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举世同尊 » 16. 禹皇印,无支祁(16)

16. 禹皇印,无支祁(16)

    僧道二人夺了金船,自然不再耽搁,回了归山,天人归天,目犍连也不见去向。昙曜欲要再出都梁行宫,与苏寿夺取水猿肉身,却被寇谦之一把拽住。

    “大师笃定能压服那厮?”

    “并无成算。”

    “大师敢下杀手?”

    “除魔卫道!”

    “大师请。”

    “且观其变。”

    苏寿无暇顾及二人嘴脸,余者安排好了麾下门徒,也被满地金针唬住,不愿上前。

    此时,依旧风豪雨横。

    苏寿将水猿缚坐在湖心,阖眼闭目祝诰片刻。天中彤云洞开,落下二物:一杆引魂幡,一通青石碑。

    引魂幡长有六尺,旗长四尺,上书天篆,非是人言;一尾赑屃背负石碑,却一字也无。

    归山上,昙曜问寇天师:“檀那可知这经幡底细?”

    “贫道只是揣测,此幡古朴,非是秦汉。即从天中而来,而幡上并无斗部形制,想来乃是昆仑之物。”

    “如此说,此一番此子乃是奉命而来?”

    “这厮自命不凡,又从不自重身份。若是全为师命而来,早该拿出这昆仑之宝,大天师与尊者未必便能讨来便宜。他此时才祝诰请赐,尔后一番,想来才是昆仑所命。”

    “可惜那赑屃所托乃是无字碑,否则也可揣测一二。”

    寇谦之眉头高挑:“哦?释门如今,却敢于去捋昆仑的虎须么?”

    “炼气士素来不屑贵教各道,天师难道不愿上三天栽一个筋斗?”

    “嘿,练气同道与我等俱为修士,原本一家,何来龃龉?”

    “慈悲,慈悲。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天师何故诓哄老衲?难不成老君像真拜得来人教老师?”

    “哼,贫道拜不来老君,大师便拜得来释迦?”

    “南无毗卢遮那佛。天师,这位的别府,就是天师的静轮天宫,于贫僧如鲠在喉,云冈诸寺各院,与五台同道,俱受威胁。难道,天师不欲重光门楣?”

    寇谦之嘿然假笑,道:“大师背靠菩提好乘凉,请,尽管请。一个冀州哪在话下,整个阐教又算甚么?”

    被寇谦之呲了一通,便看出了这沙门第一神通金面皮的威能。这位昙曜高僧面色不红心不跳,眼光定定的看着雨中的苏寿:“檀那且看,那世子勒石已毕。”

    顺着昙曜手指看去,东风吹雨斜,雨中人踪灭,只有运起瞳术看,苏寿身前,赑屃从怒而奋首,已然被石碑上天篆压得俯首顺眼。石碑后,勒石文言:“中土膏庾,九曜星辉耀聚之地,世受四渎恩养雷霆。天命昭昭,惟淮自由。桐柏以降,俱感禹皇余恩,坐享其成。今,仁寿元年丙月,有隋一朝皇帝曰广者,动土劳难,释水猿于洪泽畔。无支祁者,太古妖。既出,不化。为蜀地修士庄、西方教释迦徒目犍连、昊天上帝麾下天师张等降。冀州苏氏长男寿,伏命封淮水精神于此,纪命授武,调和水露,抚养沿淮物产生灵,勒石以纪。”

    苏寿以指作笔,入石不过半分。他不工书篆,一副铭写的连铁画银钩也称不上,不提风骨。总之法力高强,写的倒也横平竖直,很是好认。写完也不去看,指了指赑屃,又指了指湖底祭坛的遗迹中央,赑屃乖乖驮着碑来到中心停下,化石不动。

    苏寿又抓起引魂幡,对着无支祁灵台一招,移魂天篆化灰而去,一条血濛濛身影沾在旗幡以上。

    “无支祁听封。”

    苏寿几乎运起全身法力,金声玉振,在风雨中也说出了神殿一般的庄重。

    哪怕是剩下一条血魂,也没能化解水猿凶戾,不过上了引魂幡,也终于让他能吐人言:“小辈!挨不过我一戈,将我放下,再来打过!”

    苏寿不耐地笑笑,当自己是练把式的丁户么?

    风雨中,碑上天篆缓缓与水脉相容,西接桐柏,东向汪洋。苏寿又招招引魂幡,抄手将无支祁血魂拿在掌中,奋力向碑上天篆按去。血魂与天篆甫一相接,就听血魂“兹”地作响,血魂在苏寿掌中挣扎不息。俄而,魂上血色褪去,靛青色荧光取而代之。

    这雨本就是苏寿召雨师所借的淮水,如今水脉有变,精灵出世,赤松子的法咒也再不能行。碑上天篆如长鲸吸水,将天上湖水吐纳,重新汇入洪泽浦中。

    不过盏茶功夫,云开雾散,斜月高悬。苏寿抬头北望,天空透亮的似乎能看到HD的三台飞檐。

    就在苏寿以为万事抵定之时,他双肩甫一松,烂泥一样沾在祭台上的水猿尸身爆起,望苏寿扑来。苏寿不及回招,斜肩抹过,顺势一贯,将尸身贯向石碑。一条猴身如同破麻包也似摔在赑屃脑袋上。

    再细看,水猿一条引为臂助的长尾,已然不在身上,往东北天中电射而过,方向正是郁州云台山的水猿道场。苏寿沉吟片刻,也不追赶,目送长尾化虹而去。

    原来这远古妖族修炼,一魂二魄并不结合,而是纯化其魂,天地二魄与身相容,强化其天赋本能。苏寿实未曾想,我魂离体,天地二魄还能操纵妖身自保。

    水脉被天篆调动起来,再有一时三刻,天明之前在天篆的牵连下,无支祁的神魂便能与水脉相合,从此淮水精灵显化。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大势已定的时候,东天上流星曳尾。苏寿掐算一番,又没等到后续流星,知道不是星潮,心中便盘算着是何人横渡下界,而不是奉旨降临。

    天神三界是在星系之中用大法力创造的小世界,正常降临只需拿着诏命借法力自入此星,横渡下界属于没有诏命,算是“偷渡”,被九王焚表参上一本,严重的是要斩仙台上走一遭的。

    中土同时还有其他大事,值得一个天神甘冒奇险么?当然没有。

    那就是冲着淮水来的。

    敢横渡虚空,那必然不是苏寿能对付的。可天篆是清微天给的,要动天条,昊天必然是同意了的。

    还能是谁?

    就在东天流星激起片片光芒,眼看就要劈开罡风时,南边又一流星,将东天星拦在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