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只想求活 » 第六十一章 推波助澜,蓟辽总督人选

第六十一章 推波助澜,蓟辽总督人选

    当下,黄立极也根据自己的一些猜测指点了崔呈秀一二。

    主要还是从一些明面上的事迹来分析了当今皇帝的不凡之处。

    总之一句话,当今皇帝英明睿智,有底牌,有手段,用人更是不拘一格。

    崔呈秀结合实际情况想了片刻,似乎确实如此。

    不由心中安定了几分,同时也对黄立极老辣的眼力感到钦佩。

    受到黄立极的启发,崔呈秀也打开了思维,脑海中浮想联翩。

    情绪也不受控制的有些激动起来。

    难怪连不可一世的魏忠贤也只能乖乖拜倒在当今陛下脚下。

    当今陛下确实手段了得,深不可测啊!

    同时也猜测到了几分施凤来那帮人接下来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显然也皇帝陛下办事一向沉稳的性格,不可能漏出这么大的空子给施凤来那帮人钻。

    皇帝给出这个难题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和朝臣们闹着玩的。

    必然还有后续手段对付这些自作聪明的人。

    虽然崔呈秀不知道皇帝究竟还有什么后手。

    但是从黄立极口中得知,皇帝对于施凤来等人之前所展现出来的手段是早有预料的。

    因此,皇帝若是有什么对策完全可以在今日就定下来了。

    完全不必再给施凤来等人时间去继续准备。

    最大的可能就是皇帝是故意的。

    故意给朝堂百官更多的时间,很可能是为了让这件事继续发酵。

    至于为什么皇帝要这么做,崔呈秀看不透。

    但是想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正好之前在宫里表现不佳,而且在皇帝面前寸功未立。

    这次正是自己立功的机会啊!

    崔呈秀越想越兴奋。

    接下的几天时间里,崔呈秀暗中组织人散播消息。

    什么百官强烈希望皇帝推动改革,以改善朝廷财政。

    极力在民间渲染夸赞朝堂百官为国为民的光辉形象。

    在民间掀起一股称赞百官的热潮。

    平民们对此拍手称快,同时也充满期望。

    利益集团们对此感到不安,纷纷私下找施凤来等人核实。

    自然也从施凤来等人口中得到了想要的消息。

    这完全就是一个针对当今皇帝的死局,不仅利益集团们不会遭受半点损失。

    甚至不久的将来还能更加方便的捞取到更多的民脂民膏。

    这下,利益集团们放心了。

    都在等着看皇帝的好戏。

    而施凤来等人也没有去探究为何民间对此事有如此高的热情。

    反正朝廷四面漏风,消息被传开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而且,施凤来等人也乐得如此。

    民间对此事的讨论越热烈,关注度越高,这把烧向皇帝的火也就越旺盛。

    到时候皇帝权威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效果越好。

    至于皇帝要求细化方案的事儿,随便弄点,糊弄一下就可以了。

    反正也不会真正的推行下去。

    在宫里的朱由检自然也知晓了此事。

    对此也是乐见其成。

    现在讨论的越热烈,将来文官们的退路就越少。

    自己选择的路,到时候跪着含泪也要走完啊!

