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菜刀太子之三清山 » 第4章:换时空 初至血溅碧蓬宫

第4章:换时空 初至血溅碧蓬宫

    太子杀了人,有点胆突突的。

    就在太子考虑要不要收手时,这些黑衣蒙面人突然撤出战局,扔掉残剑,撒丫子朝山下跑。

    “切,乌合之众!”

    太子见那拨人走远,捡起一把地上的断剑。

    剑柄上刻着两个小字。

    “魅蝶。”

    太子皱眉。

    望向面前名为碧蓬宫的茅屋,太子感觉这个名字在哪里见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小郎君请进。”

    一个声音从茅屋里传出,听声音是友好的。

    “老人家,您好!”

    太子进屋,对着面前一位约八旬老者打了声招呼。

    老者手捋长髯,呵呵一笑,笑声里尽是爽朗:

    “今日这里好生热闹,抱朴子多谢小郎君方才相助。”

    原来那些黑衣蒙面人是冲老者来的,老者也看见黑衣人跟他打斗了。

    抱朴子,那不是历史上的葛洪吗?

    难道眼前这位老者就是葛洪?又穿越到晋朝来了?

    “请问老人家,您可是葛洪葛仙翁?”

    太子决定还是问明白。

    老者又呵呵一笑:

    “正乃抱朴子,今乃晋升平四年,此地为三清山,观小郎君衣着,似非本国之人。”

    还真是葛仙翁!

    换汤没换药,从明朝三清山又穿越到葛洪时候的三清山了。

    也就是说,自己明朝还没待热乎,又窜晋朝来了。

    怪不得三清宫等建筑物都消失了。

    太子有些头大,穿来穿去,不知为何。

    但是能见到历史中的葛洪,让他这个学中医又爱好易经武学的人倍感亲切。

    抱朴子得知太子是未来人,惊讶之余颇为感慨。

    从太子口中,他也知道了自己被载入了历史,却好像早已预知一样点头:果然。

    “葛仙师,这茅屋建在这个地方,还真是妙啊!”

    太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说完就觉得自己鲁莽了,简直就是关公面前刷大刀,脸一红住了嘴。

    “哦?何以见得?”

    抱朴子又开始手捋长髯,微笑问道。

    “我,我就是随便说说,在老仙师面前,不敢乱语。”

    太子谦虚又不好意思的解释。

    抱朴子意味深长道:

    “见小郎君身手不凡,想必亦为智慧高超之士,毋须拘束,直言无妨。”

    太子干咳一声,搓搓手:

    “那个,我就是看这地方风水挺好,茅屋建在这地方,纳天地正气,有衍生之象。”

    “哦?何以见得?小郎君不妨讲来听听。”

    抱朴子显然来了兴趣。

    太子见推脱不过,硬着头皮道:

    “事实上,您这碧蓬宫所在地,后世人修建了三清宫。”

    “山上盖屋要有倚背,要有左高右低之势,你这里背面有山,左高右低,属青龙白虎盘绕拱卫之地。”

    抱朴子微微点头。

    “并且丙戌屋上土在这艮山之上,处在上卦下爻之位,丙戌旺,化旅卦子孙己酉。”

    “子孙是快乐衍生之象,得旅卦上爻父母己巳火生兄弟己未,生己酉,上爻与天相接之爻,就是天。”

    “天爻为父母爻为庇护,连续相生到己酉子孙,那不就是得天独厚,得天庇佑,快乐衍生的风水宝地吗?”

    抱朴子一直慈祥又笑眯眯的看着太子,此时不住的点头。

    太子见状,胆子大了。

    “前面这口丹井,虽然不深,但却临了胎养之地,也就是从无极到太极。”

    “本来这高山全是怪石,想求水乃是无极,也就是绝。”

    “可这松林地是胎养太极之位,无极化太极顺长生。”

    “化太极又顺长生之地自然是口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出水的好井。”

    “水润金生,草木繁茂,欣欣向荣之象。”

    抱朴子眯着眼睛连连点头,嘴角始终都在翘起。

    “只是丙戌屋上土,变成了己酉大驿土,大驿土又遇丙辰沙中土合,屋上土见沙中土,这就好比屋子倒塌进了沙中,流失了。”

    “也就说这三清山会有一段时间淹没损毁,但毕竟是得天独厚,承天庇佑,所以总会有人修补兴建兴隆。”

    抱朴子手一直在捋着长髯,此时若有所思。

    “这口井,一直到我们那个年代,却依然清泉常满,水色澄清,质纯味甘,滋润后人。”

    抱朴子眼睛亮了。

    “我刚才就是在后世的明朝,喝了您老人家打的这井里的水,跟您跨时空磁场相通过来的。”

    抱朴子显然听到自己打的这口井,千年之后,后世人还能喝到,有些激动。

    “山为艮土,丙戌屋上土应丙辰沙中土,爻变已酉大驿土。”

    “这么多的土就为兄弟,历史上说您跟李尚书一起在此修行,真是应了卦中兄弟并肩之象。”

    “不过己酉大驿土也是变成子孙爻,子孙为子女晚辈徒弟,老师仙可有子女徒弟相伴?”

