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谐仙 » 第二十一章 西林虎啸

第二十一章 西林虎啸

    大越国京城,灵都。

    灵都号称群龙护佑,诸神垂怜,八方拱卫,四域呵护。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所。

    若说灵都城内哪里的房子最气派豪华,当然非皇宫紫禁城莫属。

    除去皇城大内,首屈一指就是”武国公”府邸,再有就是太子太傅,左班丞相的居所。

    ”武国公”乃是世袭,祖上威名赫赫,功勋卓著,曾数次舍命救驾,更兼有从龙之功,被先皇亲赐丹书铁券,以示荣耀。

    “武国公”复姓西林,双字弘毅,年约六旬有余,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刀马纯熟,身怀绝技。

    是大越国首屈一指的无敌猛将,麾下带甲十万,能人异士数不胜数。

    曾有言道,西林虎啸,万甲顿首,兵锋所指,匪寇裂胆。

    西林弘毅膝下有三男一女,长子西林霸川,次子西林浩天,三子西林镇岳,小女,西林锦媚。

    三个儿子如今早已成年,而且都随他,俱是虎体猿班,声雄力猛,马上步下争斗拼杀之术,无一不精。

    另外还跟随方外人士,学了不少道门的异术秘法,虽不能腾云驾雾,但飞剑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如今,三个儿子都统兵在外,坐拥一方,成为了封疆大吏,显赫一时。

    偌大的府里,现今只剩下父女二人,实在显得有点冷清。

    小女西林锦媚是西林弘毅二夫人所生,诞下此女后,二夫人不幸身染恶疾,虽经名医抢救逃的性命,但却自此留下后患。

    三年之后,二夫人终因旧患复发,群医束手,以至撒手人寰,阴阳两隔。

    西林弘毅悲痛万分,一夜白发,望着哇哇啼哭的小女,当真心如刀割。

    自此,他将这个失去生母的女儿当成了掌上明珠,呵护备至,但有所需,无不应允。

    西林锦媚是他五十岁那年所生,可谓老来得女,好不欢喜。

    但是此女性格却不似寻常女子,生性豪爽大方,不拘小节,脾气秉性刁钻古怪,一条道跑到黑。

    而且天生喜好练武,如同男子一般,处处争强斗狠,出手狠辣,令人侧目。

    整个国公府内的下人,一说起这位千金小姐,无不心生惧意,双腿发颤。

    西林弘毅真是哭笑不得,有时也在寻思,是否由于自己太过宠溺,导致这丫头无法无天,什么祸都敢闯。

    一个女孩家,不会针线描红,却喜好舞刀弄剑挥拳踢腿,看来,真是门风所至啊。

    武将世家的子女,没有一身好武艺,那不是愧对先祖。

    后来,西林弘毅也释然了,不再忧虑,听之任之。只要丫头高兴,怎么都成。

    一个偶然机会,他得到一条神鞭,这鞭子是上古神蛟皮所制成,名唤“神蛟凤尾鞭”。

    此鞭挥动时发出龙吟虎啸之音,凶狠霸道异常。

    于是转手给了小女,让她带在身旁以做防身之用。

    丫头得此鞭之后,爱若珍宝,命府里的能工巧匠稍加修改,以便扣在腰间随取随用,自是不错。

    西林弘毅乃是朝廷重臣,整日里忙于国事,自然不可能时时盯着丫头。

    却不想,这丫头竟然嫌府里闷得慌,于三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人偷偷溜出去了。

    自此杳无音信,踪迹全无。

    西林弘毅焦急万分,心中牵挂女儿的安危,派出无数人马四处查看,又发私函

    晓谕各处州府官吏,若是见到,即刻留住,速速回禀他知晓。

    女儿这一走,真是令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整日里忧心忡忡,难得有片刻的安宁。

    如今大越国已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不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颓势已现。

    朝堂上门阀倾轧,党派相争,民间灾祸不断,连年饥荒,百姓处于水生火热,各处贼寇蜂拥而起,劫掠四方。

    处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庆隆皇帝却不闻不问,整日里纵情声色犬马,还宠信佛门妖僧,塞外胡姬,醉心龌龊邪术。

