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剑仙,祖龙求我做女婿 » 第五章:科举之制,纳天下之才

第五章:科举之制,纳天下之才

    朝堂之上,林宁立于嬴政身旁,这使得下面的大臣一时之间都在猜测眼前这男人的身份。

    “今日,朕将命林宁为我大秦的国师。”

    “陛下,万万不可啊!国师一职岂能儿戏?!”

    冯去疾站了出来说道,眼前男子分明不过十七八岁,如此年轻,凭什么一下坐那么高的位置?

    “更何况,我大秦的臣子们哪个不是积累了无数功劳才走上这个位置的?”

    “大秦的国师,应当为有着不世之功之人方可坐上国师之位!”

    冯去疾觉得自己说的非常完美,连声音都提高了几个度。

    “陛下,臣以为林宁如今并不够资格坐上国师这个位置。”

    赵高也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哦?你们说林先生还不配当国师?”

    嬴政被脚下跪成一片的臣子给气笑了。

    “笑话!”

    他愤怒的说道,“大秦三年大旱,朕可曾缺过你们的俸禄?又有谁,替朕给解决了这个麻烦?!”

    “臣以为,苍天行事我等并没有办法可以阻拦或或改变。”

    冯去疾严肃着脸高声反驳道,“天行事,我等又该如何阻拦。”

    “哦?你的意思是,朕的大秦就应当应天而亡?!”

    “臣不敢......”

    冯去疾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似乎说错了些什么,绞尽脑汁的想说些什么来把话给该圆一下,但显然嬴政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冯丞相,朕念你对大秦有恩,将你提拔至此,但你似乎对朕与朕的大秦不满啊。”

    嬴政怒目而视,冯去疾哪敢与其对视,低下了头。

    “臣...臣知错...”

    “够了!”

    “林先生为大秦行逆天之事,替朕解决了大秦大旱之难题,这等逆天之大举,你们又有谁能做到?!”

    “若是无人可以做到,那林宁往后便是大秦的国师!”

    “国师有着与朕相同权利,见国师如见朕!”

    “一切军队与部门国师都有调用之权!”

    “国师行事,可不必询问朕,一切以国师为重!”

    “退朝!”

    嬴政大手一挥,一脸气愤的走出了朝堂。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吱声。

    “林先生,他们如今还不知道您的实力,所以才都这样。”

    嬴政倒是有些歉意。

    “陛下不必自责,这里面大多数甚至都没有见过我,也是正常。”

    林宁倒是对此无所谓。

    “不过陛下,如今朝堂之中蛀虫过多,大秦若要发展下去,还需要广纳天下之才。”

    “哦?国师倒是说说,朕该如何做,才能让天下的有才之人为我大秦所用?”

    嬴政眼睛亮了起来,林宁提了这么一嘴,他指定早就有了法子。

    “我确实有法子,不过倒是需要委屈陛下你了。”

    “若大秦能立万世而不倒,要朕死又如何!”

    “陛下可知‘科举制’?”

    林宁笑着问道。

    “科举制?还请国师仔细讲讲这个所谓的科举制。”

    嬴政显然有些懵,这带有科举二字的制度到底是何物,竟能使得天下人才为大秦所用。

    “若我没猜错的话,如今大秦之中的官员任用皆是由举荐考核而任用的吧。”

    “确实如此。”

    嬴政老实回道。

    “若是有才之人,胸有报国之志,但苦于无人举荐,你说这算是谁的不幸?”

    “大才之人最后只能郁郁而终,对任何国家与君主来说都是极大地不幸。”

    “对,所以这就是举荐考核的弊端。”

    “那这所谓的科举制能将此弊端给彻底解决?”

    “不仅如此,陛下,我且问你这天下之间是平民百姓多还是官宦之家多?”

    “平民百姓。”

    “若是每千人中出一位贤才,你觉得会在哪个群体当中出现?”

    “应当是百姓之众。”

    “而如此之贤才,最后却因无人举荐而郁郁终生,但科举制妙就妙在它可以将天下之人才选拔出来,不会再有如此的情况。”

    “那国师还请将这科举制告知于朕啊!”

    嬴政彻底癫狂了,如此一来,广纳天下人才,清扫朝堂蛀虫,那大秦不兴谁还兴,大秦不立谁还立?!

    “科举设四试——分童试,解试,会试与最后的殿试,经历层层考核,最后到达殿试的皆为天下中最优秀的人才。”

    “童试,又下分出县试、府试、院试三试,于县试之中选拔出来的人再度参与府试,而后再参与院试。”

    林宁向嬴政详细解读着整个科举制,后方来人二人都浑然不知。

    “...最后的殿试,便是陛下您亲自出题考问考生,若是能通过陛下的考核,那此人便是状元了。”

    “每年皆会出这么一个状元为陛下您所用,你说,这治国还惆怅治不好么?”

    “这等制度,竟是出自国师之手,国师如今才多大,便已经可以想出如此完美的选拔人才之制度了!”

    嬴政听后,满脸震惊,他不敢相信,人跟人比差距竟如此之大!

    就别提自家的儿子了,自己都不如眼前这青年。

    “如此之人才,必须要死死绑在朕的身边才好!”

    嬴政内心暗自发誓。

    “属实妙哉!”

    后方的老者鼓着掌走向了前。

    “你又是何人,胆敢于此处偷听?!”

    嬴政大怒,就要召令侍卫拿下这人。

    “陛下还莫要生气。”

    林宁向嬴政说道,而后走向了老者面前,“先生请问大名?”

    “儒家荀子。”

    荀子笑呵呵道,他对眼前青年有着极大地好感,这应该便是可以影响他儒家的变数了。

    “不知小兄弟您是?”

    “我叫林宁,如今是这大秦的国师。”

    “原来是国师,失敬失敬!”

    荀子笑道,“国师所说的科举之制属实惊为天人,不过我倒是有一个疑惑,还希望国师能为我解明。”

    “先生但说无妨。”

    “你说这天下的百姓,他们若要去考试,识字应当是最基础的吧?这天下的百姓又该去哪学习识字呢?”

    “荀子不愧是荀子,一眼就发现了最重要的一点。”

    林宁在内心震惊到,但其脸色并无太大变化。

    “这件事,就与先生您有关了。”

    林宁笑着,“还请儒家不计前嫌,来助我大秦!”

    嬴政此时人麻了,怪不得说要他受委屈,原来是在这里。

    如今的大秦还尚不稳固,让儒家发扬光大确实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不过林宁显然不会让大秦衰落的,他都与这大秦国运捆绑在一块儿了,怎么可能会害大秦,索性他也不再多想了,而是走向了那老头,行礼道:“还请先生助我,请儒家助我大秦!”

    荀子笑了笑,没说什么,而是点了点头。

    这不仅是大秦的机遇,也是他儒家兴起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