    “哈哈哈哈━━”

    抱朴子开怀大笑,看出来很是开心。

    “小郎君真乃文武绝伦,易经如此娴熟,嗯,不错不错。”

    太子赶紧解释:

    “老仙师,我是学中医的,医易同源嘛,所以,懂那么一点点,可不敢在老仙师面前卖弄。”

    太子觉得自己刚刚真的像彪哥一样,太显摆了。

    抱朴子连连摆手:

    “小郎君勿谦虚,比起我那两个徒儿……”

    “师傅,我们回来了?”

    从门外进来两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和一位年纪和抱朴子差不多的老者。

    太子回头望去。

    “李翁,明月清风,你们回来啦?”

    抱朴子应声回复。

    老者就是刚才太子所说的和抱朴子一起修道的李尚书。

    明月清风是一直跟随抱朴子的两个徒弟。

    三人一同去了香炉石炼丹,因为避雨耽误了一会。

    太子又打开话匣子:

    “香炉石,我们后世称为紫烟石,我刚才还在那儿救了一个人。”

    太子已经和李尚书,清风明月慢慢熟悉起来。

    “救人?我们一直在那里,未看见你。”

    清风说道。

    太子搔下头:

    “刚才,我是在后世明朝,这不,这会就跑你们这儿来了。”

    对于太子这个未来人,李尚书三人,尤其是清风明月,围着太子转圈儿打量,还摸了一把太子的毛寸头。

    不过最让四人好奇和惊叹的是太子拿出手机为他们拍照的一瞬间。

    看到自己相貌一下子就进入到一个小小的方形盒子里,清晰的长相立马呈现,明月清风简直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比那铜镜还要清晰。”

    明月赞叹之色溢于言表。

    “咦?眉毛之上竟有一颗小痣,以前怎得未曾察觉?”

    清风也看自己照片自说自话。

    对于手机,他们也同现代人一样,爱不释手。

    明月清风准备好了素斋,无非就是瓜果和自己种的青菜米粥。

    太子一顿狼吞虎咽。

    午斋刚毕,吭哧吭哧上来几个已经浑身湿透求医的百姓。

    抱朴子为他们号脉诊断。

    李仙师则带太子参观了丹药供奉堂。

    茅草屋的最里屋。

    黄黄的,圆圆的,太子看了半天,没觉得有什么与众不同。

    “老仙师,刚才一群黑衣蒙面人围攻我,他们剑柄上写着魅蝶二字,你们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

    太子想起这个事。

    “他们又来了?”

    一旁的清风显然气愤不已。

    “真乃贼心不死,我等击走两回,此番改于白日来盗。

    “无非欲盗丹药。”

    李尚书摇头:

    “若非清风明月功夫卓绝,吾与葛道师不为野兽噬死,亦将为斯人所杀,觊觎之心不死啊!”

    太子追问:

    “那你们知道这魅蝶到底是什么人吗?”

    “闻说是一江湖组织,我等千难万险练成此些丹药,多欲造福于百姓,传至其处则来索,不复与则盗。”

    清风咬紧牙关,一脸愤怒道。

    李仙师叹口气,也是一脸无奈:

    “其要者贪得无厌,与一次则求第二次,无有休已。”

    “若使其用于百姓则可,行它恶途则造孽呀。”

    “须加小心,其上次纵火焚了三清山,使上山求医百姓几殆被烧死,幸得天公眷顾降雨扑灭。”

    “下次不知将用何等卑劣手段,为得丹药,无所不用其极。”

    明月见此,安慰道:

    “仙师莫愁,有我与清风在,必能护好二位仙师与丹药,护好三清山。”

    太子眨巴下眼睛,尽管自己能听懂二位仙师的知乎者也,但是,累呀,还是自己的东北大白话容易。

    月光如水,本该是个美妙静谧之夜。

    “沙沙沙━━”

    像是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顷刻间向四处蔓延,似是包围了整个碧蓬宫。

    “嘟━━”

    就在一个黑衣人敲出石火点燃木棍准备火烧碧蓬宫时,一阵急厉的哨声骤然炸响!

    这一声乍响,猛然间,惊的将黑衣人手中已点燃的木棍甩了出去,正甩到另一个黑衣蒙面人的身上,“哗“,火燃了起来。

    被火燃烧的黑衣人下意识尖叫,队伍顿时乱了。

    太子和清风从茅屋中闪出,明月则嘴里叼着太子买给外甥女的口哨,从外面一角现身。

    对方见行踪暴露,一起挥剑,迎上太子三人。

    瞬间,刀光剑影交错。

    “砰砰!”

    “当!”

    金属撞击的火星四溅。

    “杀!”

    太子抡起菜刀彪哥,在半空中抡的呼呼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