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孔雀羽 » 第三十六章 历练江湖

第三十六章 历练江湖

    悟慈师徒俩也是忙了大半个夜才歇息下来。天光大亮时,师徒二人方起身漱洗。早点过后,准备好路途干粮与水,接着又开始了新的路程。

    因无急事,一路上师徒二人按辔徐行着,一边观着风景,一边舒展着眉眼,渐渐地有了闲情逸致,马蹄声也是逐渐踏出了轻快的节奏。

    就这般不急不缓中已是行出了数十里地,出了山道,眼前是一片平原,大路两边的庄稼碧绿中有着㳀黄,纱帐般覆盖着一片,在夏风的热浪中一波波地向着远方推进着。看着那广阔的天地,回归自然的感觉中,仿佛都能感受到这,山川草木间所凝聚的美好愿望。

    师徒二人不觉已是口干舌燥,此时,见路边正有一茶棚子,里面摆了三四张小桌子和几把椅子。

    悟慈言道:“徒儿,下马歇歇吧,喝口茶再走。”

    “全听师父的。”苏静羽边回复,边轻松跃下马来。悟慈将马匹拴在茶棚边的树干上,一起进入茶棚的阴凉处,安坐下来。

    树下茶棚有轻风吹过,便是有了些凉意。在茶棚下乘着阴凉,师徒二人就这般喝起茶来。

    “为师打算在通过这次的历练,让徒儿在未来的两年中晋升到‘动幽境’”悟慈稍有思虑后,轻声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计划。

    苏静羽突闻此言,脸色顿时有了些喜色,开心道:“师父可是说的炼气化神阶?”。

    “还有哪个‘动幽境’啊。只是这未来的两年中要晋升两个等级,也不是那么容易之事。”

    “徒儿定会努力的。”苏静羽不仅有信心,也很开心地回复着师父。

    “上次为师教的‘流云手’和‘风轮腿’徒儿还要勤加练习,为了提高徒的实力,为师要授徒儿‘穿云无影手’。”

    “‘穿云无影手’?”

    “嗯,这‘穿云无影手’就是一个快字,徒儿如今人小力弱,若遇敌手自然要以快取胜。加上徒儿轻身术也好,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徒儿听从师父安排”

    师徒俩一边喝着茶,一边谈着传授功法之事,正值高兴自乐之时,大路上远远走来三个人。渐渐地离茶棚越来越近了。

    到得近处方可见,原来是一个老者和一个年轻妇人,带着个六七岁的孩子。

    靠近茶棚时,只听那孩子喊道:“娘,我想喝水。”

    那年轻妇人转头对老者道:“爹,我们先歇歇,喝口水吧。”

    “好,喝口水。”老者一边喘息着,一边点头同意道。

    只见那老者刚走到茶棚前,便是一头栽倒在地上,那年轻妇人与孩子突然见到此时情景,顿时惊叫着奔到了老者身边,急着呼唤起来。

    “爷爷,爷爷!”那孩子急扑到老者身边惊恐地呼喊道。

    “爹,爹!”年轻妇人忙将双手紧抓着老者双肩惊惶呼唤着。

    悟慈见状,紧忙上前,为那老者诊治起来,一边对着爱徒言道:“徒儿你看,这老者因猝然昏倒,身热肢厥,肤斑色紫黑,掰开其口,可见这舌质赤红而起刺,抚其脉象脉洪大而滑数,观其指纹紫暗,直达命关,此乃暑热犯心包所致神昏。”

    悟慈言毕,立时取出丹丸来让苏静羽帮忙用水研开。

    “我夫在前面镇子上帮工,昨夜带话回家,说是生病了。我夫平日里身体健壮,头痛脑热都极是少见,爹一听闻人病了,急得整晚未睡。今儿起了个大早,又是赶了大半天的路,许是累了。”那妇人见眼前的道士为公公诊着脉预备用药,忙向悟慈解释道。

    “不是累,是中了暑热。我这颗丹丸能清心开窍,凉血解毒,除暑热,服丹丸后要多喝些水,歇息歇息。这老人家一是年龄大了,二是现在天气正热,若不急治恐有性命之忧。你们先在这茶棚中多歇歇,不要走动,待二个时辰后,天气没这么热了,也便是无甚大碍。”

