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模拟器 » 第二十五章 埋伏

第二十五章 埋伏

    梓潼镇的局势不容乐观。

    不知叛军是从哪里来的物资,竟然准备和他们正面耗,这让程怀礼有些拿捏不准。

    以坚守消耗敌军锐气,这条计策在程怀礼看来,已经是行不通了,不能坐等叛军拿下长泾。

    程怀礼的胡须早已花白,垂到案上,伸手轻捋胡须。

    庭中,重将依然在商讨着,对于梓潼是否应该继续坚守,一直无法达成一致。

    一边觉得梓潼已经无法坚守,一边觉得一旦后退,西南再无险阻,叛军气候将成。

    无论是哪一条,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就在此时,探马来报,说“蜀中援军于长泾二十里处扎营”。

    长泾外二十里……

    程怀礼眉头一皱,转头看向营中的地图。

    “胡闹!”

    这时,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拍案而起,此人名为程平,乃是程怀礼将军的独子,一直主张坚守梓潼。

    对于援军的到来,他还以为见到了希望,结果援军在城外二十里扎营?

    哪有在城外二十里扎营的?行军打仗不是儿戏!

    本身就对姜叙白这种公子有成见,程平此时印象更差了,厉声追问道:“为何如此?”

    “……”

    那奏报的士兵微微一颤,然后说道:“据传是援军将领惧怕叛军,故不敢动,又担心军法,又不敢退,方才如此。”

    “什么?”

    什么叫惧怕叛军?

    握紧拳头,程平恨不得跑到援军大营,找姜叙白好好理论理论。

    如果怕死,为何领兵?前线的守军将士,哪个不是九死一生?

    他倒好,战又不战,退又不退,这可是兵家大忌。

    如今川南百姓的安危都托付于这位公子的援军手中,他却怕了?想过百姓吗?想过将士吗?

    胸口急促起伏,对于这种公子,程平心中无半分好感,转过头看向父亲,抱拳道:“将军,末将愿领三千兵马,前往长泾!”

    援军既然靠不住,那么他就靠自己去守!

    程怀礼没有说话,眯着眼睛看着长泾与镇远的方向,而后说道:“继续固守梓潼。”

    “将军!”

    程平上前一步,却被程怀礼挥手打断,只好闭上嘴。

    庭中,气氛猛的压抑了许多,在之前讨论的是否固守,此刻仿佛有了答案。

    程怀礼明白,即便给程平一万人,长泾也极难防守,反而会因为分兵导致梓潼防备削弱。

    无论如何都划不来,就算弃守梓潼,他们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有生力量。

    想着,又看向了那长泾。

    二十里……

    这个距离,不出一日就能够到达长泾,却在这个时候停了下来。

    程怀礼本能的觉得有问题,可是又说不上哪里部队。

    对于姜叙白,程怀礼了解的很少,只知道曾经是质子,其余一概不知。

    想到一个未曾领过兵的公子,确实有可能惧怕叛军,心中稍沉。

    ……

    “长泾城外二十里,哈哈哈哈……”

    苗疆的营帐之中,王阿看着手中的军报,笑道肚子痛。

    早在之前就觉得这个公子不懂兵法,结果真的不出所料。

    二十里外扎营,他们真想知道这位公子心中是怎么想的。

    其余的诸位将军同样是哈哈大笑。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这位公子又给他们开了眼。

    缓和了一下情绪,王阿这才道:“几年前那个世子是这样,这回这位公子也是这样,姓姜的真是生了一对极品啊?”

    这时,那个探子又说道:“据传,许多人都说是三公子惧怕将军,所以畏战不前!”

    “嗯……”

    听到这话,王阿倒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种软脚公子,哪里是怕我?就是怕死而已,人之常情嘛。”

    什么人之常情,不过是嘲讽这位公子而已。

    一挥手,命令探子下去,放下手中的军报,王阿笑容慢慢敛去,营中其他将军见此,也都收敛了笑容。

    “诸位将军。”

    看着营中的其他同僚,王阿朗声说道:“这可是天赐良机,让我们碰到了这位公子,机会断不可失!”

    听闻王阿的话,在场众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纷纷表示听从王阿的命令。

    他们的反应让王阿很是满意,接着说道:“传我军令!快速行军,定要先一步进入长泾,届时诸位就是我苗疆的功臣!”

    “遵令!”

    诸位将军早就摩拳擦掌,欲将这次的功劳拦于怀中。

    这可是仅次于拿下阳戌城的大功。

    ……

    稍作休整,苗疆部众决定,即刻行军,不能让那位公子反应过来。

    集结部众,总共三万余人,号称十万大军,朝着长泾进发!

    苗疆的部众并非所有人都身披盔甲,三万余人最多有一万多人戴甲,而马匹就更少了,不出百匹。

    所以,他们没有什么骑兵部队,也没有像样子的步兵。

    王阿骑上了自己的宝马,看着稀稀拉拉的士兵,高声的喊道:“诸位将士!苗疆的存亡,都在此一战了!跟随我,向长泾进发!!”

    他的士兵,苗疆人还是少数,多数都是楚人,蜀人,甚至还有一些越人,不过这群人都是住在苗疆的,都是活不下去的普通人!

    听着王阿的声音,全军举起了自己武器,从刀枪剑戟,到锄头,应有尽有,没有武器,路边捡起棍子也能充当武器。

    这里面,有五十多岁的老人,有十多岁的孩子,还有女人……

    “杀蜀狗!”

    回话的声音此起彼伏,没有半点纪律,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正规的部队。

    王阿眼中放着光,催马前行,带领大军朝着长泾进发。

    三万余人的军队拉成了一条长龙,为了能够快速进入长泾,王阿需要保证速度,他的前军行进的比较快。

    而后面的军队由副将维持秩序,保持着不慢的速度行进着,保持着跟随前军不掉队就好。

    因战马快速行进,冷风打在王阿的脸上,让他的脸色煞白。

    想起不久之前,他还要因为面对阳戌城叹息,现在就要夺下长泾,建立一番丰功伟业了。

    谁又能想到人生是如此无常呢?能有今日,那位姜公子要记上头功!

    想着,王阿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当然他并没有得意忘形,还注意大军不要脱节。

    直到晌午,王阿所率领的部众正入一条险隘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