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明 » 第二章 败家

第二章 败家

    曹征回到茅草屋时,小丫头刚刚睡醒。

    看着她皱着小眉头揉胳膊,应该是缺钙了。

    曹征拿出几个豆子给她:“尝尝这个。”

    曹秀姝接过来瞧瞧,又递给他:“哥你吃。”

    曹征摸摸脑瓜:“你吃吧,我已经吃了。”

    曹秀姝哦了声,就把豆子塞嘴里,嚼两下咽了下去。

    完了才舔了下嘴唇,道:“不好吃。”

    确实不太好吃。

    虽然营养充足,但味道确实不怎么好。

    “你歇着,我下去转转!”

    曹征交待了小丫头一声,就下了山坡。

    这座小山包上住了有七八户人家,稀稀拉拉的分散在四周,离海比较近,中间的好地方都被占了,后来的只能尽量往高处住,不然遇到涨潮或者台风天气就很麻烦。

    一个浪打过来,就什么都没有了。

    顺着小路下了山坡,走了七八百米就到了海边。

    这边没有沙滩,到处是巨大礁石。

    礁石主要是黑色和褐色,也有少量灰色和棕色。

    海浪一波又一波打过来,不断地拍打礁石。

    海天一色,视线看不到尽头,一群水鸟在天空徘徊,一只鱼儿刚刚跃出水面,一只早就等候多时的白鹭就斜掠而下,精准地将鱼儿捕获后飞走。

    曹征先去看看笼子,收获还不错。

    又逮到一条大鲈鱼。

    身为渔民,捕鱼自然是必备技能。

    鱼笼是用藤蔓做的,放在两块礁石的中间。

    运气好的话每天能捉到两三条鱼,运气不好一条都没有。

    刚把鱼料理了,一个小黑点由远及近,然后又缓缓远去。

    那是商船,附近经常有商船经过,但很少靠近龟岛。

    听说经常会有海盗前来劫掠,每次都会给岛上造下不少血案,好在这些年活不下去出海逃难的难民多,一直有丁口补充,不然岛上早就没人了。

    看了一会,曹将一块巨大的黑褐色礁石收进工具箱。

    石头太大,能有一吨多。

    等了半个小时才分解完,得到两百多斤铁。

    “含量很高啊!”

    曹征很是惊讶,比之前的石头含铁高多了。

    不但有铁铝这些常见的金属,还有钨锰铬镍等稀有金属。

    虽然含量很少,但也足够惊喜了。

    留下金属制作工具,其他全扔了,现在用不上,留着占地方。

    工具箱就三个立方,装不了多少东西。

    把各种不同颜色的石头都分解了一遍,铁含量少的不到百分之一,高的竟然达到百分之二十还多,黄褐色的石头里竟然含铜,就是量太少。

    有种泛绿的石头含铜量竟然很高。

    这玩意可是钱,有多少都不嫌多。

    曹征眼睛发亮,四下寻睃了半天,奈何发绿的时候太少。

    分解了好几吨石头,弄到了几百斤铁方才作罢。

    收了一些海水进去,分解出来不少盐,晶莹如冰糖。

    比魏家兄弟晒的盐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可惜只能自用,不能拿出去交易。

    魏家兄弟就靠晒盐过活,断了人家生路兄妹俩在岛上待不下去。

    曹征做了把刀,锰钢合金的。

    刃宽三指,长一米出头,可砍毛断发,很锋利。

    叮!

    两手握刀,全力砍在一块青石上,擦出了一溜火花。

    看了一下,刀刃崩掉一小块。

    再看石头,砍出了一个一毫米左右的印子。

    “还行!”

    曹征比较满意:“砍人的话应该会很不错!”