    苏静羽在师父的指点下,一旁忙着端水,研丹喂服,为师父打着帮手。那男孩看到道士身旁的小妹妹,长得精致好看,手脚却是极为麻利,竟有些怔神。

    “两个时辰?可我们还要赶到前面镇上去,如今还不知我夫的病情怎么样呢”年轻妇人听闻悟慈所言,焦急言道,其内心的担心更是溢于言表。

    “你夫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我夫王冬生,是个年轻人,中等个,一个鼻子,两个眼睛,长得很好看。在镇子上受顾于周家。”

    “王冬生”悟慈听闻妇人所言,点点头,表示已经记住此名。

    “这样,你们先在这歇着喝茶,贫道帮着先去镇上打听。茶钱已付过了。”悟慈临上马前,对年轻妇人言道。

    “谢谢恩人,谢谢小姐。”年轻妇人对着悟慈师徒各自躬了躬身谢言道。

    紧接着,师徒俩策马向前方奔去。大约骑行了四十里地,太阳渐渐西移。师徒二人来到了一个名为‘桃溪镇’的小镇上。小镇东面有一条河流,水清见底。小镇边缘及河边种满了桃树,此季正是桃熟季节,树上挂满了色泽艳丽的桃子。小镇不大,也就是一条街,住着百来户人家。镇东头有着一个客栈,客栈门前正有几车满载桃筐的大车刚刚离开了小镇。

    “徒儿,我们先租下客栈,留下马匹,再一起去找那个叫‘王冬生’的人。”悟慈详细地对苏静羽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嗯,徒儿会紧跟师父,不会出差错的。”苏静羽自信地回应着师父。

    “店家,可是干净敞亮的套间?”

    “有,有,客官请上二楼。”

    “店家,这是银子,把房间留好,马喂好。我们去办些事再回来。”

    “好嘞,客官只管放心办事。”

    当安排好住宿,悟慈师徒便是出了客栈,一路向镇上各家打听而去。

    ‘桃溪镇’虽说镇子不大,但因镇周种满了桃树,每年此时,都是个收获的季节。每当此季,都会有些附近的劳力上门寻些活干,今年也不例外,到得此时,镇周桃树上的果子已是进入采收时节。

    悟慈经过打听,终于找到周姓果农家,正是王冬生受雇的东家。

    因王冬生上树采摘果子,不慎跌下,摔断了腿。虽说镇上大夫已经看过,但行动终是不便,此时人正在屋中床上躺着。果农虽说已托人带话给了王家人,但也只是说生病了,未言其他。

    悟慈找到了王冬生,并为他详细的检查了一番。虽说腿上绑了夹板,但断骨并未处理好,处理断骨是有难度的,只有骨裂用平板即可,但若出现碎骨就很难医治,就算以后恢复了,也会落下残疾。

    若要检查断骨中是否有碎骨,难度极大。悟慈经过详细检查后,用独门手法为王冬生探查了断骨部位,断口情况,受伤程度等,再用自己特殊的接骨手法,将断骨接好,这才用那夹板将腿再次固定好。随后又将自己身上,所带的‘续骨丹’留给了王冬生。这‘续骨丹’是悟慈多年游历所采,罕见药材亲自配制而成,能促进断肢骨骼续生修复,加快骨骼损伤的恢复,对王冬生的腿伤恢复大有裨益。悟慈在结束诊治后,将其妻儿老父均在路上的消息一并告之。

    王冬生听闻妻儿老父的情况后,感激涕零道:“愿恩人留下姓名,日后定当回报。”

    “贫道治病救人是目标,所做亦是该做之事,不为所求。施主只需安心养伤,贫道每日还会为施主诊治。”

    悟慈诊治完王冬生的腿伤后,来到周姓果农面前言道:“王冬生的腿伤骨折处伤情已处理,以后每日只需安静养伤便是。”

    “道长辛苦了”

    “现在就不说这个了,王冬生即然在你这里帮工,现在人已受了伤,总得照顾个一二吧?这个伤情补偿,雇主你还是要给的。哪怕将他送回家中养伤,也是应该做的。”

    周姓果农张了张嘴,正想说些什么。只听悟慈继续言道:“贫道能为王冬生免费诊治,并未让你多出这份。但做为雇主,伤者养伤期间的费用,总得承担一下吧。”

    周姓果农听闻悟慈并未向自己寻要诊资,也就点头应下:“给,一定给。”

    “贫道每日都会来看看王冬生,也希望你能安排好以后的事情。”

    悟慈言毕,将一些调养细节一一说与王冬生听,待一切忙完,随即告辞离开了周姓果农家。

    苏静羽看着师父诊治不求回报,不甚理解。可她知道师父采药炼制丹药的过程极为辛苦,她不能理解师父的做法。当看到王冬生一家所遇的挫折后,师父给予的帮助,确实使其少了背势,顺利了不少。

    悟慈看到爱徒如此之态,笑问道:“徒儿有何不解之处?”

