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 » 第二十章 拓跋建魏

第二十章 拓跋建魏

    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瓦解,很多以前被苻坚征服的政权纷纷复国,其中就包括鲜卑拓跋部建立的代国。

    带领代国复兴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名叫拓跋珪,他是拓跋什翼键的嫡孙。公元386年,他在拓跋旧部贵族们的拥戴之下宣布即位代王。复国后没几个月,他把代国改了一个名字,改为魏国,史称北魏。拓跋珪为什么要改国号为魏,史料上没有记载,但一定跟一个名叫燕凤的人有关。

    燕凤是汉人,饱读诗书,精通阴阳,熟悉兵法,早在拓跋什翼键时期就非常有名,所以拓跋什翼键想把他招致自己麾下,于是就派人送厚礼,但燕凤拒绝接受。然后拓跋什翼键就派兵包围了燕凤所在的平城,并且宣告,燕凤一定得出来,如果不出来,我们就屠城。这是给了燕凤极大的面子,于是燕凤就出来了,归附于拓跋什翼键了。

    有一次,拓跋什翼键派燕凤出使前秦,苻坚就问他,听说拓跋什翼键在后赵待了十年,现在又开疆拓土,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燕凤就回答说,我们代王宽和仁爱,经略高远,一时之雄主,常有吞并天下之志。苻坚听了觉得很好笑,你们北人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敌弱则进,敌强则退,怎么吞并天下?燕凤就说,我们北人强悍,战斗力强,士兵达百万之众,我们代王又英才盖世,无人不服。这番交谈使得苻坚对燕凤和拓跋什翼键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代国被灭以后,前秦本来要把拓跋什翼键的子孙统统迁到长安,这时燕凤站出来对苻坚说,拓跋珪这个小孩天生就有异兆,高人对他看相,说他以后必成大事。如果您善待他,他长大以后可以帮助您管理整个拓跋部。苻坚听了这番话,就把拓跋珪留在了拓跋部,这也为日后拓跋珪复兴代国提供了基础。后来拓跋珪复国,燕凤就成为了他的谋士之一。

    当时在魏国的东南部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就是慕容垂建立的后燕。拓跋珪想要强大魏国,入主中原,一定要过慕容垂这一关。拓跋珪对慕容垂采取了两种策略,第一种是“敬”,面对强大的后燕,拓跋珪表现出了充分的敬意。他每年都派使者去朝贡,慕容垂有什么军事行动,他也跟在后面出力。当然拓跋珪有什么问题也向慕容垂请教,慕容垂也帮他解决,此时也是两国的“蜜月期”。第二种是“拖”,拓跋珪复国的时候才十六岁,而慕容垂已经六十一岁了,所以拓跋珪认为拖不了几年慕容垂就得一命呜呼了。但慕容垂不给他拖的机会了,他眼看着拓跋魏一天天强大起来,他开始警惕了,他要考验一下这个拓跋珪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敬。

    公元391年,拓跋珪二十一岁,慕容垂六十六岁。这年拓跋珪派自己的弟弟拓跋觚去后燕朝贡,慕容垂把拓跋觚给扣留下来,让拓跋珪用大宛良马来换弟弟。拓跋珪知道“拖”这种策略已经不好使了,因为慕容垂提高了警惕,他一定会在自己死之前为子孙解决掉自己这个心腹大患,所以他断然拒绝了慕容垂的要求,转而联结后燕的死对头西燕来对付慕容垂,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公元394年,慕容垂出兵进攻西燕,围攻其都城长子,西燕帝慕容永向拓跋珪求援,拓跋珪派兵支援,可是援军尚未赶到,西燕就被灭了。之后慕容垂准备全力以赴对付魏国。

    公元395年,慕容垂派自己的儿子慕容宝率诸子弟领兵十万向魏国发起攻击。拓跋部得知后燕前来,分成了三股进行流窜,一股跑向东北,一股跑向西北,还有一股由拓跋珪亲自率领向西撤退。慕容宝紧咬拓跋珪这一股不放,向西进行追击。拓跋珪且战且败,一直来到了五原。同时慕容宝的部队也追击到了五原。

    拓跋珪之所以千里迢迢把慕容宝拖到五原,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拓跋珪在选择地利,五原这个地方是拓跋部的腹地,远离后燕本土,对后燕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地区。第二,拓跋珪在选择天时,到五原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这对拓跋部来说是有利的。第三,拓跋珪在营造人和,因为这个地方拓跋珪很熟悉,而后燕部队很陌生。然后拓跋珪开始搞阴谋诡计了。

    他命流窜东北的那支部队绕到后燕军队的后面,切断了燕军和国都之间的联系。而逃向西北的那支部队和拓跋珪的部队会合,一起对抗后燕。最要命的是,他开始散播谣言,说慕容垂已经去世。因为慕容宝出兵时慕容垂已经身患重病,而堵截道路又令慕容宝久久得不到国内消息,那慕容垂真有可能已经去世。这个谣言成功动摇了燕军将士的军心。

    慕容宝眼看形势不利,于是宝决定退兵,他把船只全部烧毁,然后开始撤退。此时黄河河水未结冰,魏军未能及时渡河追击。但突然一夜北风起,黄河河面结冰了,拓跋珪立即下令渡河并派二万多魏军精骑追击燕军。在参合陂这个地方,拓跋珪追上了燕军。这天凌晨,拓跋珪带着两万精骑,居高临下,向后燕军队发起了攻击。这个时候后燕的军队还在昏睡中,等他们惊醒,发现无数的拓跋军挥舞着兵刃杀奔而来。燕军仓促应战,溃不成军,死伤无数。魏军俘获了大量后燕将士及其宗室官员,拓跋珪除了选用有才的如贾闰、贾彝、晁崇等人留下外,其余四万降兵全部坑杀。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就是燕国后裔,他们家有一种武功叫参合指,名称就是来源于参合陂大战。

    当慕容宝带着几千人回到后燕,慕容垂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接到前方的信息了。第二年,慕容垂为报参合陂之耻,亲率大军再度伐魏。慕容垂一出手,效果确实不同凡响。他兵分数路直扑拓跋魏,很快就把魏国重镇平城给攻下来了,几万精锐部队也全部战死。就在拓跋珪慌乱不已、不知所措的时候,慕容垂死了。因为慕容垂去了参合陂祭祀死去的将士,当他看到参合陂上堆积如山的燕兵尸体时,慕容垂一下子晕了过去。然后就退兵,慕容垂就在退兵的路上死了。

    慕容垂一死,拓跋珪可以说是无所顾忌了。同年七月,拓跋珪建天子旌旗,同时对后燕发起攻击。过了一年,占领了后燕的国都中山。公元399年,拓跋珪正式称帝,北魏建立。拓跋珪在此后的十年里继续开拓领土,节节胜利。但胜利来得太快,拓跋珪开始迷糊了。由于他不熟悉中原文化,而拓跋文化习俗又和中原文化格格不入,他就开始迷茫焦虑,然后就开始嗑药,乱杀人,导致人人自危。公元409年,拓跋珪被他的第二个儿子拓跋绍所杀,随即太子拓跋嗣诛杀了拓跋绍,然后拓跋嗣称帝,追谥拓跋珪为道武皇帝。

    拓跋嗣也是一位有才干的帝王,他继位后对内修明政治,对外继续用武,进一步开拓了北魏的领土。拓跋嗣死后,其子拓跋焘继位,他将带领北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