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重生在三国成了刘备之子 » 第二章 徐庶请辞

第二章 徐庶请辞

    单福的话让刘备面色变得通红,他是真的太高兴了,虽然自己这些年被曹操象狗撵兔子一样逼得东躲西藏,但是从来没忽视过对儿子的培养,可刘封身体一向不好,让自己没少操心,没想到此番儿子病愈后就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不禁让刘备的心中大畅。

    关羽和张飞也是心中有感,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关羽还好,他本来就是个红脸,可是张飞的黑脸上却有些发紫。

    两人起身道:“公子病体痊愈,我等恭贺主公。”

    他们这还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称刘备为主公,其他人也纷纷起来道贺,刘备满面春风伸手虚按道:“各位无需客气,坐下再谈。”

    说着话,也有小校将刘封引到末座落座。

    刘封这么称呼刘备主要是公私两方面的原因,于公来说,刘备是个重感情的人,一向和下属打成一片,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于一个有志于匡扶汉室逐鹿天下的人来说,却是一个致命伤,刘封是刘备的亲儿子,如果他带头摆正上下级的关系,那么其他人,哪怕亲如关张,也会照规矩来做,而且不会有什么逆反心理。

    于私来说,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但是连那汉景帝都是自己的孙子,刘胜乃汉景帝之子,换句话说刘胜其实就是自己的曾孙,到刘备这里都是自己的第二十一代孙子了,让自己管这么一个孙子叫爹,以后也许慢慢磨合下来有可能,但是现在让自己叫自己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

    好在有礼法这个好东西在,刘封总算完美的化解了这一尴尬。

    庆功大会后,刘备集团进入了短暂的安稳期,每日就是招募新兵训练士卒,刘备作为左将军,也有一定的任免权,于是任命刘封为鹰扬校尉,统领一支五百人的部曲,还给他配了一个副手——寇封。

    这寇封乃是此番刘备出征曹仁之时所收,当日刘备对曹仁,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迎,那刘泌乃长沙人,亦汉室宗亲,遂请刘备到家,设宴相待。

    在酒席上,刘备见一人侍立于侧,器宇轩昂,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刘泌的外甥寇封,是罗侯寇氏之子也;因父母双亡,故依附在樊城。

    刘备见寇封长相和刘封十分相像,非常喜欢,就收在了麾下,给刘封做了副手。

    无论刘备、刘封还是寇封,都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三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本来的历史上,刘封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快咽气的时候了,刘备难以承受丧子之痛,又认为日后自己不大可能还有孩子了,于是便认了寇封做养子,弥补了失去刘封的痛苦,同时还可以有个继承人。

    当时虽然刘封没死,但是刘备把他当作死人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刘封在他回新野的时候就死了,当时关羽还反对过此事,当时和刘备说:“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而刘备回答:“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乱之有!”云长不悦

    谁知道后来阿斗出世,随即刘永、刘理这两个儿子也出生了,寇封的地位也尴尬了起来,后来荆州一战,孙权背刺刘备,寇封因之前关羽反对刘备收他当儿子的旧怨,不出兵相救导致关羽败亡(关羽败亡客观的说与刘封关系不大),最终刘备斩杀了寇封。

    但是这些事情肯定不会在发生了,因为刘封没有死,就连阿斗的继承权都没了,刘备更不可能收他当养子了,这也就等于刘封变相的救了寇封一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寇封到了没几天就成了刘封的小跟班,几乎是形影不离,而刘封也非常欣赏这个年轻人,他看得出来,寇封是一块璞玉,只要肯雕琢,必定有朝一日可以大放异彩。

    不得不说,刘封的识人之能天下无双,在华夏上下几千年,他这双识人的眼睛如果认了第二,恐怕无人敢认第一,而事实也是如此,后来的寇封为季汉东征西讨南进北伐立下赫赫战功,死后配位太庙,神位进入金凤亭享受后世香火。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刘备得胜归来不过旬月,这一日刘备正在大堂与众人商议筹集军粮之事,忽然军师单福拿着一封信来到会议厅。

    徐庶进门对着刘备便哭道:“主公,我本是颍川徐庶,字元直;为因逃难,更名单福。前闻刘景升招贤纳士,特往见之;及与论事,方知是无用之人,故作书别之。夤夜至司马水镜庄上,诉说其事。水镜深责庶不识主,因说刘豫州在此,何不事之?庶故作狂歌于市以动使君;幸蒙不弃,即赐重用。争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计赚至许昌囚禁,将欲加害。老母手书来唤,庶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奈慈亲被执,不得尽力。今当告归,容图后会。”

    刘备闻言大哭道:“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

    徐庶便拜谢便打算立刻动身,刘备道:“请先生再聚一宵,明日我便给先生践行。”

    一旁的关张众人也是面色难看唏嘘不已,张飞更是最里面嘀嘀咕咕似乎在咒骂着什么。

    刘封则是不动声色的拉起寇封悄然出了大堂,此事堂上众人都被徐庶之事所吸引,并无人注意到刘封的动作。

    刘封出了门立刻派人把负责徐庶起居的军士给叫了过来。

    看着面前诚惶诚恐的小兵,刘封温言道:“莫要慌张,我且问你,军师这封家书是何处而来?”

    那小兵已经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语带哭腔道:“少将军莫怪,今日有一个人自称是徐军师老母派来的信差,小的只是将他带到徐军师面前,剩下的事情小的一概不知。”

    刘封道:“这个信差现在何处?”

    小兵道:“那人送了信便离去了。”

    刘封大怒道:“混账,你立刻带路前去捉拿此人,如果让此人逃脱,便定你一个通敌之罪。”

    言罢当即和寇封点起部曲中的二十名骑兵,让这军士带路追了下去。

    PS:如果可以,还请广大读友推荐收藏一下,你们的支持是逆旅更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