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勇闯长生路 » 第四十六章 儒门荐贤令,文先生千古

第四十六章 儒门荐贤令,文先生千古

    云朗没有隐瞒,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方才,他见二人都无法拿取这两件法器,也就无意再试,就多看了一眼,随后便如他所言,夫妇二人的声音传到他的脑海中,请求他帮忙将物件送回公输家,再就是物件自行的动作了。

    “可是,为什么单单选中云小哥儿呢?咱们几个也有帮忙啊!”

    僧邪罗莫名,不过他也就是单纯想知道答案而已。

    “声音...呼唤...灵...”

    “我明白了!应该是之前,那个倭贼意图伤害公输老先生遗体,还有染指风雷双刃的时候,云小哥儿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止,唤起了二老残魂的好感。”

    “这一伞一刀,与二位老者相处日久,早就心念互通,二位老者仙去之后,残魂应该是附着在了这两件法器之上,他们意识不全,也无法现形,只能通过意念传达,简单表达自己最后的遗愿,所以选中了当时出言护住他们的云小哥儿。”

    赵怀安江湖老练,结合当时的场景,简单推敲,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了个七八分。

    “...送遗物倒是没啥,只是我要赶着去北境参加登仙会,而且我都不知道公输家在何处,如何能够去得...”

    云朗开始发愁了,行程临时出了变故,可要好好规划了。

    “登仙会?云小哥儿你还没有宗门?去那边拜师的?”

    赵怀安和僧邪罗奇到,之前看云朗花里胡哨手法不少,没想到竟然还是个未入门的散修。

    “哈哈,云小哥儿莫急,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且听赵某一言。”

    听到他的疑惑,赵怀安朗声一笑,继续说到:

    “首先,那公输家的位置,就在邾州机关城,在你去往登仙会的必经之路上,顺路而已。”

    “再者,类似公输家这种宗族门派,虽然也以族亲为主要培养对象,但是也需要吸引外界娇子进入其中,补充新鲜血液,否则宗族皆为近亲,难免后代繁衍不足,故而他们也会派人去登仙会设点招人,你帮他们把遗物送回,然后顺路跟着他们的队伍出发,岂非两全其美?”

    赵怀安三言两语,就将情况解释清楚,云朗闻言,疑惑顿消。

    “既如千总所言,小子便走上这一趟,多谢千总。”

    赵怀安笑了笑,伸手一招,将存有公输夫妇遗体的马革珠取出,递到了云朗身前。

    “既如此,此物也烦请云小兄弟一并转交,赵某也好即可回禀朝中,延请上峰派人处理后续事宜。”

    云朗没有犹豫,接了过来,一事不烦二主,顺手而已。

    “事情已了,我等先回县衙,再做商议。”

    三人马不停蹄,赶到了县衙,却发现这里的气氛颇为压抑。

    “大人,您回来了!”

    在县衙门口,碰到了焦急张望的小刀。

    “情况如何!”

    赵怀安隐隐猜到了什么,急忙问到。

    “不是很乐观,文县尊伤及心脉,小羽医治依然收效甚微,现已有回光返照之像,仍坚持说要等您回来,有要事拜托。”

    小刀将此间的情况快速汇报给赵怀安。

    话音刚落,已经失去了赵怀安的踪迹。

    众人连忙赶上,内堂之中,气氛更加低沉。

    文颂秋斜靠在床榻边上,面色呈现不寻常的红润。

    沈默坐在文颂秋的身边,紧紧握住他空荡荡的衣袖,泪如泉涌。

    “先生...”

    赵怀安轻步而入,二字一出,却是再难启齿。

    “千总,你来了...”

    文颂秋看到他进来,眼神亮了亮,颤抖着招呼其上前。

    “我的时间,不多了,只是还有些许琐事,尚要麻烦千总做个见证...”

    文颂秋看着赵怀安,认真说到。

    “文某饱读圣人言训,又受皇恩庇泽,本想用尽平生所学,造福一方百姓,怎奈出师未捷,此身已废,实有不甘。”

    “吾徒沈默沈拙言,天性聪慧,饱读圣训,心地至淳,吾欲启用荐举令,将未完之愿托付于其,吾深信,拙言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此方天地再谋福祉。”

    “劳烦千总,以作见证。”

    文颂秋一口气将话说完,脸色愈发红润。

    “恩师!万万不可呀!”

    沈默猛地一惊,他没想到老师会行此一着,本能出言拒绝。

    “痴儿~举贤不避亲,历来是我朝的优良传统,为师也并非糊涂,你的思维行事,为师早已看在眼中,你虽外表谦和,却不懦弱;虽胸有成竹,却不独断专行;待人以和,心有底限;外圆内方的性格,最是适合主政一方。”

    “况且,朝廷虽有荐举制度,却也要看一年政绩,希望你莫要在来年的察考之时,辜负了为师的期望。”

    文颂秋越说越激动,脸上的红晕开始呈现不规则的扩散。

    “恩师...弟子惶恐...”

    沈默无言,恩师的殷切期盼,让他感觉即温暖,又沉重。

    “赵某愿为先生与沈公子见证!”

    赵怀安静静听他们说完,郑重点头同意。

    文颂秋示意沈默在其枕下取出一封奏折,上面早就写好了方才说话的内容。

    之间他咬破舌尖,用舌尖在上面盖下了一个血印。

    沈默咬破指尖,颤抖着按下了指印。

    赵怀安也按了一个指印。

    三方见证已成,奏折散发出一道金色光芒,消失不见。

    “天帝容禀:臣文颂秋,为皇朝举贤,愿天朝威仪,庇佑万民,泽备苍生!”

    看着奏折消失,文颂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的光芒却是在慢慢的消散。

    “先圣容禀:弟子文颂秋,读先贤圣训,行仁政为先,而今俗事已了,问道而归!”

    话音落下,气息已无。

    虽是一方小小县令,文颂秋尽到了人臣之责、县尊之任、贤儒之表、为师之率,虽无赫赫之功,亦不失为堂堂君子。

    “恩师!!“

    眼见恩师终于卸下肩头之担,追随圣人而去,沈默再难隐忍,痛哭流涕。

    “恭送先生!”

    赵怀安整衣、束带、正冠,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僧邪罗上前,《往生咒》一日之内,再度响起。

    “恭送先生!”

    “恭送先生!”

    一时间,众人共礼,以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