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伴唱大唐 » 第十五章 买个大宅子

第十五章 买个大宅子

    苏木要领着刘盈去衙门,改户籍,人赎回来了,户籍还没改呢,只不过卖身契从别人手里到了自己手里。

    去衙门改户籍,刘盈死活不同意。

    “我天生就是当丫鬟的命。大家都活着,已经是烧高香了,我还在乎什么。木头哥,我以后就给你当丫鬟,我这辈子就是你的丫鬟。”

    苏木也没有坚持,不管是丫鬟还是妹子,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反正都是自己的妹子,那一纸文书,在我这儿没用。

    苏木盘算着,该买一个宅子了。

    自己寄宿在赵府,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虽然赵文清表面上是把自己叫做侄子的。客气的很。

    苏木还是不想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知道他放出去的猛虎,迟早会被猎人盯上的,赵文清,那不是自己要抱的大腿,不能抱。

    再过些时日,小满就要到了,这没个住处也不行,干脆买个宅子,大家团聚,其乐融融多好。

    这天,苏木与刘盈,在街上闲逛。

    这丫头从小在村里长大,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繁华的大街。看着街上这琳琅满目,恨不得不吃不睡,一直逛。

    逛街啊,永远都是时间不够,怎么都逛不完啊。

    苏木这个郁闷啊。女人爱逛街,这是天生的,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道理。

    话说就这一条街,你已经来来回回走三趟了,你不觉得厌我都觉得累好吧。

    终于厌了,这条街不逛了。

    苏木正高兴呢,刘盈幽幽的传来一句,“木头哥,咱换一条街。”

    换来换去,换到了西市。

    西市啊,也不错,这里有个大板牙,买宅子的事情可以让他打听打听啊。

    盘一盘自己的积蓄,赵全卖画给自己的提成,赵文清赏自己的,满满当当的加起来,不知不觉也有三百两。

    三百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东市的宅子想也不要想。那住着的都是腰缠万贯的主。三百两银子,连个后宅都买不了。

    西市吧,乱是乱了点,总有个住处。

    晃晃悠悠来到了大板牙的住处,大板牙如今当铺盘出去了,找他只能绕到胡同里走后门。

    人高马大的小斯,见着魔鬼又来了,没等苏木打招呼,急急忙忙的跑向了后宅。不一会儿,大板牙哼哧哼哧的跑了出来。“公子您来啦”。

    “我说你这是彻底把铺子盘出去享清福了。”

    “本来也不赚什么钱,只是个幌子。公子,今天找我什么事?”

    “我想买个宅子。”苏木直入主题。

    大板牙看看苏木身后的小丫头。童真的大眼睛,圆圆的脸蛋儿。等三两年长开了,也是个美人坯子。

    做人牙子做了这么多年,看人哪有他的眼睛毒。

    看着小丫头小小的年纪,已不是囫囵身子。再看看苏木,瞬间心里跟个明镜儿似的。

    懂,我懂。

    皇二代没一个好东西。

    大板牙一直猜测苏木就是个皇二代,还是很厉害的那种嫡子皇二代。

    “公子要买什么样的宅子?”

    “我这也没多少钱,也不知道这宅子是个什么价格?我只有三百两,你看着帮我物色一处吧。”

    多少?三百两?

    懂,我懂。

    这是要低调,我太懂了。

    全太原府最大的买卖,别人不知道我可知道,那不就是你做的吗?你能没钱?

    三百两买宅子。这套路不是一般的深,玩的太高了。这真够我学几年的。

    谁能想到,城里最大的金主,买三百两的宅子。

    高,实在是高。皇二代这七窍玲珑心是咋长的。

    苏木不知道,大板牙早想歪了。他要是知道,他会揪着衣领子告诉大板牙。老子真没钱好吧。

    老子的兄弟,为了老子,一百两就把家业卖了。

    老子的妹子,为了老子。十两就把自己卖了。

    你这几年是挣了多少黑心钱?三百两居然不看在眼里。我真想一巴掌扇死你。

    仔细想想这也怪不得大板牙,三百两,确实算不得钱。自己起步还是太低了。

    长安啊长安。小王爷啊小王爷。你这只肥狼啥时候来救救我这小绵羊啊。

    话说远在长安的李子桥。“阿嚏”。鼻子不由得抽了抽。怎么这几天总感觉心里毛毛愣愣的,谁在背后骂老子。

    ......

    长乐赌坊,算得上是西市最大的赌坊。牌九,吊钟,压大小,样样俱全。

    平日里都是人头攒动,热火朝天,这深秋季节,更是人满为患。

    这季节,种地的庄稼汉,挑担卖货的行商,牵马送货的走贩,都迎来了闲暇的日子。闲着也是闲着,都来长乐赌坊搏一搏。

    当然这里更不缺常客。有些赌徒把长乐赌坊当成了自己的家。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其中就有一位,姓郑,绰号郑老屁。

    这郑老屁,光棍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祖上本是酿酒匠。从爷爷辈儿开始,酿的酒十里飘香,街坊邻居都喜欢喝他家的酒,所以生意是做得欣欣向荣。

    两代人的努力。到了父亲辈上,终于攒下了一份家业。在西市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酿酒坊。日进斗金算不上,那也是不愁吃不愁喝。