    “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可师父如此做法却又是为何?只因‘悬壶济世’……”苏静羽不觉低声回应着。

    “人生的困境总有不得已的时候,即见到了,能帮一个是一个。为师幼年父母双亡,对于一个三岁幼童而言又如何生存?幸得你师祖救了为师,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否则真不知这身枯骨该埋何处?

    在为师眼中,人命重于一切。你师祖曾经遇见个奄奄一息的乞儿,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数寸红珊瑚当了后,去救下了那个年幼的生命。因此,为师也就是这样做的。

    尽管人性贪婪,欲望无止尽,救人救不了心。但一定要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也是为师为何交了玉鼎这个知音,因为彼此所思所想相通。”

    苏静羽第一次听闻师父这不幸的往事,也是感慨地点了点头。虽说离家仅仅两三日,但与师父的这种形影未离的过程中,内心感慨师父的人生不易同时,也更加敬佩师父。

    悟慈师徒俩一路边聊边行着,不多时便是回到了镇东客栈。

    “店家,贫道租辆马车,请向东行四十里,有个茶棚……”悟慈将所租马车用于何事,亦向店家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接到那祖孙三人后,将他们送至镇上周姓果农家中,找王冬生即可。”

    店家按着悟慈所言,用马车将那祖孙三人接来了‘桃溪镇’,天黑时分已将王冬生家人送至周姓果农家中,并带回了王冬生的谢意,一篮色泽美艳,个大皮薄的水蜜桃。

    “客官,这是我们‘桃溪镇’盛产的水蜜桃,个大、色泽美,皮薄易剥、香气浓郁,汁多甜口,入口即化。这是王冬生一家人的心意,让贵人定当尝尝。还望不要嫌弃。”

    “那就留下吧。”悟慈见盛情难却,也只有收了下来。

    待店家退出此屋后,悟慈对爱徒言道:“这镇上的水蜜桃可也是出了名的,徒儿不妨尝尝。”

    待一盘清洗好的水蜜桃端上桌来,悟慈师徒俩开始自己动手,剥起皮来。

    苏静羽将剥好皮的水蜜桃先让师父吃了一个,接着又为自己剥了一个。当那鲜艳水灵的水蜜桃入口那一刻,汁水瞬间喷涌而出,侵袭满口,柔软香甜。苏静羽惊讶的称赞道:“好甜,真香!想不到如此小镇竟能产出这等水蜜桃来。”

    当师徒俩品完水蜜桃后,悟慈嘱咐爱徒道:“徒儿,今天一天也累了,早点歇息吧。从今儿起我们暂时在此住下,一来此处环境不错,二来徒儿也要加强修炼与岐黄之术的熟练。”

    当晚安歇,自是一夜无话。

    清晨的鸡鸣给这个小镇带来了新一天的活力。小镇此时已是炊烟袅袅,河边提水的、担水的人们往来不息。

    悟慈师徒也是在这早醒的小镇上,起早洗漱起来。早膳过后,苏静羽在小镇客房中安静地坐听着,师父为自己所授的第一堂课。

    “今天,先回顾一下‘炼精化气阶’,这个阶段共有六级:‘气凝境’、‘内聚境’、‘气化境’、‘海波境’、‘鸿蒙境’、‘天罩境’。

    前两境是通经脉强状身体,内聚境丹田处种下了真元种子。为以后聚气奠定基础。

    气化境开始丹田聚气如液,掌力厚实有力。

    海波境丹田聚气如固态,掌风如涛,身体强壮,真元之气的续力也较前境要强,同时,也有了一定的防卫猛兽的攻击能力。

    鸿蒙境者经脉强健,气行如注,挥掌如刀,聚气坚固如铠甲。晋升此境后能与天地相融合,融合越好周身吸纳的窍口就会更多,清气的吸收量也会越来越大,发力时的威力也更猛,更强。徒儿如今也应有此体验。随着等级的上升,这种融合度也越高。

