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一万个武侠世界 » 第三章 武当正统

第三章 武当正统

    “那小子倒真有那么两下,看着也不像是花架子。不过我们鱼龙帮小门小派,哪敢惹恒山派呢?费了点劲将他治住,就请他出了坊门。”王管事一脸无辜的看向谷清寒:“那些个打碎的桌椅、花瓶自然也是要赔的。不多,就把他外面那件衣服扒了下来。”

    谷清寒点点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听完管事的答话,自然是要去赌坊看看走个程序。在管事的陪同下,二人走向这青阳县最大的销金窟,只是光顾此地的向来都是穷苦之人。

    一个个瞪大眼睛、涨红脸的赌徒,不停呐喊着自己下的注,仿佛是充了气的猪脬子,在开盅前膨胀到最大,随后又干瘪下去,或垂头丧气地溜走或与向九曲坊借那断子绝孙的印子钱。

    谷清寒摇摇头,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玩物上,真是愚不可及。

    刘大志见谷清寒好似动了恻隐之心,开口提醒道:“这些人不值得搭救,给他们再多的钱,也只会成为他们的赌资,他们唯一的盼头,不过是哪天运气好能赢更多的钱罢了。”

    忽然,不知何处传来阵阵惨叫声,谷清寒正欲问清事由,只见那王管事追了上来,将身旁的家仆支走,大声呵斥道:“哪个杀千刀,脏了咱王捕头的耳朵。”

    一个家仆打扮的汉子闻言,慌忙从侧门走出,快步跑到谷清寒面前,满脸赔笑地看着他:“实在对不住,俺不知道今天来的是王捕头,下手没轻没重了些。”

    谷清寒看看周遭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赌徒们,又看看一脸平静的王管事,顿时没了打抱不平的兴致。他自小就随燕叔在市井生活,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确实是烂泥扶不上墙,他自认为没有本领搭救这些人。今日就算把他们从鱼龙帮手中救下来,他日也会落到虾帮、蟹帮手里。

    一旁的刘大志见状,开口问道:“那被赵公义砸坏的桌子在哪?可否带我看看。”

    谷清寒也没了查案的性子,草草转了一圈,待管事将供词签完字、画完押后,二人才被客客气气的请出九曲坊。

    “头儿,接下来该去调查桃红坊?”刘大志问道。

    “不急。”谷清寒打了个哈欠道:“这案子既然是上面派人盯着的,咱们要是把活都抢了,其他捕头面子上可就挂不住咯。”

    刘大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表示赞同。

    其实谷清寒还有个难处,他从未去过烟柳之地,委实不知如何与风尘女子打交道。这事儿能让他人代劳,他还是不掺和了,更何况,那探索任务完不成,扣他残章可如何是好?

    半夜,躺在床上的谷清寒,翻来覆去睡不着。这几日发生的事,从被人追杀到被“仙术”所救,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不停地刺激着他。

    无事可做的他,只得翻了翻那“仙术”,不料眼前的光团上,早已解锁了新的人物卡。

    人物卡王捕快(男)

    武学:

    《破锋刀法》(小成)

    《入门拳法》(小成)

    内功:

    《龟息行气诀》(小成)

    物品:

    捕快用刀

    长剑

    回春散

    声望:青阳县内小有名气

    实力评价:云鹰卫小捕快,随处可见的路人角色,武学毫无特色,实力平平无奇。

    不知我学了这武当剑法,仙家又是如何评价我的。谷清寒心血来潮,就要自取其辱:此人擅长医术,又偷学武当绝学,武当弟子见他,当人人得而诛之。

    谷清寒自动忽略仙家的评价,好奇的想到:“不知这王捕快所学能否为我所用,试试换取【武学残章】好了。”

    思索间“仙家”的声音就传进他的耳朵:“已将所有武学兑换成两份【武学残章】。”

    谷清寒兴奋地想到:“若是日后进其他世界,扮演一位武林高手,那武学残章岂不是唾手可得?”

    转念一想,以王捕头的身份,想要搜集武学秘籍也是有路子的。

    俗话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虽说这王捕头实力低微,但其背后的云鹰卫可是个庞然大物。

    这云鹰卫除了日常治安之外,还负责维护武林秩序,调停江湖帮派斗争,追杀官府通缉要犯等。此外,云鹰卫会对外发布悬赏令,鼓励江湖人士为他们效力,以彰显朝堂的权势。

    因此云鹰卫主要是由吃饷银的捕快和自愿加入其中的江湖高手组成。整个机构从上到下,分为玉印黄绶、金印朱绶、银印青绶和铜印白绶四个森严的等级,此外还有各地不入流的捕快。

    就拿王捕头而例,以他捕头不入流的身份,每年除去二十多两饷银、疗伤药、提升内力的丹药之外,还能凭功勋借阅一些武学秘籍。当然这些武学秘籍,来自于归顺朝堂或是被抄了家的门派,也有各地豪门贵族贡献的家传武学等。

    总之,这大宣朝新替旧唐,立国四十载,云鹰卫也从一开始的特务机构成长为能影响江湖局势的庞然大物。

    不过替云鹰卫办事,说出去也是要平白无故矮人家一头,除非走投无路,这些江湖儿女谁愿惹上一身腥?