    原本堂堂的天朝上国,四方来仪之地,逐渐变得千疮百孔,危如累卵。

    近日,各地州府军情如雪片飞到京城,都言现今流民无数,许多人纷纷揭竿而起,占据一方,为祸不小。若不及早出兵弹压,久后必成大患。

    另有塞北胡人,宝象王胡尔汗挥兵十万

    ,兵锋直指北方重镇虎口关,不知意欲何为。

    这般十万火急的奏折,居然被庆隆皇帝掷之于地,丝毫不加理会。

    西林弘毅忧心国事,又牵挂小女,以至满脸憔悴,华发倍生。

    今日朝堂之上,他率先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前日军机处所呈奏折言道,虎口关前四十里处,住有宝象王胡尔汗十万铁骑,虎视眈眈,不知陛下如何应对?”

    十三级玉阶之上,九龙书案后,当今大越国天子庆隆懒洋洋靠在龙椅上,一双无神眼眸看了看下面,半晌,这才言道:“武国公,此乃些许小事,不足为虑。想那胡尔汗乃是蛮夷之辈,此次引兵到虎口关,兴许是游猎路过,稍作歇息停顿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庆隆天子,年约三旬,乃是先帝恒丰皇帝次子。

    先帝长子玉清王元烨,虽天资聪颖,性情谦恭礼贤下士,然则一向体弱多病,优柔寡断,不足以为一国之君。

    弘历十九年,玉清王府突然爆出丑闻,说是玉清王元烨向来有龙阳之癖,并私自孽杀两名伶人。

    恒丰皇帝震怒,夺了玉清王的封号,逐出灵都,发往西北边陲遥城反省。

    太子之位,此后便落到次子灵武王元宗的头上。

    弘历二十五年,秋末冬初,恒丰皇帝驾崩,举国哀恸,万民悲泣。

    身处西北边陲遥城的玉清王元烨,惊闻噩耗,痛哭流涕,就欲进京奔丧。

    却不想,突然天使驾临,喝令其即刻接旨。

    旨意痛斥元烨败坏纲常,性情刁钻刻薄,行事有辱皇家威仪,让天下百姓切齿,今赐毒酒一杯,命其即刻自尽。

    随后,天使捧出一盏,盏中乃是剧毒药酒。

    就在天使的注视之下,玉清王元烨,冲着灵都方向号哭一阵,嘭嘭磕了几个响头,饮酒自尽。

    元宗称帝之后,号庆隆皇帝,大赦天下,数年之内也做了不少益事。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故态萌发,开始醉心声色犬马,并宠信佛门妖僧,迷恋塞外胡女,将一并大权都交于国师“金钵禅师”指掌。

    逐渐弄得民怨沸腾,天怒人怨。加上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以至于哀鸿遍野,盗贼蜂蛹,好端端一个天朝上国,锦绣繁华之地,化作人间炼狱。

    他对民间的疾苦置若罔闻,每日里只在

    深宫中,与妖僧胡女鬼混,渐渐疏于朝政。

    今日上朝,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省六部屡次联名上奏,再三恭请之下,这才升坐金銮宝殿。

    由于纵欲过度,他的神情已现老态,精神萎靡不振,哈切连天。

    听罢“武国公”西林弘毅的启奏,他根本不以为意,轻描淡写间拿话搪塞一番,就欲退朝回宫。

    “陛下,塞北胡人一向狼子野心,对我天朝上国向来居心叵测。此番领兵前来,绝非路过歇息那般简单。陛下千万不可不防啊!”

    眼见庆隆皇帝就要退朝,武国公大急,紧忙再次奏到。

    元宗打了个哈切,摆了摆手,有气无力言道:“我朝有雄兵百万,虎将千员,更兼有武国公这等国之柱石,岂怕区区几个胡酋。兵部的事,你自己拿主意,无需再来禀奏。退朝,退朝——!”

    庆隆帝袍绣一抖,起身离座,就欲起驾回宫。

    “陛下——!”

