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 第171章 战况升级,凉州震惊,左昌欲发战争财!

第171章 战况升级,凉州震惊,左昌欲发战争财!

    “尔等这是何意?”

    韩约、边允被请上了羌胡的上座。

    实际上。

    他们二人对此早有了预感,毕竟王昊已经在刺史府中有过警告,但当这件事情真实发生的时候,他们还是倍感惊诧,一脸的不敢置信。

    “很简单。”

    北宫伯玉倒也没有废话,直言道:“我们只是想请二位做我们的首领,带领我们一起横扫凉州,反了汉庭。”

    “你们也应该清楚,汉庭现在自顾不暇,波及数州的黄巾已经动摇了他们的根基,皇帝老儿压根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对付咱们。”

    “这对咱们凉州而言,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咱们横扫了凉州,便可趁势杀入关中,威胁到汉庭的统治。”

    李文侯跟着附和道:“凉州刺史梁鹄是个怂包蛋,这么久一点动静都没有,凉州有这样的刺史在,早晚必灭。”

    “你们现在能够反叛汉庭,归顺我等,咱们同心协力,必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横扫整个凉州,或许明年开春,便可劫掠三辅。”

    “那里是何等的富庶,不必我说,尔等也应该清楚,凭什么关中、河洛的人可以如此,而咱们凉州的人,便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呼—

    长出口气。

    李文侯强忍着怒火,狞声道:“我劝你们仔细考虑清楚。”

    韩约自然清楚羌胡此举的意义何在,冷笑一声:“你们难道还不清楚,凉州已经换了刺史了吗?新上任的左昌,可是要坚决与羌胡开战的。”

    “而且!”

    言至于此,韩约着重强调道:“朝廷早已经预料到你们会起兵造反,因此安排了猛将来凉州,便驻守在汉阳郡,如今已经提拔成为汉阳郡都尉。”

    “没错!”

    边允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此人虽然年轻,但在讨伐黄巾之战中,屡建奇功,甚得皇帝陛下的喜欢,如今已然拥兵过万,若其坚守冀县,尔等不可能成功。”

    “哈哈哈哈!”

    边允原本以为李文侯、北宫伯玉会害怕,不曾想对方竟然仰天一声大笑,似乎完全没有把王昊放在眼里。

    “你说的可是王昊否?”

    北宫伯玉面上浮出一抹淡淡的讥笑。

    “没错,正是此人。”

    韩约肯定地点点头,眉头紧皱道:“尔等既然知道此人在冀县,想来已经调查过此人的背景,对于其战绩,应当有所耳闻才对。”

    “当然!”

    北宫伯玉极其肯定地道:“我们当然知道此人的战绩,但真实性如何,那便不得而知了,据我所知,他可是并州王氏出身,若是没有王允的提携,他岂能有此战果。”

    “豫州之战中,他的确斩杀了渠帅波才,但那时候的波才,已经是穷困潦倒,强弩之末,压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如果这样都杀不了波才,那他也太笨了。”

    “至于兖州渠帅卜巳,据说是在卜巳被皇甫嵩击败,他恰好半途截杀,方才杀死了卜巳,难道这也能算成他的功劳?”

    “那冀州呢?”

    如果前两次都有些凑巧的成分,对于韩约而言,冀州的战绩才是真正的辉煌。

    这一次,绝对是以王昊的计策为主导的,若是没有他的计策,皇甫嵩不可能如此迅速的便战败了黄巾。

    “冀州?”

    北宫伯玉发出一声蔑笑,轻声道:“如果不是他以诡计坏了太平道的信仰,黄巾岂能如此轻易落败。”

    “此乃信仰上的问题,而非战力强悍,况且即便如此,黄巾也没有被他们彻底战败,如今皇甫嵩依旧被困在冀州,不正是因为黄巾仍在吗?”

    韩约尴尬得恨不得把嘴都抽歪了:“能够想到如此妙计,破了黄巾的信仰,这难道不是能力吗?而且他还成功预料了尔等的翻盘,这难道也是凑巧?”