    王捕头不过是一介小小捕头,能接触到的武学秘籍有限,谷清寒也没有太多信心。

    翌日清晨,早起无事谷清寒决定晨练一番。虽说有“仙人”醍醐灌顶,但这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于是乎,他拾起王捕头所留长剑,在这院墙之内,练了起来。

    剑光闪烁间,手中的长剑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风,又如玉女浣纱,轻盈如燕。

    武当剑法讲究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剑无成法、虚实莫测。而武当正统弟子,修内丹,练太极拳,学九宫八卦步,演四十九路武当剑,融形意,得武当神。

    谷清寒不曾习得武当的心法,只得练其形,不通其神,十成功力只发挥了三四成。一番演练下来,反倒没了自信。

    “日后能否有幸拜入武当?”谷清寒惋惜道:“若是能催动这后几式,不知是何等光景。”

    可谷清寒不知晓的是,放眼武当上下,也只有寥寥数人完整的掌握这武当剑法。

    谷清寒与刘大志的院子仅有一矮墙之隔,这王捕头夜里也常常翻墙,寻刘大志喝酒。因而谷清寒练武的动静,不出意料还是吵醒了刘大志。

    谷清寒索性喊了喊刘大志:“大志,你武功如何啊?”

    刘大志也是拔出佩刀,跃跃欲试道:“头儿若有兴致,属下自当奉陪。”

    “好小子,你且翻过来,咱俩练练。”

    谷清寒知是切磋,上来也不敢用力,先试他一试。

    二人你一招,我一式。反倒是谷清寒有些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刘大志。

    片刻过后,刘大志也是招架不住,将刀往旁边一丢,便气喘吁吁地直呼不打了。

    “怎么样,小子。”谷清寒也将长剑一丢,笑呵呵地道。

    “头儿,你这般潇洒飘逸的剑招从何处习得?一交手,我只觉使不上劲。”

    “家传剑法,家传的懂不?”

    “那往日也不见得头儿使过。”

    “最近几日才练成,拿你练练手!”谷清寒笑道,随后严肃地道:“待会你把那供词送到县衙,顺便查一下这几个月有没有孩童走丢的记录。”

    “行,头儿。”刘大志低着头,有气无力地应承道,也没问他缘由。

    二人休息了一会,便赶向县衙,趁着刘大志去交供词,谷清寒也在县太爷面前,露了露脸。

    打听了一下,谷清寒寻到管理库房的小吏,提出了想拿功勋换取秘籍的想法。

    那小吏退后几步,细细打量了谷清寒一番,像是认错了人一般,道:“哟,这位爷,您那功勋,平日里可都换了酒钱,今个儿怎么转性了?”

    谷清寒尴尬道:“这不是怕那歹人还在咱青阳县地界吗,想着多练几门功夫保命。大人这口音,听着像京城来的?”

    “哎呦喂,王捕头,好耳力。”小吏道:“今年的功勋,您是早用完了,想要借几本秘籍,那可得……”

    说罢,小吏便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放到谷清寒眼前,搓了搓。

    “好说,好说。”谷清寒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放到小吏手心:“权当是请大人喝酒了。”

    反正花的是不是自己的银子,谷清寒也毫不心疼。

    “上道,上道!”小吏拍了拍他肩膀道:“那些秘籍可都是登记在册的,可要记得还回来。”

    随即便打开库房,任由谷清寒挑选。他翻了翻这些秘籍抄本,摇摇头道:“这些抄本上都是灰,可不像是能换残章的样子。”

    过了一刻种,那小吏便催促着谷清寒离开,他挑了两本勉强能入眼的,暗叹道:“不知是这副本的局限还是青阳县过于贫瘠。

    被赶出来的谷清寒,在县衙门口等了等刘大志,见他也出来,便问道:“找到有关卷宗了吗?”

    “找到了,头儿。是要查这些案子么?”刘大志不解的问道。

    “我总觉得这些孩童走丢与赵公义身亡有关。”谷清寒模棱两可地答道。

    “头儿,刚刚查卷宗时,县丞提了一嘴。”刘大志望向谷清寒,说道:“他说这些案子县太爷有意压下去的,不好查的太清楚。”

    “是么?”谷清寒摸了摸下巴道:“那咱们就跑个程序。”

    这孩童失踪果然藏有猫腻,县太爷的威胁对王捕头或许有用,对他谷清寒而言就是几句屁话。

    “走,照那卷宗来,先去第一处看看。”谷清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