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8日常修仙 » 第26章、围炉夜话【求收藏追读】

第26章、围炉夜话【求收藏追读】

    豆角切段,茄子切条,辣椒切碎,用猪油一炒,香味随之飘起。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王玉珍在一旁看苏平切菜炒菜手脚利落,不禁夸了一句:“看不出来,还有点水平!”

    苏平笑了笑,没解释什么。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他同样八岁就开始帮家里做饭了。

    那时苏家还住在荣光农场,父母下午在果园里劳作,回来得晚,苏平放学早,往往是第一个回到家的,慢慢就学会了煮饭。

    那时候还没有电饭锅,煮米饭用的还是小锑锅。

    淘好米刚开始煮的时候要多放些水,煮到水开后还要把多余的米汤倒出来,把锅重新放回灶上时得把柴都抽走,只留些火炭在灶里就足够把饭闷熟了。

    倒出来的米汤多是用来喂鸡喂狗,若是自己想吃,加点白糖也是味道极美的。

    所以用小锑锅煮饭需要一点经验技巧,不熟练的人不知道最后该留多少米汤,不知道最后该留多少柴火,要么煮成夹生饭,要么煮成稠粥,要么把饭煮焦。

    最顶级的大佬还能煮出顶上夹生、中间稠、底部焦黑的三色大米饭!

    通常煮出这样的饭时,晚上还能多吃一道父母精心准备的竹笋炒肉,解锁一个完整的童年。

    至于做菜的水平。

    从黄盛对苏平的信任不难看出,苏平做菜并不是重生归来才解锁的技能。

    初中三年,每当苏父下乡,苏母也忙碌的时候,苏平不仅得给自己做午饭,还得给陈秋芸送饭,做菜对他来说算得上是必备技能。

    说来这些做饭做菜的技能他都是耳濡目染学会的,家里父母从没正式教过他要怎么怎么做。

    反正做得难吃就少吃点,做得好吃就多吃点,打打骂骂,慢慢也就练出来了。

    大多数农村孩子童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苏平一边回想着往事,一边和王玉珍闲聊着。

    不一会儿,杨红秀从房里转了出来,两手空空,看来是没什么收获。

    王玉珍这才撇下苏平,拉着杨红秀到堂屋商量起正事来。

    黄盛在苏平身旁用一个三只脚的铁炉子煮着饭,一锅米里面放了三个去皮切块的红薯。

    不是干饭吃不起,是……

    好吧,红薯饭也没啥性价比,其实就是干饭吃不起,黄盛这娃做饭都已经习惯了。

    他刚才一直没插话,现在见王玉珍走了,才和苏平聊起来:“平哥,咱俩今晚真在这打地铺啊?”

    “你怕了?”苏平看了看他。

    “我,我……”黄盛我了两声,愣是没能硬气起来。

    苏平凑过去小声逗他道:“放心好了,咱俩都还是童子身,真遇到鬼,一泡童子尿就给他赶跑了。”

    “真的?”黄盛立马两眼放光。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苏平淡定道。

    黄盛虽然听不懂这个梗,却不至于误解这句话的意思,脸色顿时好看不少。

    苏平做好菜后,没多久,饭也熟了。

    这顿晚饭虽然没肉吃,饭菜也都很简单,四人却都吃得挺开心。

    菜里放的辣椒有些多,很下饭。四人固然被辣得吸气声不绝,扒起饭来却是一个比一个快,愣是把锅底的锅巴都刮干净了。

    最后的锅巴苏平和黄盛一人分了一半。

    黄盛扒拉了一半剩余的菜和汤汁到自己碗里,浇在锅巴上。

    苏平则直接把碗里的锅巴倒进了菜碗里,捧着偌大的菜碗吃了起来。

    金黄的锅巴咯嘣脆,配上菜汁虽然只是多了些辣咸味,嚼起来却是又香又辣,二人吃到最后把菜汁都刮得一干二净,碗看起来跟洗过的没什么两样。

    杨红秀见状有些不好意思,问苏平和黄盛两人有没有吃饱,没饱的话她再去煮点。

    黄盛摸着圆滚滚的肚皮说饱了饱了。

    王玉珍也在一旁笑着说道:“后悔了,早知道不带你们两个饭桶来了,让你们在这住两天,红秀家的米缸都要被你俩扫得精光。”

    黄盛虽然知道王玉珍是在开玩笑,还是不服气地回了一句:“老师你这话说得,难不成我俩光干活不吃饭吗?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王玉珍咯咯笑道:“行行行,明天老师去隔壁多买点米回来,让你俩吃饱好好干活总行了吧。”

    黄盛笑嘻嘻地点了点头,琢磨了一下又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

    苏平看了看杨红秀,把话题扯向正事:“明天怎么办?老师你们商量好了吗?”

    王玉珍点了点头,安排道:“红秀没找到钱,明天老师先带她出去取点钱,买副寿材回来。”

    “另外,早上咱们跟她去找块地,你俩就辛苦一下,挖个一米深一米宽两米长的坑。天气这么热,咱们能省事就省事,尽快把事情办完就成。”

    “后天我们再一起去乡里把手续办了。”

    说罢,她轻轻将坐在身边的杨红秀揽了过来:“这个家,往后就只剩你一个人了。”

    杨红秀靠在王玉珍大腿上,并没有什么伤感的神色,只是一双丹凤眼目光灼灼望着苏平。

    后厨就一盏沾满烟灰的白炽灯,光线昏暗,反倒显得杨红秀的眼睛格外明亮。

    王玉珍以前就一直关注着杨红秀,虽然杨红秀没对她说什么,但她也从别的牛头岭的学生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是以对杨父也没什么好态度,这次跟来也只是帮杨红秀尽尽人事而已。

    苏平一听就明白了她和杨红秀的意思,总之一切从简就对了。

    他和黄盛两个人留在村里挖坑问题不大,只是抬棺就有难度了,少不得还得麻烦村支书帮忙找人,到时候一人给点辛苦费,也不用多,有个五十块钱大概就够了。

    苏平把这些想法说了一遍,王玉珍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我们也考虑到了。”

    “诶,老师我啊,嫁妆都快被你们掏空了!”

    王玉珍就是这样的性子,有时候心细如发,有时候说话又大咧咧的。

    杨红秀一听,立马有些坐不住,坐直身正要说什么,王玉珍先拉着她的手对三人说道:“不过钱就是拿来花的,老师看你们就像看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只要你们好好的就行,遇到事千万记得老师我,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扛,知道了吗?”

    三句话离不开说教,王玉珍现在已经开始掌握人民教师的本能了。

    “不着急哈,这钱等你以后挣钱了慢慢还给老师就行。”后面这句是对杨红秀说的。

    “嗯!”杨红秀用力点了点头。

    “老师我,男朋友都还没有,离嫁人还早着呢。”说完她自己就先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苏平:“……”

    黄盛:“……”

    杨红秀:“……”

    这好像没有什么好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