    郑老屁就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从小娇生惯养,要吃有吃要喝有喝。

    人们老说暖饱思淫欲,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总得找点什么事儿做。郑老屁就养成了吃喝嫖赌的毛病。尤其是这赌一道,那是沾手就放不下。

    十赌九输,郑老屁当然不例外。没过几年。诺大个家业输得干干净净。父母也被他活生生的气死,糟糠之妻也被他输给了爵爷府的管事。

    家里能变卖的都变卖了。只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老宅子。酒房也关了,工人也都打发走了。郑老屁干脆破罐子破摔,做着赌徒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可是他的手气总是背的时候多,顺的时候少。这天,他的手气又背了。

    酿酒秘方卖的二百两银子,几天输的精光。郑老屁还不甘心,总想翻本。

    赌坊的人看他已经输光了,要轰他走。郑老屁扭着脖子吼道,老子还有宅子,我看谁敢赶我走。

    赌坊做生意,当然不能把客人拒之门外。

    就这样,郑老屁的宅子。一纸文书,以五百两的价格抵给了赌坊。郑老屁拿着他这五百两,继续进行他的宏图大业。

    和郑老屁一桌的张麻子,这几天也是输的棉袄都抵了出去,看着郑老屁把宅子又抵了出去,知道他这宅子,肯定是收不回来了。

    想起来前几日,大板牙放出话来,正好需要一个宅子,他就动心了。把这个消息告诉大板牙,还能混几天吃食。

    就这样,郑老屁的宅子,就到了大板牙的手里。

    大板牙殷勤的去找苏木。

    “公子,有个宅子,正符合你说的条件,咱去看看?”

    苏木知道他是什么人。看不看的先不急。先得问清楚宅子的来历。

    杀人放火的货,手上能有什么干净宅子。保不齐这又是坑了谁害了谁。

    “哦,你这宅子怎么来的,我可是光明正大的买宅子,要干干净净的宅子。”

    “公子放心,绝对是正路来的。西市有个酒坊,房主叫做郑老屁,好赌,把家里都败完了。这不就剩一个宅子,前两日也输了。我是从长乐赌坊兑回来的,白纸黑字的文书,官府备案的,绝对正经来的。”

    苏木一听,这还说得过去。人家赌输了自愿卖的。可不算大板牙坑回来的。

    “那就去看看。”

    “去看看,去看看。”

    由大板牙带路,领着刘盈一路晃晃悠悠的就来到了西市。

    迎街不大不小的一个门脸。一进两开,外边的大厅,摆着两个大酒缸。看来是以前卖酒的地方。旁边挂着一个小耳房,有桌有凳,看来是算账休息的地方。

    从后门出去,来到后院。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四合院。正面是一排三间青砖大瓦房。两边带着厢房。厨房,茅房一应俱全。院中间,一棵大槐树,树下还有石桌石凳。

    苏木一眼就看上这个小院子了。至于前边临街的店铺,倒是可有可无。

    这个小四合院太完美了。他一开始也倒是没想要那种琉璃高瓦,朱红大门的院子,这个小院子还正合自己的心意。

    想想躺在大槐树下沏壶茶,看看书。在悠哉悠哉的做个好梦。多么悠闲的田园小地主啊。

    身后的刘盈,用指头悄悄的捅了一下他的胳膊。

    “公子,好温馨的小院子。”

    “你也喜欢吗?”

    “喜欢。”

    苏木看看大板牙,“这院子卖多少钱呢?我可是没有多少钱。”

    大板牙嗤之以鼻,这里又没外人,你还跟我装。

    “公子,就是你说那个价,三百两。”

    “这么便宜的吗?”

    “赌鬼急红眼了,多少是个多啊。”

    大板牙直接要了苏木三百两,苏木三百两让他找房子,他就要三百两找房子。

    至于说他多少钱拿回来的,那还能说吗?顺水推舟的抱大腿。肯定不能说。

    这大腿抱好了,以后还差那二百三百的吗?

    就三百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公子你要是看好了这宅子,咱现在就能拿地契去办手续。”

    苏木瞅瞅刘盈,刘盈眼里放着光。

    大板牙面前,打肿脸也得装一下。

    “得嘞,也没多少钱的事儿,就定它了,不行咱再换。”

    其实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满打满算三百两。这一下买了宅子,又成穷光蛋了。

    这买完宅子怎么也得翻修一下吧,装饰一下吧,家具,你得买吧。这都是钱呐,从哪儿来还不知道呢。

    大板牙想的可不是这样。金主就是金主。看那个眼神,大板牙心里明镜似的。

    懂,我懂。

    这货就是拿着几百两买宅子哄着姑娘玩儿呢。

    这王爷就是王爷,这花花肠子,玩的就是高。这可比去春香院直接扔给姑娘几十两银子有意思多了。

    玩姑娘都玩的这么高雅,清新脱俗。咱还得学呀。

    苏木要是知道大板牙这么想,直接上手就抽死他。这是我妹子好不好。

    大板牙递给苏木一个我懂的眼神。偷偷瞄一眼后边的刘盈。人靠衣裳马靠鞍。这好衣裳往丫头身上一穿,更显得这丫头是个美人坯子了。

    我懂,我太懂了。

    几人都是做事雷厉风行之人。也不拖拖拉拉,拿着地契,就去府衙办个手续。

    府衙办事的人也挺痛快。吆喝,这不是赵大人的侄子吗?那肯定得一路绿灯。

    别人再麻烦的事儿,到他这儿也就是茶盏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