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梦回最初你安好 » 第744章 扪心自问

第744章 扪心自问

    徐长青觉得她沈妈妈对她越来越好了,倒不是说之前就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沈妈妈原本就偏心她这个儿媳。

    这其中固然有之前她谨守为人儿媳的本分,再多多少少回补前世亏欠他们老俩口的缘故,但这婆婆确实不赖。

    之前不是没有担心她两口子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就如这趟回来她沈妈妈就私下直接询问,她说没干非法的事。

    然后沈妈妈就半句废话多的都没有,根本不问收入从何而来,就一句话如今她老俩口还上班无须担心他们的。

    言外之意就是别老惦记着他们老俩口,生怕她又给钱给票似的真真是不插手儿子家事的只管去忙自个的事去了。

    这不,这回也是如此,压根不问回门都收了什么礼,就问一句有没有谁让她这个儿媳妇心里不痛快。

    再然后得知一切皆好,她就留下一句有麻烦找你卫民哥,他解决不了,咱还有老何家一大票人的走了。

    扪心自问。

    就说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去想想好了,她要是当婆婆肯定做不到如此程度,想当年她就不怎么稀罕弟媳妇。

    ——为何?

    刚开始觉得那姑娘给她当弟媳妇还不错,家世可以,能力也不错,堪当她徐家长媳,可后来要说不失望?

    ——假的!

    太爱娘家,还能接受,谁都不是天生天养,左不过就是多花几个钱,最令人接受不了的是居然还想掌控丈夫。

    ——开什么玩笑!

    我徐长青费劲心思一手养大的弟弟,连我自己都舍不得让他放弃志愿去接手产业,居然还想让我弟去创业。

    ——创个毛线!

    好在最后懂事了,没养歪我大侄子,要不然我第一个出手休了不要,就凭我弟还不怕找不着好媳妇。

    由此可见我一个当大姑子的都见不得弟弟被弟媳捏手心,何况一个当妈的,这世上应该是极少有人如咱妈这么好。

    沈卫民听了徐长青这一番话,他就无语的很。一时都不知该什么说,在他母亲大人的眼里,咱两口子还不定谁捏住谁呢。

    他现在就敢肯定一点,他爸妈在私底下只要提到他两口子,得出的结果必然是意见相同的认为是他哄得媳妇儿团团转。

    而在他父母眼中的他媳妇儿嘛,估计就是一个书呆子,啥啥都听他这个儿子指挥的憨儿媳,他说啥就是啥。

    好比说他说我爸妈不容易,你要好好孝顺才行,这个憨儿媳就会坚信不疑的觉得她公公婆婆就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可世上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就如媳妇儿抱着弥补遗憾的心思极力去厚待公公婆婆,反过来父母又何曾不是因此偏心。

    要是没媳妇儿先敬之、尊之,还处处惦记着爸妈,爸妈又不糊涂,他们如何干得出一碗水端不平极容易翻车的事情。

    但这些话还是别说出口的好,说破了无利于家庭和睦,就这么让一直以为她自己不讨喜的媳妇儿继续偷乐着得了。

    徐长青伸手推了推他,“对了,你那些金镏子金链子呢,到这会儿了咋还不给咱妈了?之前你就花了老大心思的。

    那又是瞒,又是藏的,可甭说都给我的,我何时有佩戴过金首饰的习惯。再不给,咱妈往后就只疼我一个人了。”

    沈卫民失笑摇头。

    瞧!

    她就说没有当儿子的不喜欢妻子说婆婆好话。徐长青俏皮眨眼,“要不要我现在就把那些东西拿出来?”

    看着突然犹如换了一个人似的媳妇儿,沈卫民笑得更大声。是了,这是他的长卿,他想到的,她又如何想不到。

    只不过她越来越稀罕他了,乐意为他装傻卖乖,乐意为他宽容待人,努力着为他不再凡事从阴暗面去寻思去分析。

    “呆子!”徐长青不由轻笑出声,“就只会笑了。这回连回门都回了,接下来是不是要开始干正事了?”

    “你说。好比如?”沈卫民抓起她右手放手心把玩着她的手指头,“接着去家属院住几天,肯定不行。”

    这人!

    真没劲儿!

    枉费她夸了一通婆婆!