    武国公突然双膝跪倒,大声疾呼。

    这时,忽见庆隆帝身后闪出一人。

    此人身形胖大,一袭杏黄袈裟,上面金线纵横,缀满珠玉。铮亮秃头,凶眉恶目,原来是个和尚。

    此人便是大越国赫赫有名,皇帝亲封的护国禅师,大号“金钵禅师”。

    “兀那武国公,陛下业已将此事交于你了,不可再苦苦纠缠。陛下近来龙体欠安,急需回宫静养。尔等,即刻退下,不得有误!”

    言罢,一双满是邪气的眼睛,死死盯着跪倒于地的武国公。

    一股庞大威压瞬间袭来,武国公浑身一颤,再也说不出话来。

    庆隆帝走后,百官也跟着退朝。

    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武国公近前。

    “国公爷,快快请起。万岁现今已是不理朝政,凡事都交于金钵禅师。你苦奏一番,又有何用?”

    那人双手相搀,将跪在地上的武国公扶起。

    武国公定睛一看,原来是太子太傅,左班丞相,东林寒山。

    东林寒山,为大越国文官之首,与他年岁相当,是朝廷的重臣首辅。

    民间有云,西林虎啸,东林上书。这东林上书,说的就是东林寒山。

    东林寒山出身门阀世家,自幼博览群书,聪颖过人,十三岁时就考取功名,到了一十八岁,更是一飞冲天,独中文科状元。

    后来,一路平步青云,终于坐上首辅的位置,位列朝廷文官之首,被先帝亲赐太子太傅,左班丞相。

    他是元宗的授业恩师,深得恩宠,可谓权倾朝野,百官膜拜。

    “原来是太傅大人,多谢了!”

    武国公双拳一抱,以示谢意。

    “国公爷,万岁目下宠信金钵禅师,百官的进言,他是听不进去的。一切军国大事,你自己裁断。”

    东林寒山轻轻叹息一声,脸上布满忧虑。

    “太傅大人,这可如何是好。我若擅自做主,岂不成了蒙蔽圣聪的罪人。”

    武国公忧心忡忡,汗颜道。

    “你乃武官之首,职责在身,即便擅自决断,朝廷也不会非议的。无需多想,现今大越国已是千疮百孔,红日西行,你我皆是国之柱石,朝廷重臣,当食君禄,担君忧。”

    言罢,意味深长的看了武国公一眼,飘然而去。

    “自作决断,如何做,做的皇帝不满,可有杀生之祸啊!”

    武国公眉头紧锁,反复揣测东林寒山的话语。

    西林家族乃是武将世家,而东林家族是儒教一脉。

    两大世家在朝廷可谓分庭抗礼,明争暗斗,麾下聚集了不少门生子弟。

    回到府邸,西林弘毅端坐大堂,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凝神苦思。

    西林家族与东林世家向来不睦,私下里

    相互诋毁贬斥,今日为何这老儿显得如此热忱。

    他那是句,自行断绝,是出自本意,还是包藏祸心?

    这时,忽见贴身下人西林寿匆匆走入厅堂,跪倒向他禀道:“老爷,云峰山姑奶奶有书信一封,请老爷过目。”

    说罢,双手递过一封信件。

    什么,云峰山来得书信!

    西林弘毅顿时惊诧不已,紧忙接过书信,展开一看。

    “吾兄安好,小妹玲儿向家兄叩安。前日,侄女锦媚忽然来到云峰山,恳请我下山前往乌蒙山搭救她的伙伴,说是伙伴被一妖孽掳走,至今生死未卜。她心中焦急,茶饭不思。

    妹,心疼唯一侄女,虽有心下山一走。然则,我已入道,门中清规戒律甚多,不敢妄动。

    思来想去,唯有寄书一封邀请明月涧侠士出手。望兄见信,速速派人前往乌蒙山查看,也好从旁相助,灭了妖魔。

    妹,西林慧玲,顿首。”

    看罢书信,西林弘毅大吃一惊。这丫头居然跑到千里之外的云峰山去了,还惹上了天大的麻烦。

    乌蒙山那个妖魔,他也曾听说过,此物修炼数百年,法力高强,非是一般寻常侠士所能匹敌。

    妹子居然请动明月涧剑仙出手,当真是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