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兄弟叫曹操 » 第21章 郭韦归府!(3)

第21章 郭韦归府!(3)

    “为父在狱中还结识一人,这也是个奇人!早年为父就曾听闻此人有“一日千里,王佐才也”的名号!”

    “谁啊?”

    郭兴看着卖着关子的父亲,心中也不禁地好奇起来。

    “说来也大为惭愧,本来我俩说定如果能活着从狱中出来,两家便结为世好,可是你的母亲却提前撒手人寰,看不到我家兴儿成亲之日啦!”说着郭韦竟连连叹息起来。

    “啊?您在狱中都想着儿子的婚姻大事呐?”郭兴也不禁对着郭韦戏谑起来。

    郭韦听着儿子话里有话似的,也不由得老脸一红,郭家虽然在阳濯也算得上是世家,可奈何自己这一支人丁稀少,又无强力的靠山。早些年自己还能靠一下自己的师父荀淑,后来靠着师父的名号又傍上了曹腾这棵大树,可奈何二人都先后仙逝而去。如今虽然自己儿子聪慧,但未来也需要门路不是?

    “你就放心吧,肯定是好的姻缘!”说着郭韦竟还兴奋地搓了搓手,与刚才忏悔的神情完全是判若两人。

    “爹!您还没说此人是谁呢?”

    郭兴看着此刻不知道为何暗自兴奋的父亲,随即开口问道。他可不想自己未来的老丈人是个什么为非作歹的人物,再拉着自己成为遗臭万年的罪人。

    “这个人是太原郡祁县王氏族人,名允,字子师!你是不知道,他...”

    “王允?”

    还没等郭韦说完,郭兴又一次惊诧地站起身尖叫着打断道。

    “不是,你小子今天吃错什么药了?怎么神神叨叨的!”

    郭韦一脸严肃的看着郭兴,一次也就罢了,怎么自己提一个人,他要打断一次,提起一个人,他要打断一次。

    此时的郭兴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忙坐在父亲的身边,端起了凉了好一会儿的茶杯,猛地喝了一大口。

    “噗,烫烫烫!”郭兴赶忙站起身将茶杯放在一旁,钻心的疼痛使他连忙突出舌头疯狂地摇头,他那小手也在一旁使劲地扑腾。此刻的他是坐也难受,站也难受。

    这突如其来得举动,反而把刚刚有些生气的郭韦逗得哈哈大笑,看着郭兴窘迫的姿态,自己的病情仿佛都好了一大截。

    “你这孩子!难道此人你也认识?”郭韦笑呵呵地看着此刻坐卧难安的郭兴开口问道。

    “孩儿并不认识,他和王甫有什么关系吗?”郭兴一边吐着舌头,一边对着哈哈大笑的父亲问道。

    “诶~别瞎说,为父虽然觉得王甫为人还行,但是万万比不上王允此人!”

    此刻郭韦收起了笑脸,开始严肃地继续说道:

    “那为非作歹的晋阳小黄门赵津便是被太原太守刘瓆与此人一同诛杀!当时的他初为郡吏,听闻赵津祸害当地百姓,他丝毫不惧宦官的淫威,当即下令逮捕,并将那赵津押往东市,斩首示众,以慰民心。而且他还对他手下的人说:“不除此等祸害,枉为大丈夫!”百姓们都纷纷拍手叫好。此人刚正果敢,不失为一位好官啊!”

    看着认真地听着自己讲述的郭兴,郭韦又继续说道:

    “为父此生最为佩服的就是此等人,恰巧那时我与他分到了一个牢笼,一来二去便也结成了生死兄弟。他曾讲述自己还有一女尚未婚配,想来也就比你小了两岁,为父便与其约定,若是有朝一日重见天日,便与他结为亲家。将来若是你与他女结为夫妻,为父也是大为安心啊!要是你母亲泉下有知,想来也应该十分欣慰啊!”

    说到此处,郭韦竟然止不住地兴奋起来。

    “爹!你是看上人家的家世了吧!”郭兴还是忍不住地给郭韦泼了头冷水。与其说是为了自己的婚姻大事,还不如说是看好了王允未来的前途。

    “别胡说,你爹是那样的人嘛!嘿嘿嘿!”

    “你就是!”

    “放肆!”

    “唉!”

    郭兴还是无奈地叹气起来,随即他又抱怨道:

    “您说我都没见过人家女儿,怎么能就私自订婚呢?您老也真是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由你做主!待你服丧过后,为父便修书一封,早早定下你的终身大事!”说罢郭韦便扭过头去,打了个哈气准备睡觉。

    看着父亲的举动,郭兴也颇为无奈,旧时代果然不如新时代自由啊!随即便说了声告退,拿着汤药碗和茶杯走出了寝室外。

    “这王允虽然未来会贵极人臣,甚至问鼎三公,但是他为人也太过刚正,最后还落得个被逼无奈自杀身亡,也没什么好下场啊!再说万一他的女儿长得似头猪,我也要娶吗?不行不行。”想着想着他就返回头想再好好劝劝父亲,不要这门婚事。

    可是刚转过身,他的心中又泛起了嘀咕:“先不说父亲铁了心的要成这门婚事,如果自己态度强硬,岂不是也折煞了两家的面子。”

    “唉,真是进退两难啊!”

    郭兴无奈地用右脚重重地跺了跺地,沉思半晌,他突然想起一事。

    “那我岂不是可以一睹传闻中貂蝉的容颜了?好好好!”

    想至此处,郭兴竟然也高兴地想拍起手来......

    两年后。

    时光匆匆,两年就那样眨眼过去了。

    时光易逝,可是过去两年发生的事情却难以让人忘怀。

    就在“党人”们被释放半年后,皇帝刘志就这样荒唐地结束了他的一生,他在15岁时就被大宦官曹腾和梁冀拥立为帝。如果他没被选为皇帝,或许他还在逍遥地做着他的王爷吧。可是命运就是这么的无常,他早临帝位,却是没有实权,刚开始是被梁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又是被梁冀把持朝政,自己的前半生一直都没得选。可直到他用宦官扳倒了外戚,他才真正的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原来皇帝真的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是皇帝不好做,天下读书人都不响应他,就因为他十分地信任宦官。可是他身边除了宦官,又能信谁呢?于是他便日渐消沉,沉迷酒色,终使宦官祸乱天下。只是可怜自己后宫佳丽众多,却无一儿半女,到死都没能选出未来继承之人,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一生。

    就在刘志死后,窦武与窦妙策划迎立了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窦武也因为策划有功,被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他再次启用了陈番为太傅,并任胡广为司徒,共录尚书事。

    也许是人真正得权后便后暴露本心,窦武辅政后,也开始大肆封赏家人,他的儿子窦机被封为渭阳侯,任侍中,侄子窦绍封为雩侯,迁步兵校尉,掌管北营五军中的一军,窦绍之弟窦靖封为西乡侯,为侍中,监羽林左骑。

    汉室天下开始由窦氏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