    同时,在锦衣卫与东厂的查探下,朱由检也知晓了这其中有崔呈秀推波助澜的功劳。

    知晓了崔呈秀此前去过黄立极府上,心中明了了崔呈秀如此做的动机。

    也在心中给崔呈秀记上一笔功劳。

    山西抄家的来的银两已到手多日了。

    蓟镇和辽东镇的军费也有着落了。

    但是蓟辽总督的人选还暂时没到位。

    眼下,蓟辽总督这个职位在朱由检眼里的分量丝毫不下于孙传庭的三边总督。

    主要是辽东有建奴这个巨大的威胁,还有许多蒙古部落做帮凶。

    而且,辽东还有一批骄兵悍将,军头倾向已经很严重了。

    必须要一个德高望重之人才能镇的住场子。

    思来想去,朱由检脑海中也只有一个人选适合现在蓟辽总督的位置。

    那就是天启帝师,曾经经略过辽东的孙承宗。

    孙承宗在天启初年经略辽东时,力推修筑堡垒,固守蚕食的策略。

    虽然这种政策耗费极大,但是在当下大明军队战力孱弱的残酷现实中却是最佳方案了。

    广修堡垒,在建奴入侵之时,大明士卒就能依托坚固堡垒抵御。

    同时也有空间进行坚壁清野,让建奴寸步难进,颗粒无获。

    同时,还能将堡垒的修筑一步步的向前推进,蚕食建奴的生存空间。

    从而达到收复失地,削弱建奴的目的。

    直至最终条件成熟,一举歼灭建奴。

    虽然这条策略颇为符合大明军队战力的实际情况,但是却不符合大明的财政情况。

    辽东土地这么大的面积,这得要修建多少堡垒,安排多少士卒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而这又要耗费多少钱粮?

    这种代价是大明财政远远无法承担得起的。

    所以,孙承宗在魏忠贤和朝臣百官的攻讦下下台了。

    不得不辞官回乡养老。

    这其中也有孙承宗本身东林党人的身份的因素。

    虽然孙承宗对付建奴的策略从大明财政上来说不现实。

    但是,在他担任辽东经略期间主持修建大量堡垒固守,也极大的稳固了辽东防线。

    从此,建奴在辽东战线上再也难有收获。

    建奴的进攻脚步也被辽东防线抵挡住了。

    至少,孙承宗在稳固强化辽东防线上是功不可没的。

    而辽东防线也基本上是孙承宗当初一手主持建立的,孙承宗在辽东的声望是相当高的。

    朱由检相信让孙承宗此时担任蓟辽总督,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而且朱由检的要求也不高,只需要暂时继续将建奴抵御在辽东防线之外。

    同时,也对辽东军队体系进行一些整顿,至少也要遏制住辽东军头继续发展壮大。

    另外,也要配合朱由检下一步对建奴展开的一些计划实施。

    虽然朱由检也稍微有些忌惮东林党死灰复燃,但是也决定起用孙承宗为蓟辽总督。

    朱由检对于东林党的一点点忌惮主要在于东林党在历史上阉党倒台后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有点强。

    朝堂几乎被东林党控制了,其他各党派在东林党的压制下几乎无法抬头。

    不过,这些对于朱由检来说都不是问题。

    在朱由检眼里,东林党和如今朝堂上的各个党派也没什么区别。

    都是要秋后清算的存在。

    暂时让他们蹦跶蹦跶也没关系。

    而孙承宗虽然是东林党人,但是孙承宗却和其他许多表里不一的东林党人不一样。

    孙承宗是真的为大明考虑,是在做实事的人,几乎不参与东林党争权夺利的行动。

    好在孙承宗距离京师不远,就在保定高阳县。

    朱由检发出诏令后,几天时间,孙承宗就奉诏赶来了京师面见朱由检。

    孙承宗虽然在家养老,但是由于距离京师近,朝中发生的一些事也知晓一些。

    对于当今新帝的所作所为,孙承宗也感到欣慰和刮目相看。

    简直和当初孙承宗对朱由检的印象截然不同,似乎就不是同一个人。

    对此,孙承宗只能理解为当今新帝心思深沉啊!

    这倒不是什么坏事,对于一位皇帝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对于皇帝大魄力提拔孙传庭、卢象升和傅宗龙三人的行为,孙承宗是不太认同的。

    毕竟这个步子迈的太大了,而且孙承宗也对这三人的了解很少甚至都没听说过。

    但是对于皇帝大手笔从内帑拿出巨款赈灾和发放军饷,孙承宗还是很认可的。

    这说明当今陛下拧的清重点,看得见天下的真实模样。

    这一点对于皇帝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和能力。

    对于此次入京面见新帝也充满了兴趣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