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孔雀羽 » 第五十四章 再进缥缈山

第五十四章 再进缥缈山

    苏苑的六大长老,辰时四刻,已是登门苏府拜年来了,苏老爷夫妇在大门处迎接着相互拜年。门上收了节礼,有人忙将数人引至二院大殿之上,并在酒席位上坐了下来,早有下人将果品,茶水送了上来。

    苏文轩夫妇及孩子,给老翰林拜年后,此时,正与老翰林,简浩峦一起来到了苏府,一起参加了新年庆宴。

    近巳时,新年庆宴的客人已是陆陆续续的到来。苏府亦是忙着接待和安排客人了,整个苏府上上下下,早已是忙得不可开交。

    已时初,苏府的喜庆聚会开始了,苏苑中常常往来的亲朋好友亦是上门,不论是否邀请者,凡登门皆受欢迎,大殿上立时人满。

    此时,新年大戏开始了,在一阵紧密的锣鼓声中,《虹霓关》开场,台上小生,武旦二人正扮着王伯当与东方氏酣战一处,二人不论手势,眼神,身段,步法,那功底都能将人物形神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得台下,人人心里都似有一座城,二人的酣战耐人寻味,就似那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一般。当东方氏生擒王伯当,并向他劝降,直至王伯当许婚,全剧方才结束。看台下人人都还沉浸在那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精湛技艺之中。

    初一午宴开始,看戏的热闹转入了席间的热烈,杯盏间的祝福,伴着眉欢,将众人心中的喜悦安乐传递而出,相互感染着。

    梅林夫妇与绣娘师徒,均是第一次过这样的新年,彼此都激动得瞳中满是水气。梅夫人此时,更是热泪盈眶无以言表,只是不停地亲吻着儿子那丰满的小小额头:“儿子啊,你能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幸福,苏苑还能免除学费在学馆读书。长大后,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报答苏府啊!”

    绣娘关琼蕊听闻梅夫人所言,亦是感慨地对大徒弟言道:“我们更要为‘绣珍斋’努力,不仅是为苏府,也是为我们自己,这样才能繁荣与共。”

    苏静羽与梅林夫妇两席相近,当听得彼此所言,内心亦是感慨系之。此情此景同时也唤起了,苏静羽心底深处那即熟悉又陌生的,那种深情且真诚的祝福之音。

    简浩峦此时,正活跃在每桌席间敬着酒,早已是面红耳赤,步履不稳,仍是不愿停下来。简素妍劝了多次,最后还是苏文轩将其软拖硬拽地拉回了本席上,简素妍早已是对这位兄长无话可说了。

    佳宴已近未时,正当众人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红光满面之时,口齿有些含糊不清起来,只听一声幺喝道:“馄饨来了!

    随着“馄饨来了!”一声幺喝,每张席上都会送上一个大托盘,托盘上按每位一份,均以‘脱胎’白瓷碗乘之。当馄饨碗落在面前时,晌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那只‘脱胎’白瓷碗上,轻如浮云,透明如琉璃的薄壁,将那豕骨膏汤的浓稠托着肉燕的晶莹展现,并将其中鲜肉粉嫩之色透了出的,汤水上漂着小片炒黑耳,及碧绿的葱花和芫荽叶,色泽层次分明,色彩相称醒目,膏汤香溢满满,让人忍不住立时欲将其吞入腹中。

    “这馄饨可是一定要吃的,这里讲究的可是新年有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加上这手艺,这皮可是上等的肉燕,透明如胶,洒上小葱,芫荽,炒黑耳,用这豕骨膏汤一浸,那就是美味无比啊!”苏静羽听闻旁边席上三长老如是说着。

    “这馄饨,可是一定要吃,今天就图它个‘开初之意’”

    “一定吃,一定吃!只盼粮食满囤呢。”三长老之后立时有人随应道。

    “哇,这馄饨可是所有吃过的上上之品啊,肉燕脆弹,肉馅嫩滑,膏汤鲜美,加上色彩的搭配,嗅其香不如尝其美味啊。”

    正当大家谈论美味之时,晌后戏开台了。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角色刚一亮相便是惊艳四方的绝活儿。

    “只因那,……”

    歌韵声亮一起,众人皆是惊叹!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啊!

    “好!好!”

    台下之人乘着酒气,越是兴奋的高喊着。台上唱的正是《五湖船》,讲的是范蠡载西施出三江,下五湖的故事。

    “只因那,越王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

    戏中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的凝固。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此时,戏中女子与男子相互倾诉着所经历的一切,女子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均有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众人此时,一边饮酒吃席,一边听戏,早已是如醉如痴。当戏中女子与男子双双“乘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剧终结束之时,仍是感叹不已。

    申时至,宴至尾声,苏苑的六大长老因苏苑的锁事而提前散了去,亦有少数人因家中事,便是匆匆离去。老翰林亦是因年龄大了,不能久坐,苏文轩安排了两顶轿子将老翰林与酩酊大醉的简浩峦一起送回了翰林府。梅林夫妇也因孩子太小,便是早早回房歇息去了。

    大多数人宴后余兴未减,仍在园中游玩,不论下棋的,投壶的,猜灯迷的还是谈诗论赋的,兴致勃勃,余兴未衰。所有的游玩还有着各种不同的彩头等着各位。

    大殿中的宴席均已撤换,更换成简易的茶点酒水,供所有人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