    “以前他麾下的兵力太少,难以成为真正的主力,可现在他是汉阳郡的都尉,麾下至少有上万的兵力,完全可以当家作主,他......”

    “够了!”

    不等韩约把话说完,便被李文侯直接打断:“文约,你一直是我敬重的英雄豪杰,怎么今日会说出这样的话?”

    “那王昊不过是個弱冠之龄的娃娃而已,你至于这么害怕他吗?难不成,你还想在汉人的压迫下苟延残喘吗?”

    “你难道忘记了这么多年,汉庭的官员在咱们凉州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了?你难道忘记了这么多年来,你在刺史府受的委屈了?”

    “你瞧瞧那个梁鹄?一个鸿都门学毕业,只会写字的家伙,凭什么可以当上凉州刺史?骑在你们头顶上拉屎撒尿?不就是因为他来自河洛吗?”

    “如今,此人因为怯战而被罢黜,危难之际,朝廷依旧没有给凉州人机会,反而再次派来一个叫做左昌的家伙,皇帝老儿从内心深处,压根没把凉州籍官员当成汉人!”

    “你可是去过河洛的,应该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吧?”

    李文侯一脚踩在帅案上,脑袋凑近,双目灼灼地凝视着他:“难道你认为河洛的官员会比你强?难道你认为皇帝陛下真的能一视同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刻。

    即便是韩约、边允二人,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因为,这些年来他们受到的委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梁鹄只是众多刺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除了祸害老百姓捞钱外,压根没有半点能耐,所有的事情都是府中官员完成。

    若不是王昊仗着后台比较硬,敢于硬刚梁鹄,其余人哪敢放半个屁,自己也是有血性的疏阔男儿,但偏偏在汉庭官员的压迫下,被逼得直不起腰来。

    有苦难言!

    憋屈自知!

    正如李文侯所言,归根到底,非是官员之过,而是皇帝之过。

    因为,从内心深处而言,皇帝陛下始终没有把凉州士族当作真正的士族,只是替自己镇守边疆而已,即便是北地皇甫氏,若非黄巾之乱,只怕也难以崛起。

    而韩约、边允呢?

    两人尽皆是金城郡人。

    在凉州处于中部靠西的位置,凉州属性更浓,根本没有往上爬的机会,就更别提能高居庙堂,指点江山了。

    李文侯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你以为我们愿意造反吗?这可是掉脑袋的事,但若是不造反,凉州百姓更无出头之日。”

    “我们也是迫不得已,需要靠造反来争取权益,这便是我们邀请二位当头领的真实想法,希望你们可以好生考虑,不把汉庭打疼打怕,他岂能把咱们当回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文侯极其郑重地言道。

    “没错!”

    北宫伯玉再次附和道:“你们二人一直负责凉州东部的军务,若是能有你们的帮助,必可一鼓作气,横扫凉州,而后虎视关中,进而威胁河洛。”

    “而在那个时候,朝廷才会真正重视起来,肯定要派皇甫嵩来进攻,咱们与之周旋时间越久,对咱们而言,便越是有利。”

    边允吐口气:“我说过了,王昊这一关,你们过不去!他已经派人占据了阿阳、冀县,若是拿不下这两座县城,咱们打不通进入关中的路。”

    “这又何难!”

    李文侯立刻言道:“只要二位肯加入我们,咱们立刻横扫陇西、安定,然后集中兵力与王昊决战,我还真不信了,他一万兵马而已,能与我十余万大军抗衡?”

    北宫伯玉傲然道:“文约,那王昊或许能挡得住黄巾的兵马,但咱们凉州士卒各个精锐,绝非黄巾士卒可比。”

    “他便是再厉害,也不可能挡得住我凉州士卒的铁骑,如今已然十一月底了,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二月底,横扫整个凉州。”

    “有二位相助,方才可以实现。”

    言至于此,北宫伯玉欠身拱手道:“请二位助我等一臂之力。”

    满帐文武尽皆拱手:“请二位助我等一臂之力!”

    韩约、边允互视一眼。

    憋屈已久的心,在此刻终于可以宣泄。

    韩约起身,亲自搀扶起北宫伯玉:“诸位快快请起,我等亦是凉州人,自然希望凉州百姓能更好,今日便助尔等一臂之力,让汉庭瞧瞧我凉州百姓的愤怒。”

    “没错!”

