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待我成仙再出山 » 第七章 缘由

第七章 缘由

    厅堂内的陈设较为简单,除了寥寥几件木柜,木椅和一张木桌外,已无其他陈设。平常一家人吃饭,会客都在这厅堂之内。

    虽然房屋用材比其他村民高贵很多,但内在也是十分朴素。

    这间主屋被间隔成三间,左边里屋是妇人与老者二人卧房,右边里屋却是厨房。而两边的耳房一边是苏云的房间,另一边囤放着一些粮食和杂物。

    此时在屋内唯一的一张木桌上,摆放着两道菜和三碗米饭。说的准确点应该是两碗米饭加一桶米饭。

    两道菜中,其中一道正是苏云刚刚从妇人手中接过放在桌上的,也是苏云最爱吃的清蒸鱼;另一道菜是此地特有的青菜,一荤一素搭配良好。

    那正常的两碗米饭自然是妇人与老者的,而那一桶米饭正是特意留给苏云的。苏云自从修炼淬体决后,食量大增,每次都能吃下寻常成年人五倍的米饭。山村之中若是寻常人家,有这样能吃的人,不多久变会倾家荡产。

    若不是有张家兄弟几人知道苏云食量,专门用一条储物袋放置米粮和蔬菜以供这一家三口实用老者家根本承受不住。

    苏云自坐下后,就开始夹着青菜迫不及待的往嘴里扒拉着米饭。而妇人坐在苏云身边,不停的用筷子夹起一块块鱼肉,仔细的将鱼刺剔除,然后将鱼肉放进苏云的饭桶里。

    很快,一条蒸鱼,就剩下了半条,而老者一直没有动筷,只是冷着脸看着妇人的动作。直到妇人将剩下的蒸鱼用筷子翻了个身,准备继续为苏云夹肉,老者才忍不住的咳了一声。

    他与妇人成亲多年,还从没有过这种待遇。

    而且再继续装下去,肉就没了!

    听到老者的咳声,苏云立马识趣的停下吃饭的动作。

    “父亲,母亲,您二老也赶紧用饭,母亲,不用为我夹菜,我自己可以来。”苏云说道,同时他将盛放蒸鱼的盘子往老者跟前推了推,嘴里还说道“父亲,您尝尝,今天母亲做的蒸鱼特别好吃。”

    老者眼见苏云如此上道,也就不再摆架子。

    台阶给了,咱该下来了,不然肉真没了。

    老者放下盘着的腿,坐正身子,拿起筷子正准备夹块鱼肉尝尝。正当筷子要碰到鱼身时,一只手从对面伸来,捏住盘子边缘,慢慢的拉离了老者。

    “云儿,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点。你父亲已经上了年纪,吃肉对身体不好。”妇人说道。

    “你!哼!”老者气的放下筷子,对着妇人怒目而视,可是妇人却是没有看他,依然又夹起一块鱼肉给了苏云。

    老者冷哼一声,拿起手边的烟袋锅子放进嘴里。可是当他看到对面妇人那冷冷的眼光时,却是没敢将烟袋点燃,就这样干吸两口,又将烟袋放下。

    “母亲,我已经吃饱了,您和父亲赶快吃吧,不然饭菜要凉了。”苏云吞下嘴里最后一口米饭说道。

    见苏云真的吃完饭菜,妇人这才停下夹肉的动作,将两道菜又放回了木桌中央,自己也一手端起米饭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而老者也是重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自从苏云来到这个家里,他的家庭地位又低了。

    眼前这种景象,时有发生,每当老者教训苏云时,结果就是自己经常受到妇人的报复。

    苏云也不劝解,他了解两人的脾性,这对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老两口,从没有真正的生过气。平时一家三口也是其乐融融,父慈子孝。

    老者姓赵,是青石村的村长。赵姓是赵国国姓,赵国国人,十有六七都是姓赵,即便在这偏远的村子里,赵姓族人几乎在占据了小半之多。

    赵父在村里颇有威严,因为他是村里学问最大的人,平时除了处理村里一些琐事之外,也负责教习村里孩童知识。

    每到秋收季节或者鱼汛时期,村里收获的粮食和鱼类,都会由老者统一分配,而老者一直也是公平公正,按劳分配,从未也出现过纰漏,也未利用权利之便为自己谋私。所以村里的男女老幼,对赵父赵母都颇为尊敬。

    这等权利地位,在苏云上一世,也算得上是生产队大队长了。

    原本夫妻二人也曾育有一子,一家人生活的和和美美。可天不遂人愿,夫妇二人四十岁那年,刚刚成年的儿子因为独自进山打猎,不慎跌落山崖,生死不知。

    当时赵父组织村里青壮男子冒险下去山底寻找,可是只找到一些破碎衣物和满地的血迹。见此情形,众人也都猜测,尸体应是被猛兽所食。

    自此之后,赵父母两人便一蹶不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尤其是赵母,也就是妇人,整日以泪洗面。短短几日,便消瘦了下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让这对夫妇悲痛欲绝。

