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 » 第二十八章 南北之战

第二十八章 南北之战

    公元450年左右,北魏在北方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刘宋也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而这个时候,两国的统治者又都是年富力强,此时的拓跋焘43岁,刘义隆44岁。因为南北两个政权之间的中间地带已经瓜分完毕,所以任何一点火星就容易引起两国之间对的战争。其实两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423年,北魏拓跋嗣就趁着刘裕去世之际率军大举南侵,夺取了刘宋在河南的虎牢、洛阳及滑台等地区,所以宋文帝刘义隆自即位以来便有收复河南失地的志向和打算。到了公元430年,刘义隆以到彦之为主帅进行北伐,曾一度夺回了洛阳、虎牢、碻磝、滑台四镇。但后来北魏开始反攻,魏国将士王慧龙、韩延之、安颉等人率军顽强抵抗,反击宋军。宋军军力不足,加上刘义隆的过度指挥,致使前线宋军相继败阵撤退,洛阳、虎牢、滑台等地重新失陷。北魏军还逼退了前往救援的宋将檀道济,宋文帝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450年,北魏在彻底搞定柔然之后,将目光对准了南边的刘宋,率先对刘宋发起了攻击。拓跋焘亲率步骑十万南侵,选择强攻不满千兵的悬瓠。不过北魏的军队长于野战,攻城是他们的弱项,导致久攻不下。同时刘义隆又派遣臧质与刘康祖率军救援,武陵王刘骏也领兵袭击魏军,并烧毁魏军运往汝阳的粮草。拓跋焘一看形势不利,于是决定撤军北还。

    但这样一来刘义隆觉得没面子,二十年前他已经有过一次没面子了,但他觉得今时非同往日了,自己现在兵多将广,同时悬瓠的成功保卫战也给他造成了一种错觉,觉得北魏军队也不过如此。那么,既然你打了我,让我丢了面子,那我就要找回这个面子,我也要打你一次。所以刘义隆不顾所有的文臣和武将的反对,执意要北伐。同年七月,刘义隆以江夏王刘义恭节度诸军担任北伐主帅,兵分四路并进,大举伐魏。

    拓跋焘在听说了刘宋要北伐的消息之后,他写了一封信送给刘义隆来对他奚落一番。信上说,听说您要来北边游玩儿,那非常好,您可以到我国的领土随便走一走,你来了我也不迎,你走了我也不送,因为我没时间。如果您想到我们平城来小住一段时间,那我也要到你们建康去住一住,让我们的战马也喝一喝长江里的水。

    刘宋军队前期进展顺利,西路军打败了北魏的洛州守军,曾一度收复陕城和潼关。但拓跋焘不久就派兵返攻,拓跋焘一反攻,刘宋军队就受不了了,东路军和中路军相继被北魏大军击败。拓跋焘命令诸将,可以不顾坚城在后,兵分五路,大胆的向南长驱直入,纵深穿插。魏军一路攻入刘宋统治区的腹地,经历城、东阳、彭城、寿阳、盱眙等军事重镇,大多在城外野战,若遇坚城则绕背而去,继续南下。

    到了十二月,拓跋焘抵达瓜步,拓跋仁抵达江西,拓跋那抵达广陵。这几路北魏远征军,都是在同一天来到了长江的岸边,并砍伐木材,一度准备要渡过长江。除了几座坚固城池之外,凡是北魏远征军所经过的城邑,刘宋几乎都望尘奔溃,投降北魏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这个时候,刘义隆也开始慌了,开始后悔了,考虑自己北伐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于是他带着文武百官上到建康城,巡视城防,并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我很惭愧啊,由于我的决策失误,使战争重启,人民受到伤害,使你们为我的社稷担忧,这都是我的过错啊。这恐怕是这个心高气傲的皇帝第一次对自己身边的人承认自己的错误。

    现在北魏军兵临城下,刘义隆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命令全民皆兵。王公以下,所有的子弟统统编入军队,西起安徽当涂,东至江苏江阴,东西几百里全部布满战船,防备魏军渡江南下。第二,悬赏敌方首级。不管用什么方式,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只要能得到拓跋焘和他的将领们的首级,统统封赏。同时刘义隆还使阴招,他知道北方少数民族爱喝酒,就派人把毒酒送到当涂一带,希望北魏军喝了毒酒后死掉。

    但拓跋焘也有他的策略。他的军队别说酒了,连水都是自己带来的,所以刘义隆的种种计谋都没有得逞。不过拓跋焘几路远征军虽然都进兵至长江北岸,但魏军还不具备渡江灭亡刘宋的条件,并且北方人不习惯南方气候,军中爆发疾疫,死伤的将士不计其数。拓跋焘没有办法,只能撤军北归。

    在回师的路上,北魏军队把江淮一带,刘宋所占领的区域统统洗劫了一遍,这对当时的江淮地区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其大的浩劫。《资治通鉴》记载:“杀伤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于林木”。此等场景,何其惨烈,这可以说是自十六国以来江淮地区遭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浩劫。经过这场浩劫,刘宋国力大损,“元嘉之治”也不复存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写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不过北魏军队也没好到哪里去,哪里有杀戮,哪里就有抵抗,北魏军队在北归洗劫江淮的路上遭遇了强大的抵抗,伤亡惨重。

    过了两年,刘义隆以北魏发生宫廷内乱为由,又一次发动了北伐。不过在北魏军队的抵抗之下,这次北伐除恢复了刘宋在许、洛中间一带的控制,基本无功而还。

    三次大战,令两国都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刘义隆和拓跋焘,一位是开创元嘉之治的南朝宋文帝,一位是统一北方的北魏太武帝,这一文一武两位皇帝,几乎同时即位,同时被杀,二人棋逢对手,相战一生,命运何其相似,这大概就是历史给他们安排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