    边允肯定地点点头:“匹夫一怒,血溅三尺!我凉州虽是苦寒之地,但也绝非任人欺凌之辈,汉庭既不把莪等当人,我等又何必视其为主!”

    “说得好!”

    北宫伯玉内心狂喜,大手一挥:“速速安排下去,摆酒设宴,为二位首领接风洗尘,从明日开始,横扫凉州,直奔汉阳!”

    吼!吼!吼!

    吼吼—!

    欢呼的嘶吼声在大帐响起。

    *****

    “报—!”

    “金城急报—!”

    正在刺史府议政的左昌,忽然听到殿外有声音响起。

    他忙不迭抬眸望去。

    但见,有斥候急匆匆闯入,神色极其慌张,不等其开口汇报,左昌便摆手打断:“不必多礼,有何事,直言即可。”

    “喏。”

    斥候慌张应了一声,当即拱手道:“韩约、边允被李文侯、北宫伯玉绑架,他们目前已经归顺了叛军,且成为其首领,正引兵朝汉阳郡杀来。”

    “啊?”

    顿时,左昌震惊!

    盖勋震惊!

    满殿文臣武将,尽皆震惊!

    虽然,王昊早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局,但当这件事真正发生时,他们依旧难以遏制脸上的惊诧,一个个露出惶恐的表情。

    尤其是盖勋,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越来越佩服王昊的判断力,毕竟在最开始,他就没有相信过边允、韩约。

    最为重要的是,王昊几乎是早已预料到对手的动作,每一步全都在他的算计之内,怪不得这样人能在讨伐黄巾中脱颖而出。

    他扭头瞥向左昌,那一抹惊诧转瞬即逝,取而代之,面上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笑容,若非王昊提前警示过自己,自己压根是不可能想到,在这种时刻,左昌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难不成......

    他真的会对军需下手,发战争财?

    但见,左昌故意咳嗽两声,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尔等慌个什么,兵来有将挡,水来有土掩,任凭羌胡十余万众,我等又有何惧?”

    “盖长史。”

    “在。”

    “今日王昊因军未至,你回去以后,务必要代我转达,一定要守好阿阳、冀县,至于军需方面的事情,交给本刺史亲自处理。”

    “喏。”

    盖勋应了一声,立刻言道:“使君,既如此,前两天子霄便跟我说过,一旦战争蔓延到汉阳,凭目前的粮食、箭矢等,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使君,您看着......”

    这小子到底会不会发战争财,只需要试一试,便可知晓。

    “这件事交给我。”

    左昌没有丝毫犹豫,拍着胸脯保证道:“你们安心整军备战,要不了多久,粮食、箭矢就会全部送到冀县、阿阳。”

    “而且不仅仅是粮食、箭矢,还有刀剑、军服等,只要是打仗需要的物资,会源源不断地运到你们手里。”

    盖勋欠身拱手:“勋代都尉王昊,谢过使君。”

    左昌颔首:“如今咱们是一体的,自然要同心协力,方才能不负皇恩,韩约、边允投靠羌胡,此事必须要奏明陛下,请求支援,否则单凭汉阳郡,是守不住最后一道防线的。”

    凉州的局势越是危机,皇帝陛下就越是心慌,自然需要拨钱拨粮,这些东西可全都是钱,一出一进,那还不赚的钵满盆满?

    哈哈!

    梁鹄在凉州干了这么久刺史,居然在这正儿八经捞钱的时候退下了,简直是愚蠢如猪,等这场战斗打完,劳资不仅有军功,还有数之不尽的钱财,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等刺史府的属官全部推下去以后,左昌立刻取来丝绢,将凉州的情况整理成书,交给麾下亲信,吩咐道:

    “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送往京城,呈报陛下,而且你要亲自跑一趟中常侍张让、赵忠那里,让他们在陛下跟前吹吹风,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亲信欠身拱手,朗声道:“主公放心,交给在下即可。”

    左昌点点头:“嗯,快去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