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 第048章 未虑胜,先虑败

第048章 未虑胜,先虑败

    王昊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定,他只是呷口茶,平静言道:

    “其实,朝廷如此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

    “哦?”

    钟繇心中微震,不由好奇,揖了一揖:

    “还请子霄不吝赐教。”

    王昊将茶盏放在一旁,起身从帅案上拿来地图:

    “想要明白朝廷为何如此安排,首先要清楚张角是如何布局的。”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张角因信徒唐周叛变,而不得已提前造反,虽然内外并举的战略失败了,但却不影响他们在外围的布局。”

    “荆州、豫州、兖州、冀州乃是黄巾泛滥的重灾区,很明显,他们的目标尽皆指向朝廷,可以直接威胁到雒阳八关。”

    “而颍川黄巾作为全局的先锋军,更是如剑锋般直指雒阳,朝廷必定会派重兵镇压黄巾,也在意料之中。”

    “昊以为......”

    言至于此,王昊的目光落在荆州、兖州上:

    “朝廷命二人通力合作,镇压豫州黄巾以后,会令其分兵,各自对付荆州、兖州黄巾,以彻底解除雒阳外患。”

    钟繇眸光一亮,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没错,有道理。”

    王昊吐口气,轻声道:“或许,在朝廷眼里,黄巾根本不足为惧,这才没有考虑到在二人分兵前,可能产生嫌隙,而因此败北。”

    钟繇脸上泛起一丝笑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王昊,随后恭敬地揖了一揖:

    “子霄果然聪慧过人,在下佩服。”

    王昊摆摆手:“不过是胡乱猜测而已。”

    钟繇哂然一笑:“你呀,总是这般谦虚。”

    王昊轻声道:“谦虚使人进步嘛。”

    钟繇白了王昊一眼:“可过分谦虚,是要不得的。”

    王昊耸了耸肩:“还好吧。”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王昊抬眸望去。

    但见,陈三掀帘而入,欠身拱手:“司马、公子,钟老派人传令,让你们速回县衙议政。”

    钟繇皱了皱眉,试探性问道:“哦?有说什么事儿吗?”

    陈三摇摇头:“没有,不过好像挺着急的。”

    “难道是......”

    钟繇顿时感觉到不妙,急忙言道:“子霄,咱们走。”

    王昊腾地起身:“好。”

    二人离开北门营地,直奔县衙。

    此刻,徐庶、李羡、秦刚已经赶来,恭敬地列于一旁。

    钟迪则是负手立在牛皮地图跟前,愁眉锁眼,似是陷入沉思,直到钟繇到他面前,方才转回上首,强装镇定:

    “既然大家已经来了,那咱们便开始吧。”

    钟迪长出了口气,语调略显惆怅,且透着股无奈:“是这样的,今日有斥候回报,朝廷右中郎将朱儁,轻敌冒进,中了黄巾渠帅波才的埋伏,已经败北。”

    “啊?”

    钟迪的话如同当空一个炸雷,一下子震懵了殿中几乎所有人。

    下方徐庶目瞪口呆,颊边的肌肉却紧紧地一跳,愣怔了良久,方才冒出一句:“这怎么可能?黄巾虽众,但不过乌合之众,怎能战败朝廷精锐。”

    又有李羡神情木然地顿了顿:“朱儁可是响当当的沙场悍将,想当年他只引五千兵马,便平了梁龙之乱,现在怎么可能败给黄巾波才。”

    “恩师。”

    一旁秦刚怔怔地望向钟迪,一脸的不敢置信:“斥候的消息是否有误?朱儁率领的可是三河、五校精锐,黄巾岂能......”

    “消息无误。”

    不等秦刚把话说完,便被钟迪摆手打断:“我已经派人反复确认过了,是朱儁轻敌冒进,中了黄巾埋伏,从而导致败北,尔等无需置疑。”

    话音刚落,满殿哗然:

    “这怎么可能?朱儁居然会败!”

    “那可是平梁龙的朱儁啊!”

    “黄巾到底有多少兵力?”

    “朱儁败了,咱们又当如何?”

    “......”

    钟迪冰锋般的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本以为他们全都被朱儁战败的消息吓破了胆,却不曾想,末位的王昊居然淡定自若,没有半分诧异。

    难不成......

    王昊对此早有预料?

    钟迪蹙了蹙眉,目光落在王昊身上:“子霄。”

    王昊横出一步:“末将在。”

    钟迪问道:“你对此有何看法?”

    “这......”

    王昊犹疑片刻,举目望向钟繇,却见钟繇颔首点头,示意他实言相告:“其实,末将在得知朝廷派朱儁、皇甫嵩来颍川镇压黄巾叛乱时,便有此预料。”

    “哦?”

    钟迪惊诧:“你的意思是......你已经猜到,朱儁会败?”

    王昊肯定地点点头:“没错。”

    “此话怎讲?”

    “很简单。”

    王昊倒也懒得废话,直言道:“一军二帅,乃兵家大忌。”

    钟迪眸光一亮,显然也明白了王昊的意思,缓缓点头:“没错,朱儁未曾与皇甫嵩一起行动,而是轻敌冒进,二人之间必有嫌隙。”

    “所以......”

    言至于此,王昊继续道:“其实钟老不必过分担心,黄巾聚集数十万众,却连朱儁都没吃掉,反被其逃走,一旦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只怕更无机会。”

    钟迪眉头微蹙:“你怎么知道朱儁逃走了?”

    呃......

    王昊神色忧忧,急中生智:“因为......因为钟老只说朱儁败北,所以末将斗胆猜测,黄巾未能将其诛杀。”

    “原来如此。”

    钟迪惊叹王昊的反应力,缓缓点头:“怪不得这些天唯有你北门,仍在练兵,原来早有预料,因而在提前防备,对否?”

    “这......”

    王昊心知解释太多,已经没什么卵用,干脆也不再解释,选择默认。

    钟迪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对王昊愈加看重:“孙子云: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怪不得子霄在北门,可以百战百胜,杀得黄巾毫无还手之力,你在此时仍能保持谨慎,便足以说明一切。”

    王昊欠身拱手:“昊如何当的起钟老如此谬赞。”

    钟迪当即摆手打断:“你战功卓著,如何当不起?说说看,你对当前局势,有何看法?尤其要立足长社。”

    “啊,这......”

    王昊惊诧不已,钟老居然询问他的意见,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啊。

    略一思忖。

    王昊这才言道:“其实末将以为,要不了多久,朝廷精锐便会抵达长社,届时长社军务由朝廷接管,必然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