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开局建设封地,打造钢铁皇朝! » 第247章 商行利润

第247章 商行利润

    “嘿嘿。”

    李信笑了笑,说道:“咱们这边,最近不是在继续训练特种作战部队嘛。而且,冀东、岱岳、河洛等地的特种作战部队,也完成任务了。

    这些部队自然不能闲着,我准备让他们先去南方探探路。

    要是有这些轰天雷的途径之路,这不就是现成的物资补给通道嘛。

    既能够切断李铭、滇王他们的钱财来源,也能够支撑特种作战部队的物资补给,还能够打击当地的势力,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李信的话,胡雪庸彻底惊呆了。

    他没想到,单单从商业发展这一块上,就能够想出这么多的鬼点子。而且还能够发散到打击当地势力,协助大乾国军事行动。

    当真是令人惊叹啊!

    胡雪庸也不由得感叹,大乾国有了李信,当真是大乾国之幸事!

    “陛下当真是高!”

    胡雪庸由衷地感叹道:“卑职佩服之至!”

    “商场如战场,”

    李信笑着说道:“雪庸啊,其实你的很多想法都非常好,遇事不决的时候,大可以自己放手去干。

    咱们庆余商行,现在家大业大,就算是偶尔赔一点钱,也无所谓。

    好好干,我看好你!”

    “多谢陛下!”

    胡雪庸连忙起身,抱拳回道。

    “坐下,坐下。”

    摆了摆手,李信接着说道:“现如今,咱们虽然入主京城了,手底下也有七个省份的偌大地盘了。不过,咱们东宁政策历来是以民为主,为民着想。

    因此,分田、免除人丁税、五年免税等政策,才会实施下去。

    这些政策虽然都是为民着想,不过咱们的税收也难免会降低下去。而咱们还在打仗,每年开支、用钱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我们现在的缺口,大都是从庆余商行利润之中来弥补。

    雪庸啊,你身上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咱们东宁制造出来的货物,大都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利润也都非常高昂。

    最近这段时间,制造局那边也已经研制出来能够实用的蒸汽机,开春之后,机械织布局、机械磨粉、机械印刷等行业都能够发展起来了。

    到时候,咱们庆余商行能够卖的货物,就更加多了。

    雪庸,你也关注一下机械方面,争取明年开春之后,庆余商行早一点布局机械织布局等行业!”

    听着李信的叮嘱,胡雪庸连忙点了点头。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南洋地区,对于东宁现在的发展,倒是有些落伍了。

    蒸汽机?

    当真有这么大的好处吗?

    看来还是要早一点关注一下!

    记下了这件事情之后,胡雪庸也将庆余商行今年的财务报表,交给了李信。

    “陛下,”

    胡雪庸开口说道:“今年,庆余商行各项业务蓬勃发展,利润增长也非常快。单单是下半年,就增长了三成之多!

    截止到月初结账,今年庆余商行纯利润有九百三十七万贯钱,账上应收账款还有三百九十八万贯钱。”

    “这么多啊!”

    李信不禁笑了起来。

    看来,还真能依靠庆余商行的利润,来支撑大乾国各项事务的开支了!

    非常不错!

    “陛下,”

    胡雪庸继续说道:“明年利润将会更高!”

    “好!”

    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明年有机械织布、机械印刷等行业,庆余商行业务更多了,利润自然也会更多的。

    我相信,庆余商行能够做到的。”

    “多谢陛下信任!”

    胡雪庸接着说道:“陛下,这是去年的账册,我们庆余商行汇算了一下,预计留下一百三十七万贯钱利润作为明年扩大投入使用,其余八百万贯钱利润全部上交给陛下使用。”

    “才留了一百三十七万贯?”

    李信皱着眉头,问道:“这点钱,够不够啊?要不要多留一点?”

    “陛下,应收帐款还有很多,这一百三十七万贯足够了。”

    胡雪庸解释说道:“就算是明年上马机械织布、机械印刷等行业,我们也可以暂不付款。

    再说了,明年还有轰天雷的利润,以及卖粮食的利润呢!

    陛下,足够用了!”

    “那就好,那就好!”

    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了这八百万贯钱,足够大乾国支出几个月了。

    再加上,近千万石粮食,绰绰有余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庆余商行的利润,孙记商行虽然不是李信完全掌控的,不过每年上交的利润也不低,甚至能够达到庆余商行的一两成呢。

    今年,应该也有一百万贯利润。

    除此之外,还有东宁房建队的利润等。

    明年开支,已经足够了!

    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宫女再次端上了热饮子。

    喝了一会儿,李信想起一件事情,看着胡雪庸叮嘱说道:“雪庸,有一件事情要提前和你打好招呼。”

    “陛下,尽管吩咐。”

    胡雪庸神情凛然,望着李信。

    李信没有犹豫,开口说道:“我们在东宁的时候,因为铜钱稀缺的缘故,便开始使用东宁钞票了。

    这段时间,我们东宁钞票也进入到了辽东、新罗等省同步使用。

    现如今,我们已经入主京城了,因此东宁钞票也将同步进入到京城、直隶、岱岳、河洛、河东等省使用。

    今天要和你说好,庆余商行各地分行,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千万不能拒绝东宁钞票。”

    “陛下放心!”

    胡雪庸表态说道:“庆余商行一向便接纳东宁钞票,甚至在南洋地区有一些商人也在使用我们东宁钞票呢。”

    “是吗?”

    李信眼睛骨碌碌一转。

    其实,东宁钞票这件事情,若是能够好好规划一下,甚至比火枪火炮还要厉害!

    这可都是经济命脉啊!

    不过,这件事情比较庞大,还是要过一段时间好好筹划一下再说。

    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让李信控制的辖区内,完全接受钞票。

    不仅仅是庆余商行、孙记商行等嫡系商行,还包括官府纳税等方面。

    只有如此,才能够建立起钞票的信誉。

    钞票币值也才会稳固,也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去接纳钞票。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