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姜朝十二杰 » 第5章 榜样的力量

第5章 榜样的力量

    六人穿过北门,沿着人流很快就到了北郊外的墓地。

    一路上,常有行人低语。

    “北郊我时常去,不曾听过有什么墓穴。”

    “若是被你晓得,那还得了,那可是东晋书法家。你要知道,我们现在读书得有多难。”

    “谁说那就是东晋书法家的墓穴,我看是有人模糊视线。”

    京城之人有闻此墓消息者皆来凑热闹。

    临到山脚,秉峥等一行人下了马车,急匆匆地登上了山丘。

    这山丘不大,只是肉眼便能看到山顶,而王羲之的大墓便在那山中央。

    山丘四周皆是田地,在这区域内,唯独此山丘独享高处视野。

    秉峥没急着进墓,先是围着小山丘转了一圈。

    “四周都没有入口,若是真有盗墓的,应该是便是从这墓穴口中进去的。”

    墓穴口已经被彻底敞开,周围围着一群官兵,但是难抵群众的视线。

    “东晋?”

    人群之中偶有识字的便在墓穴门口的露出的石碑处,发现了两个字。

    秉峥弯腰察看石碑,眼中惊喜万分。

    纸上书法已经极为困难,以此雕刻石碑,岂不是更加困难。

    虽然石碑只是露出两个字,但秉峥已经能看出石碑上的雕刻造诣十分了得。

    “挖!”

    秉峥朝着后面五人吩咐。

    顾得兼自然是和秉峥一模一样的动作,他心中的激动不比秉峥抵多少。

    “小心点,莫要坏了这石碑。”

    有人拿出锄头,有人拿出锅铲,纷纷开始行动。

    都是爱书之人,行为举止有些扭捏,但很快适应了挖坑的节奏。

    都是爱书法之人,自然是越挖越激动。

    石碑不高,没多久便是看到了全貌。

    “东晋·王羲之”

    字迹工整,似有灵魂。

    几人皆是内心激动,竟短暂地出现了心悸感。

    “秒!秒!秒!”

    秉峥连连惊呼。此时此刻,他只觉得带的人太少了。

    他靠近官兵,不好意思地吩咐道:

    “可否将这石碑带回国子监?”

    临近的官兵看了看他。

    “大人,我们只是负责看守,这石碑还是需要您亲自带回。”

    官兵并非推卸责任,只是这事情若是真的他们做了,出现了任何损坏,他们可是承担不起的。

    读书人骂人,那是会留在史书上。

    秉峥看似五大三粗,实则非常理解这些官兵的处境,只能就此作罢。

    而且国子监掌教虽然是官职,但并没有除了教育之外的其他实权。

    “用棉布覆盖,我们进墓穴。”

    秉峥的吩咐自然是众人所望。

    几人点起火把,便是迈步走进了洞口。

    这墓穴洞口至少被打开了四个时辰,内外气体交换已经不会有大的问题。

    而且秉峥能力非凡,自然是不怕这一点点危险的。

    儒生境界十分复杂,无法简单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儒生也有十境,且十境之中,便有书法一道法门。

    儒生追求书法,亦是无可厚非。

    顾得兼跟在秉峥身后,沿途观察着墓穴上痕迹。

    “高,这里。”

    墙壁上有一个掌印,内凹深陷。

    秉峥举手摸了摸掌印。

    “新的!”

    几人顿觉大事不妙,纷纷冲进墓穴。

    王羲之墓穴是由一座墓冢和附属的四个墓室组成,他们在墓穴中四处奔走,却只发现了一些残存的墓碑、石刻和墓志铭。就连棺材之中,也没了墓主人的尸骸。

    “怎会如此?是哪个天杀的畜生。”

    同为儒生,他们自然会为这位前辈喊不平。

    “是谁盗走了陪葬品?”

    墓室很宽敞,他们却没有找到一件陪葬品,显然是被贼人彻底搬空。

    “莫急!”

    秉峥出声安慰众人。

    “我们听到消息时候,已然是迟了。贼人盗走了陪葬品,但却拿不走墓室,我们仔细找找,或许还能有所发现。”

    众人点头,开始四处探查。

    墓穴内壁皆是黑青色的石头,和墓穴外面的石碑皆是类似的材料。

    出于这样想法,秉峥的观察不放过任何一块青石。

    很快,他就在棺材正上方发现一块巨大的石碑。

    石碑上刻有文字,秉峥歪着头细细研读。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他越是细看,越是兴奋。

    这部文学作品笔墨飘逸流畅,以行草书法体写成,自由奔放的笔墨展现了极高的书写技巧和艺术造诣。笔画间流转自如,疏密有致,给人以行云流水、灵动飘逸的感觉。

    作品的结构布局严谨有序,字形之间的距离、大小相互协调,整体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每一个字、每一段都恰到好处,展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的高超功力。

    作品刻印在石碑上,便是少了点气韵和墨色,但依旧有着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而且作品中内涵的情感和意义也能展现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秉峥的反应自然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纷纷仰头观察。

    良久,秉峥怒从心生。

    “查,一定要查出这盗墓之人到底是谁。”

    而后众人在墓穴或者附属墓穴的青石上又发现了《兰亭送别》。

    “字字内涵书法,不愧是东晋书法大家。”

    秉峥没有继续摸索下去,独留剩余几人在墓穴中。

    “我亲自去找人,这事情需要妥善处置。你尚且留在这里。”

    顾得兼自然是欣然同意。

    秉峥走出墓穴,这才发现天色黄昏,几人不知不觉中已在墓穴待了三个时辰。

    他没管正在咕咕叫的肚子,单手扛起墓穴门口的石碑,迅速穿过来看热闹的人群,在一众目光的注视下,离开了现场。

    他不时就会听到民众议论。

    “这人是谁?”

    “听官差说,他可是国子监的掌教。”

    “掌教?读书人?”

    “嗯,自然是的,便是读书人才能管得了读书人。”

    “那石碑少说也有百来斤!”

    “干,读书人都这么猛。我家那滚犊子连种地都嫌累。这就回家好好说道说道。”

    这便是榜样的力量。

    秉峥自然是去找人的,他需要将墓穴中的石碑挖走,移到国子监。为了避免毁坏石碑六个人还是有些不足。

    顾得兼之辈不如他,连儒生二境都不曾踏入,就不是能干粗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