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 第062章 狂风骤起,战机已至

第062章 狂风骤起,战机已至

    虽说王昊与孙坚有着类似的担忧,但他能明显感受到,孙坚今日的留客,明显有着更深层次的含意,而截至目前,不过全都是在铺垫而已。

    以相同的身份,相同的遭遇,及对未来相同的担忧,迅速拉近彼此双方的关系,这种技巧在公共关系中,称之为寻找共同点。

    前世的王昊虽说是个程序猿,但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公共关系协会,因此对于人际交往的一些方法,还是有些浅显的了解。

    而孙坚浪费这么多口水,直接让王昊对未来前途产生担忧,这是标准的欲扬先抑,先让你绝望,后又给你希望的套路。

    说真的。

    王昊的确有些震惊。

    孙坚表面上看着像是个大老粗,但实际上,心思相对比较细腻,往往一句话,便能直击你内心深处。

    怪不得历史上的孙坚,能够降伏程普、韩当、黄盖等人,其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与他交际能力上的本事,一定是分不开的。

    只不过......

    王昊不清楚的是,这一次孙坚是在为自己,还是在替朱儁充当说客。

    他吃口菜,又小呷口酒,佯作感同身受,缓缓点头:“文台兄之言,昊铭记于心,只是昊见识浅薄,尚且没有考虑那般久远。”

    “如果......”

    王昊剑眉微蹙,轻声言道:“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昊必定会好生考虑,但也不知有没有人能瞧得上王某。”

    孙坚唇边浮起一抹笑容:“贤弟精通兵法,腹有良谋,如今你我又有合作,且配合娴熟,朱将军素有爱才之心,你若有意,他必可接纳。”

    “届时你我兄弟同帐为将,为兄征战沙场,贤弟出谋划策,共为朱将军排忧解难,待彻底消灭黄巾,又岂能不平步青云。”

    果然!

    还真是来当说客的。

    王昊已然明白孙坚的意图,但实际上,在他心里,皇甫嵩的大腿要比朱儁的还粗,即便真到了要选择的时候,王昊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皇甫嵩,而非朱儁。

    此外,朱儁已经有了孙坚这员虎将,自己在他帐下,充其量只能是个军侯,亦或者更低,人家尽皆是江东人士,必会相互扶持,而自己肯定会沦为工具。

    王昊不傻。

    朱儁从来都不在他的选择范围:“是朱将军让文台兄......”

    不等王昊说完,孙坚便摇头打断:“非也,此乃愚兄个人建议而已,与朱将军无关。”

    呵呵。

    谁信呢?

    反正王昊是不信。

    但他脸上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屑,只是装出一副略显为难的样子。

    虽说,朱儁从来都不在他的选择范围,但即便是拒绝,也绝不能在二人分兵以前。

    “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这......”

    面对孙坚单刀直入的邀请,王昊佯作沉思,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难择模样。

    而正当王昊犹豫不决时,帐外忽然响起一阵沉闷的擂鼓声。

    咚!咚!咚!

    “有情况。”

    王昊率先反应过来,此乃中军擂鼓聚将的信号。

    孙坚也顾不得索要答案,大手一挥:“走,速去中军议政。”

    王昊点点头:“好。”

    原本。

    孙坚、王昊是没有资格在中军议政的。

    但鉴于他们二人肩负重要任务,皇甫嵩、朱儁才破例,让他们于军中议政,也省得传达命令不清,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人方才出了大帐,明显感受到一股劲风袭来:“看来皇甫将军准备今夜动手,否则不会这般着急聚将。”

    孙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正好,借着夜幕遮掩,你我更容易混入黄巾溃军,只是夜幕深深,我等千万别走散了。”

    绝大多数的古人常年营养不良,体内缺乏维生素A,由此导致患有夜盲症,若当真要行夜路,短途尚可,长途极有可能会走散,尤其需要隐秘行踪,不可点火夜行时,更是如此。

    “放心。”

    王昊拍着胸脯保证道:“有元直在,绝不会走错。”

    徐庶可是颍川阳翟人,而且游侠出身,身体素质极好,肯定没有夜盲症,由他来当向导,自然不可能出问题。

    孙坚这才想起徐庶的存在,长出口气,放下心来:“我怎么把此人忘记了,走吧,快去中军议政。”

    王昊颔首点头:“走。”

    没一会儿。

    二人便赶来中军。

    由于身份低微,他们直接居于末位,静候诸将来齐。

    片刻后,帐中站满了议政的军官。

    皇甫嵩给朱儁打个眼色,朱儁却摆手示意其不必客气,足见二人关系已经相当密切,再不是最开始的轻视与不屑。

    皇甫嵩倒也没有推辞,毕竟全盘计划大都是他主持,且今日夜袭黄巾营地,会与原本的计划,稍稍不同,由他主持,可节省时间:

    “我军首战落败,不得已退入长社,被黄巾数十万大军围困于此,长达半月有余,诸营请战日久,今日天助大汉,狂风骤起,终于迎来战机。”

    “护军司马傅燮何在?”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兵马,带上引火之物,子时以后,从西门夤夜而出,消灭黄巾巡逻士兵,破开路障,绕行至黄巾大营附近,点燃林中草木。”

    “诺。”

    “佐军司马孙坚、县尉王昊何在?”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自率领小队,协助护军司马傅燮,点燃黄巾营地后,高声呐喊,制造混乱,令黄巾不明敌情,自乱阵脚,待其大溃败时,再行潜伏任务。”

    “诺。”

    “王使君。”

    “在。”

    “由你安排一些人手,手持成束苇草,全部登上城头,待城外黄巾营地着火,速速点燃火把,与之呼应,以壮我军声势。”

    “诺。”

    “三河、五校将军何在?”

    “末将在。”

    “城头一旦火起,以步兵开路,破坏围堵路障,而后火牛先行,骑兵随后,直扑黄巾营地,务必要在第一时间,扰乱黄巾,以呼应护军司马傅燮。”

    “诺。”

    呼—

    长出口气。

    皇甫嵩给朱儁打个眼色。

    二人齐齐朝众将拱手抱拳,朗声言道:“今日一战,事关朝廷威严,成败在此一举,万望诸君能同心协力,共诛黄巾叛贼,我等在此,拜托大家了。”

    众将士齐齐欠身拱手:“此战必胜!我军必胜!”

    皇甫嵩目光炯炯,大手一挥:“好,且各自回营准备吧。”

    众将士:“诺。”

    旋即。

    躬身出了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