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慕容复:皇图霸业从参加科举开始 » 第四章 麻烦上门

第四章 麻烦上门

    慕容复微微一笑:“很简单,跟我一样,练功、读书。”

    “读书?”风波恶瞪大了眼睛:“公子爷,你要我勤练武功,我风波恶自然绝无二话,但要我坐下来读书,那可真是让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风四哥言重了,自我慕容复决心考取功名以来,便发现汉人之书大有可读之处。

    包三哥,日后你若是想要为我领兵冲锋在前,这《孙子兵法》和《战国策》你不可不读。

    邓大哥、公冶二哥,你们二位经营山庄颇有经验,日后当为我大燕治国理政的肱股之臣,这《管子》和《论语》两位不可不读。

    至于风四哥一心向武,我便从还施水阁挑选了几部适合修炼的秘籍,你可放心研习。”

    四家将一同躬身伏地:“谨遵公子吩咐。”

    慕容复将他们一一扶起:“这里又无外人,四位大哥何必如此多礼。”

    邓百川喜极而泣:“昔日我们曾向老先生立誓,辅佐公子兴复大燕,光大慕容氏之名,今日见到公子如此雄才伟略,老朽今日就算立死也可瞑目了。”

    慕容复拉住他手:“此言差矣,邓大哥年富力强,何以自称老朽?我大燕复国之计只怕仍需数十载的积累经营,方可功成,若是诸位今日便老,我慕容氏只怕仍旧光复无望。”

    四家将心下恻然,慕容复所言句句是理,但四人却的确年纪已是不小。

    包不同道:“非也非也,古语有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便我等均是白发老人,也定要将公子送上皇位。”

    慕容复仍是摇头:“我有一门武学,虽然威力不大,但却有延年益寿之效,今日我传与诸位,诸位当勤加习练。

    我希望在我慕容复身登大宝之日,诸位仍然精神矍铄,不能有半分老态。

    你们可要看好了。”

    说着,慕容复便在这正厅中心演练起来。

    只见他四肢距地,忽而长引腰,恻脚仰天,即返距行;

    忽而引项反顾,左右伸脚;忽而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蹲地……

    似虎、似鹿、似熊、似猿、似鸟。

    初看时动作滑稽可笑,但细看之下,却隐隐包含武学至理,阴阳变化之术。

    待到慕容复演练完毕,四家将以及阿朱阿碧早已目瞪口呆。

    邓百川见多识广,不禁惊道:“这……难道是……失传已久的五禽戏?”

    慕容复长舒一口气,笑道:“正是如此,东汉末年,一代神医华佗为曹操所杀,华佗在狱中所著青囊书为一狱卒所得,从此不知去向,五禽戏也因此失传。

    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此神功,习练之下果有奇效,诸位放心照练便可。”

    四家将再次拜伏:“公子大恩,我等永不敢忘。”

    慕容复有些无奈:“我早说过了,外人不在时,四位大哥不必如此多礼。”

    四家将这才站起。

    公冶乾道:“公子睿智雄才,又有如此机缘,想来必是天命所归,大燕复兴在望啊。”

    慕容复道:“好了,复国什么的现在说起来为时过早,好好练功、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风四哥,若是他日见到乔峰,你能坚持十招不败,那我便安心了。”

    风波恶顿时大呼小叫:“公子爷未免也太瞧得起那乔峰了,我风波恶生平数百战,武功虽说不上顶尖,但要说能十招之内击败我的,除了公子只怕江湖上还没有人有这个本事。”

    慕容复懒得与他争辩,只淡淡地道:“但愿吧。”

    风波恶不依不饶:“公子,你好像其意不诚啊!”

    包不同哈哈大笑:“非也非也,我看公子说的便是实话,四弟见了乔峰若是打他不过,便由我包三先生跟他过一过招,好让丐帮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风波恶怒道:“三哥,你的意思是我的武功比不上你的了。”

    “非也非也,乔峰凭借一手降龙二十八掌为丐帮打下了赫赫声名,我只是让他知道知道我包三的厉害,却并没有说一定胜得了他。”

    “不对不对,你能让他知道厉害,我风波恶为何不能?”

    “非也非也,公子爷说你十招之内便会落败,那又有什么厉害?”

    “那你的意思还是说我的武功比不上你的了?”

    “非也非也,这是你自己说的,我可从来没有说过。”

    “……”

    众人看着两人争论不休,纷纷摇了摇头。

    邓百川和公冶乾已经闪在一旁开始钻研五禽戏了。

    阿朱到后厨开始准备早餐,阿碧一边忙着沏茶,一边吩咐家丁在府上上下打点。

    慕容复则回到了书房,钻研四书五经,累了就修炼一会补天经来恢复精力。

    待到用过早餐,包不同也来到书房,取走了孙子兵法和战国策两本书籍。

    口中一直在嘟囔:“为了成为大燕国的将军,想不到我包三先生也要学那吴下阿蒙了,可恶啊,公子爷,我明明是韩信那样的天才!”

    慕容复没好气地给了他一脚:“滚蛋,别来烦我!以后少给我惹麻烦我就谢天谢地了。”

    平淡的日子倏忽而过,慕容复很快便去赶考了。

    这天,从京师考试归来的慕容复风尘仆仆地赶回了苏州。

    阿朱买了艘船,泛舟太湖,准备重回燕子坞。

    “公子,真想不到,科举原来这么热闹,这些天京城的人真是太多了。”

    “辛苦你啦,阿朱,这些天全靠你的周到安排,而且没有你混入考官里面,我又怎么能这么容易把握今年考试的方向呢?”

    “公子哪里话,阿朱自小服侍公子,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就算没有我,以公子的才智通过考试那也是轻而易举的。”

    慕容复叹了口气:“这科举还真是让人头大,竟然连考七场,我是真的累坏了。”

    阿朱道:“其实公子若是想要做官又何必如此辛苦,王家在朝中颇有势力,公子只须向夫人恳求一下,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么。”

    慕容复道:“阿朱,宋人是讲出身的,我慕容氏虽是大燕后裔,但在如今的宋人眼里,却没有什么地位。

    去找舅母虽然暂时可以为我慕容复谋得一官半职,但日后若想平步青云,那可是难上加难。

    只有在科举制度中脱颖而出,才能为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免去很多麻烦。”

    “阿朱明白了。”突然间阿朱脸色一变,指了指前面:“怎么阿碧妹妹的琴韵小筑今天来了这么多人?”

    慕容复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他功力深厚,耳聪目明,视力及远。

    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年轻公子在那。

    慕容复心中暗忖:“鸠摩智吗?终于要进入这个世界的主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