好东西,往你家田里掺和一些,一亩地能让你多打一百多斤粮食!”

    氨这种东西,是一些化肥的主要原料。

    即便是没有精炼过,氨水也是相当不错的肥料。

    在这没有堆肥技术的时代,这种肥料简直可以可以称得上仙物!

    “一亩地多打一百斤粮食?”金安几人惊呆了,一个个张大了嘴,难以掩饰脸上的惊讶之色。

    他们虽然是铁匠,但平日里也会忙活自家的田地,因此知道一亩地多产出一百多斤粮食,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

    简直就是仙术!

    要知道,北宋一亩地平均产量也就四百五十斤左右。

    这一百多斤粮食,就是一亩地凭空多出了四分之一的粮食出来!

    这不是仙术是什么?

    金安结结巴巴道:“公、公子,这东西真的能增产一百多斤粮食?”

    李道元轻松地点点头:“那是自然,不过这氨水若是能制成化肥,一亩地的产量上八百斤都是轻轻松松,只可惜……”

    只可惜制作化肥要求的科技太夸张了。

    不仅仅是科技难办,就连原料也很难找。

    李道元突然心念一动。

    有个地方,钾矿等原料很丰富。

    甚至各种矿产储备都是相当惊人。

    只可惜远在北方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