    两人在悲伤中艰难度日,仅仅几年时间,便都苍老了许多,二人不足五十岁的年纪,已经是满头白发,形如枯槁。若是再这样下去,想来不出几年,二人就会郁郁而终。

    直到痛失爱子三年后,村里突然来了一行人,三男一女,还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三位男子一个个长的凶神恶煞,而少女美的让人窒息。这样的组合让村里人惊讶不已,纷纷猜测前来围观,男子和婴儿自然不是众人观看的对象,村里人前来都为了一睹少女天仙一般的容貌。不过众人看着几位大汉的模样,也没有人敢上前询问。

    而且这也是青石村百年来第一次出现外人,村里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得将赵父请出主持大局。

    赵父听说村里来了外人,也是惊讶不已,其他人不清楚,他可了解一些,青石村与世隔绝,距离最近的城镇也有几百里之遥,而且旅途凶险,常人难过,当初他们的祖辈来到此地也是九死一生,丧生了大半同伴才来到此地定居下来,自此已有百年。

    赵父明白,这几人能带着一个婴儿安然到此,定然不是普通之人。于是赵父出面接待几人,并将几人引到自己家中。

    一行人中的三位男子自称姓张,乃一母同胞的兄弟,少女是他们的家族小姐,一行人落难到此,想要在此地长久居住,想要征得此地主人的同意。

    看着三人高大威武的身形,以及那若有若无的压迫感,赵父更加肯定三人不是普通人,面对几人定居此地的请求,赵父不禁踌躇了起来。

    他们的祖辈当初也是为了躲避战争,才会选择远离世俗,不远万里的来到这偏僻之地。现在村里人已经在此地居住的百年来一直安居乐业,生活虽然清苦,但是都过的无忧无虑。

    此时几人也称落难此地,赵父生怕为村子带来麻烦,打破村子百年来的安静,可几人明显不是普通人,特别是其中一位男子在随他回家之时,路上随手一拳就将一块巨石击的粉碎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这样赵父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不过几人说还想要为婴儿寻找一位人家扶养时,赵父心中一动。

    就在赵父脸上阴晴不定,不知该做何决定时,少女怀里的婴儿不知是饿了还是害怕,竟然哇哇的哭了起来。

    听到婴儿的哭声,一直在屋内的赵母闻声而来,看到少女怀里的婴儿顿时有些惊讶,几步走到少女跟前,盯着婴儿不放。双手几次伸出又几次缩回,一副想要抱抱婴儿又不敢的样子。

    少女见此,笑着将婴儿递到赵母面前,赵母有些犹豫,不敢直接接过,看着少女眼神带着询问,待少女冲着她轻轻点了下头后,赵母才将婴儿接过抱在孩子仔细端详,脸上也露出了母亲的慈爱。

    而婴儿在被赵母抱在怀里后,竟然也停下了哭声。瞪着一双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妇人。

    屋内众人都被这一幕弄的有些愕然。赵父趁此机会,将几人意图说给了赵母。

    赵母听后,满心欢喜,当即劝赵父答应几人请求。并且向几人言明,愿意扶养婴儿。

    见赵父还是一脸犹豫的模样,少女似乎知道赵父的顾虑,直接言明赵父不必担心,他们几人并不是赵国国人,不会对赵父家及村子带来任何麻烦,若是真有麻烦,他们也不会连累村子。并且若是能够答应他们的请求,除了负责婴儿所有的开支外,还可以免费为村子修桥铺路,治病救人。

    这让老者更加意动,现在的村里人不通医术,唯一的大夫在几年前老死后,村里人生病只能听天由命,这几年来也有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去。

    赵母自从抱住婴儿后,一直欢喜的看着婴儿,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看得出来,妇人是对婴儿衷心的喜爱。

    看妻子开心的模样,赵父在思考了片刻后,终于点头答应。

    既出于对重当父亲的期待,也出于对村子长远发展的考虑,最重要的是担心自己段然拒绝后引得几位大汉不满,从而威胁到自己夫妇二人以及村子的安危。

    就这样,少女一行人正式留在青石村。并且赵父还特地召集族人声明此事。

    村人见村长决定,自然不会有何反对,况且多了一位美若天仙的邻居,更不会有人异议。

    婴儿正是苏云。

    他在妇人怀里待着,一直郁闷不已,当时并非他要哭,只是真的饿了,婴儿的身体出于本能发出的哭声。

    好在众人不知他的真实灵魂并非婴儿,也让他大松一口气。

    虽是社牛,唯恐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