    挥舞两下,感觉有点长,就弄短了些。

    身高还不到一米五,刀太长了不好用。

    话说回来,得尽快改善身体状况,世道这么乱,没有一副好身体怎能活下去,虽然常年劳作力气不小,但毕竟底子太差,他那个世界,十二岁的女孩子身高都超过一米五了。

    貌似岛上的人普遍营养不良,身高超过一米七的都算大块头了。

    试了半天,总算找到合适的比例。

    曹征又把鱼笼重新做了一下,这次用铁丝做的。

    藤蔓编制的鱼笼不好用,稳定性太差,也太小。

    铁丝做的就好多了,捉鱼的效果很好。

    重新找个地方,将大号的鱼笼放进去。

    曹征寻摸一阵,在一块巨大的礁石后面找到一窝鱼,以前没工具不好抓,现在就有工具箱就方便多了,直接连海水收了进去,留了下三条大鱼,剩下的全部分解掉。

    没用的都扔掉,最后剩下了一把鱼丸。

    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没有鱼腥味。

    曹征吃了几个,味道依旧不太好,但全是精华。

    鱼肉虽然营养丰富,但吃多了一样也会出问题。

    吃鱼补钙,可问题是鱼肉是酸性,吃多了就会导致酸碱失衡,这就是为什么吃鱼补钙反而会缺钙,小丫头天天喊胳膊疼就在于此,鱼吃的太多。

    用工具箱提取精华,就没这个问题了。

    曹征转悠半天,抓了好几百斤鱼。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海里的资源是真丰富。

    哪像几百年后,大海都有点不堪捕捞。

    回到家时,曹秀姝正在研究那口铁锅。

    “哥!”

    曹秀姝扬了扬菜刀,奇怪地问道:“这是谁家的锅啊?”

    曹征说道:“我做的。”

    曹秀姝挺纳闷:“你啥时候会打铁了?”

    “不要问!”

    曹征应付:“给你说你也不明白。”

    曹秀姝哦了声,真就不问了。

    曹征给她几个鱼丸:“给,吃点这个!”

    曹秀姝接过来看看,问:“是豆子吗?”

    “嗯!”

    曹征说道:“以后多吃点这个胳膊就不疼了。”

    曹秀姝就吃了一个,咂咂嘴:“难吃。”

    曹征笑道:“难吃也得吃,全都吃掉。”

    曹秀姝答应着,就把鱼丸全吃了。

    过了一阵,姜老头领着两个妇女过来看农具。

    曹征没狮子大开口,用农具换了五斤花生和十斤稻米,还有红薯和土豆若干,本来他想换一点猪油的,那玩意儿香,但岛上养猪的不多,猪油是奢侈品,多数人家没有。

    花生也很金贵,这玩意产量太低,种的不多。

    岛上大部分人也就勉强吃饱,还没办法吃好。

    也就红薯土豆产量很高,不然绝大部分人都会饿肚子。

    曹征做了个迷你榨油机,手摇的那种,又用石头做了个灶台,然后架火,用新做的铁锅将花生炒熟了,最后用榨油机里榨了三斤花生油,准备改善火食。

    曹秀姝很纳闷,看着哥哥时不时变出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很是费解。

    但曹征不让问,她也就不问。

    毕竟才刚七岁,想不通的事多了。

    姜老头也有一个菜园子,种了些白菜萝卜葱蒜等。

    曹征摘了些菜,准备做个麻辣鱼,奈何没有辣椒,听说北方有人种,但南方人大多都不吃辣,种的人不多,花椒到是有,最后用青花椒做了个椒麻鱼。

    稻米没有脱壳,做了个石舀,折腾半天才脱了壳。

    姜老头也来了,看着他忙的精神抖擞,就忍不住啧啧称奇:“都是穷人家的,你娃娃咋这么讲究,一顿饭就用这么多油,以后的日子不过了?”

    “人不能想的太远!”

    曹征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过好当下才是正经。”

    “败家啊!”

    姜老头叹口气,好摆弄着他的迷你榨油机,好奇的不得了:“这个榨油机真不错,我是真的好奇,你到底怎么做的这么多好东西,想不通啊想不通!”

    “想不通就别想了!”

    曹征说道:“这世上人们想不通的事情多了去了,就好比红薯和土豆产量这么高,也不挑地,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老百姓吃不饱肚子是一个道理。”

    姜老头道:“当官的都是畜生,这有啥想不通的。”

    曹征连连点头,眼下却有没心思讨论这个。

    啃了半个月的红薯土豆和烤鱼,一点油水都没有。

    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只想好好的吃一顿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太阳快落山时,晚饭终于好了。

    菜不多但量大,一条五斤多的椒麻鱼,还放了不少白菜豆角之类的,炖了一大锅,洗脸盆大的大铁盆装装满满一盆,米饭也焖了一大锅,十斤稻米脱壳后煮了近一半。

    曹征吃的满头大汗。

    曹秀姝也吃的满头大汗。

    只有姜老头吃的不紧不慢的。

    一大盆菜和一大锅米饭,超过一半进了曹征肚子。

    曹秀姝和姜老头吃了还不到一半。

    “嗝!”

    曹征搓着肚皮,打了个饱嗝。

    终于又体会到了吃饱的感觉,实在太不容易。

    米饭吃了六碗,脸大的木碗。

    菜也吃了一半,那么多东西,他都有点想不通胃是怎么装下的。

    就这饭量,放到他那个世界,都可以参加吃货大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