    “咱爹不就说了让咱先安心在村里待着,年前他和娘没啥假期回来,接下来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咱们两口子处理?”

    徐长青暗暗撇嘴:不就是接下来的徐长涛婚礼一件事,说的好像还有很多事情必须留在这边处理不可似的。

    反正他们这刚举行婚礼的,正日子那天又不能去喝喜酒,到时候还不是连她爷她爹的人情都提前一天随礼。

    再说了,她都打听好的,虽说有习俗规定新人要住满一个月新房,不能空着,但不是还有特殊情况的嘛。

    像她回娘家也算是回门不是,住个九天就没啥忌讳。何况刚刚沈妈妈就说了,想去哪儿玩就只管出门。

    这当儿子的还不如当妈的开明呢,还学她爹迷信

    起来了。这婚结的,真真是连卖出去当童养媳都不如。

    “……听话,咱爹的话不能不听。等小年吧,还是等过完小年好了,等过完小年咱们就啥都别说去住几天。

    正好的,到时候锋子也到家了,就不用他往这边跑一趟,到时候连刘痞子也一起聚聚,还有那些东西……”

    后面这些话不说多好,还高情商个毛线!徐长青好笑地看着沈卫民,心里则开始想起今早回门的场景。

    是不是亲的,到底不一样了,就是心还是一样的,行为上也拘束了很多,她大娘第一个就不敢再放肆!

    要是换成之前,她大舅娘有意无意的提了那句新人不好撞喜,王翠芬那老娘们要不跳起来叨叨个没完才怪。

    那老娘们就只管她自家的,哪还会想到她爹娘这回为了给她这个闺女操办婚礼就请了长假,接下来假就不好再请。

    就算是想到,那老娘们也会嚷嚷着到底是亲闺女,侄子算啥,可这回就老实了,哼都不敢哼一声的还假笑客气上了。

    “……差不多就先这样。”沈卫民说完,等了会儿还是不见徐长青有反应,“我在这说的,你又在瞎寻思啥?”

    “没。”徐长青果断摇头,“就是听你说了,我在核计你安排的时间。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是嘛,那咱说定了啥?你说说看。”

    看着一本正经地掰起手指头来个一二三,随后便开始旁顾左右而言其他的徐长青,沈卫民霎时笑喷,倒在炕上。

    这日子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他的长卿啊,在她不知不觉中身上的刺越来越少,这会儿就一准无什么心里障碍。

    转眼就是徐长涛的婚礼到来,在正日子的前一天中午,程老便带着一对龙凤胎小孙子小孙女来了向阳大队。

    让徐长青乐的。

    但也有一点不好的,开来的一辆吉普车里面除了可容坐的位置就塞满了东西,她都不知该怎么说她爷爷好。

    家里真的是什么都有,偏偏她爷爷还生怕她离了娘家待不习惯似的老拿她当小孩儿,还哄她这回会多住几天。

    说人总要有个适应期,适应了便不会在夫家格格不入。真想多了,别说她老来这边熟悉得很,她又不娇气的。

    显然在她爷爷眼中,今生还是和前世有所不同的,她而今就是一个小娇娇,而不是那个强于男儿的大孙子。

    有她爷爷来了,这几天找尽借口就是不住她这边的沈爷爷和沈奶奶也终于痛痛快快的来陪他小舅子和她老弟。

    再加上至今留在老家没跟父母回县城上班的小四,以及同样未和他们老子回省城在此的壮壮兄妹俩人。

    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这些大小朋友陪同她弟弟妹妹玩耍,可把两个小家伙开心得哟,连姐姐都不要了。

    东屋。

    家有两重长辈,长者为尊,以东为首,居东屋,因而新房便设在西屋。而东屋今儿炕上便围坐着三老。

    程老就在向大姐姐夫提起儿子和儿媳,“……这个节骨眼上眼看要调到省城工作,咱启光肯定走不开。

    秀兰那孩子呢,她倒是跟我说怕影响不好,她工作不好安排,不上班也没啥,她就在家里找些手工活干。

    有些话不好对外人提,姐、姐夫,我是这么考虑的,秀兰那孩子呢,肯定要让她上班,不止上班,还要上夜校。

    咱们启光要是不出差错的话,再给他三年的时间,他至少要升一级,到时候后勤自然会给他配置好人员照顾。

    孩子婆婆以前就老把秀兰那孩子护在家里,那孩子就被养得有些单纯,出去上班多与人接触于她自己也有利。

    要是还闲着家里,两口子之间的差距无意会越来越大,我就想着你要是有时间的话给那孩子做做思想工作。”

    沈老太刚开始听得时候还觉得不怪侄子两口子请不了假上白子沟喝喜酒,再听着听着,她还能不知老弟何意?