    天罩境聚气如洪,喷薄有形,两仗外可轻易毁物伤人。

    化气阶是奠定了真元之气的基础,这阶段越扎实,真元之气就越充沛,战斗持续的续力能力也越强,更有胜算。

    第二个阶段,就是炼气化神阶,此阶分三级:动幽境、寂灭境和金光境。对于此阶而言战斗的持久能力,远超前阶。随着阶别的提高,此阶丹田处真元之气的容纳空间也随之提高。同时,真元之气的致密度也随着提高,真元之气的凝聚效率超出前阶约十倍。战斗之时,对于真元之气驱使,也是更加顺畅与快捷。

    综上等等原因,修炼每高一阶,所带来的好处便是越大。因此,无数强者都想进入门派,得到秘籍修炼更高等阶。

    徒儿要明白,修行是境界的不断提升,而战斗的能力还是要靠秘籍或功法的助力,才能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得酣畅淋漓,再加上实战中的经验,会让你对功法的运用更加娴熟。

    这就是为何一听闻哪里有秘籍,修炼者就会蜂涌而致,有时候明知是飞蛾扑火,也会前仆后继,甘愿被火焰吞噬。

    等徒儿晋升天罩境后,为师再详解炼气化神阶的修炼方法。另外,徒儿的轻身术已练习到哪一步了?”

    “师父连这都知道?”

    “别问那么多,徒儿只需回答。”

    “能在墙头上行走如飞了。”

    “唉,还不够啊。若能飞越屋宇之间一丈有余的话,就要进行从墙头上向下快速斜跑至地面的练习了。当这一步成功再在屋顶上向下斜跑至地面。接着就是从地面向墙头上快速斜跑,进而再从地面向屋顶快速斜跑。”

    “可是,母亲并未教这些呀。”

    “这是因为你要随师采药,往往奇药总长在崖边及巅顶处,为师常常需要从山下踏空而上。所以,徒儿随师采药必须要有这一技能,然踏空而行的关键是速度快。

    徒儿在修行功法同时,一定要抓紧此轻身术的练习啊。”

    “徒儿明白了。”

    “另外,我们要在此镇上多住些时日,一来是王冬生的腿伤,二来徒儿要尽快提升实力。平日里徒儿可以自行在镇上走动,为师不用露面。但山川野外,徒儿千万不可离开为师半步。在江湖行走,难免会有这事那事发生。哪怕你没有与人相争之意,可他人却不停地要挑战你的底线。只有自己内心把握住了这根线,不争不退,更不会任人欺负。”

    “徒儿定会努力。”

    “嗯,现在为师教徒儿修习‘穿云无影手’,此功要求就是一个‘快’字。徒儿记住为师的每一个动作。”

    紧接着,只见悟慈运起真元之气,气随双臂的交错推动,身随步移。慢慢地双掌运行越来越快,渐渐地只见无数手影在移动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攻击随时都在,防御处处无疏漏。在那翻手云,覆手雨之间,只见千手万手无影手,影影相接形无踪。

    苏静羽此时看得极为认真,记住师父每句话,每个动作,直到师父演示完毕。接下来悟慈让爱徒练习起来,并指导着徒儿的运气及心诀,直到掌握为止。

    苏静羽自此每日都在修炼中。除打坐之外勤修‘穿云无影手’。

    初时,苏静羽按师父所教,气随双臂的交错推动,身随步移中还有些生涩。但她仍然坚持着一遍又一遍的苦练着,双掌的练习也是机械的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着。不知练习了多少遍,从晨光练到太阳落山。一天天,日复一日的练习着。

    这日清晨,悟慈看着爱徒练习着‘穿云无影手’。只见徒儿气随双臂的交错推动,身随步移中,双掌运行越来越快,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无数手影在移动中不停变幻着,攻击,防御或互补,或协同,影影相接万千变化,并将那‘流云手’柔绵转绕融于在其中,‘风轮腿’如同旋风般接连扫过,防守中仍有着进攻手段。

    悟慈见此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道:“徒儿的‘穿云无影手’已是炼得纯熟,如今那‘流云手’柔绵转绕,卸去兵刃杀意的掌控练得这般精熟。并且那‘风轮腿’旋风般地接连扫过,让人防不慎防。这三招连环使用,也是能占得一些先机啊”。

    一个月后,王冬生已能翻身活动,一家四口乘坐马车回村子去了。悟慈师徒继续修炼一月后,正值已是入秋,亦是离开小镇继续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