    重点就在最后一句她有时间的话给那孩子做做思想工作呗,这坏小子还和年轻那会儿一样喜欢拐弯绕圈子。

    当她这个姐年老糊涂了不知之所以连带有嫌弃儿媳妇的话都敢出口不怕她捶,不就是想她多抽空去侄子那转转。

    “还有姐夫。”程老看向沈老爷子,“咱启光还得多劳你费心,你可不能光惦记着亲儿子,亲侄子都不关心了。

    孩子要敢不听你,你帮我抽他,也甭觉得孩子都当这么大了,又是亲家小辈啥的,有你和我姐管着我才安心。”

    沈老爷子忍不住白了小舅子一眼,“行,不听话,老子就抽你儿子,甭心疼就行。照你这么说,还要走了?”

    外人不知他找着儿子了还走啥走,但自己的姐,程老便没想瞒她另有工作,一时他都不知姐夫是不是也知情。

    到底是一手拉大的老弟,沈老太太闻言便含笑着微微摇头的接过了话,“肯定要出门把外面的事情打理好了。

    这回啊,匆匆忙忙的赶回来,就算是打算往后陪孩子,还就非跑一趟不可。放宽心吧,之前是不知道孩子就在边上。

    这会儿啊,你就好好陪孩子过个年,我就这么一个亲侄子能不看着点,你姐夫他敢不答应帮你多看着孩子?”

    沈老爷子听老伴语气突然强硬起来,还握拳示威把他乐得哈哈直笑,“就是,你忘了你姐还是有名的火辣椒。”

    程老正为沈老太太话里的她就这么个亲侄子而恍惚了一下便回醒听到沈老爷子提到他姐早年间的绰号。

    一时的,连他都不由地跟着开怀直笑之余,程老感概万千的瞅了瞅大姐老俩口,“我姐能有幸遇上您……”

    “值了!”

    程老赞同点头。

    沈老爷子被这对姐弟俩人配合默契的一言一行给整得失笑摇头,“还说这些干啥,我娶着你姐也是我大福气。

    你瞅你几个外甥外甥女就随了你姐,要没你姐,你说我上哪儿儿孙满堂,还个个大小算有出息是吧?”

    这倒也是,要不是那年月乱着,就你一个小泥瓦匠还真娶不上我大姐,但这话能说出口,程老只得点头。

    没法子,谁让他这个弟没护住大姐,最后还是靠当年谁都没放心上家里翻瓦片的小泥瓦匠救了他大姐。

    幸在大姐当年走对了这步棋,程家和张家都

    不是什么好人家,隐名埋姓也好,虽日子艰苦了些,却人安。

    既然想到程家和张家,这会儿孩子们又不在屋里,就连石头哥今儿走不开陪他一起回来,有些话,程老就想提。

    再听沈老爷子回忆往事的说了沈老太太养儿生女趣事也告了一个段落,趁无第四个人在场,程老就想提程家。

    对此,当着老伴的面,沈老太太没犹豫便直言:初嫁从亲,再嫁由身,当年连望门寡都认了就没想认娘家。

    程老极其不乐意听到他大姐又来一句什么初嫁再嫁的,听得他更是对当年威逼他大姐出嫁的恨得咬牙切齿。

    可惜,那两个老家伙都连骨头渣子都没了,剩下那两个老家伙后来生的儿女就是想出手报复都没劲的紧。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那两个老家伙当年为了利益不顾他大姐生死,后来生的儿女就不是死了就是残了。

    如今那老家伙所出儿女仔细算下来也就他大姐和少亮后继有人,但有何用,儿子宁愿姓许都不该回父姓。

    至于大姐,没想认娘家更是理所当然,这里面唯一有牵扯的地方也就张家,张家就过继了个儿子在大姐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