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江大河:雷东宝是我小弟 » 第五十一章 虎父无犬子

第五十一章 虎父无犬子

    当然,按照原本剧情走向,这货最终承包了预制品厂,比他原本想要的砖厂更赚钱,绝对是如愿所偿了。

    但现在……雷江打算和他争上一争。

    等年后吧,先缓一缓。

    史红伟那家伙,应该也是年后才会去看望雷东宝,到时顺嘴提了句承包的事情。

    自己还有时间,嗯,还有时间攒钱。

    还有猪场,也是块大肥肉,且应该没什么人竞争,可能是草创团那几个人,觉得养猪又累又辛苦还来钱慢吧。

    其实呢,把目光投的远一点,越过小雷家,甚至越过江阳,到那金州,会发现还有个不错的投资产业。

    小杨巡的杨子街电器市场。

    90年代初,是绝大多数人家,家电从无到有的时代,这就相当于在一个近乎空白的市场上,售卖大家伙儿都需要的东西,生意怎么可能不好?

    杨巡本来是要借此改头换面、发家致富的,可哪成想,因为一纸挂靠证明,让他的市场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小雷家名下的产业。

    雷东宝知道这就是杨巡的,很多领导们也心知肚明,但这并不影响县里将它收走,然后再卖出去,用来抵小雷家的债。

    世事无常,就是这么神奇。

    所以雷江就琢磨着,反正你市场迟早都要被人低价卖掉,干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想办法把它接手过来。

    雷江把这几块都暗暗记下,然后无奈的发现,就当下的自己来说,没一个搞的起的。

    基本上,都要等到年后了。

    年后的话……小雷家的产业不急,年后再想办法承包来得及。

    但杨巡的金州市场的归属问题,可是已经迫在眉睫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春节前后,那个市场就会正式被售卖出去!

    现在是12月初,距离春节,还有两个月时间。

    心里边复盘完毕,总算是确定了接下来的行动方向,也是今年年底前,最大的目标。

    翻起身来,雷江顿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天空也变蓝了不少。

    下午时分,韦春红又来到了小雷家,这次直接找上了雷江,还很是客气的,给雷江带了些饭馆里的半成品美食。

    比如腌肉、风干鱼,蒸菜等等。

    看在美食的份上,雷江陪韦春红一起,去了村委办公室,找到雷士根。

    韦春红把流水回单等证明拿给雷士根看了眼后,雷江便道:“士根大哥,您做领导这么多年,团结群众很有经验,肯定门儿清,其实搞定那几个带队的刺儿头,其他人也就都信了。”

    “今天在东宝书记家门口时,我讲完那些话,他们应该就相信了东宝书记是没有贪钱的……不,准确的说,是大部分人从最一开始,就知道他是清白的,他们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某个人,或某些证据,来促使他们不得不信而已。”

    雷士根默默听着,紧紧蹙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从韦春红手中接过那几张纸,轻轻点了下头。

    这事儿,他可以办好。

    如果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那他这个支书也别干了。

    如果这点事儿都办不好,那韦春红就真的要重新考虑下,当初因为记了笔账,把雷东宝送了进去,雷士根到底是不是故意的。

    刚从村委出来,就碰到了雷大旺。

    这个老赌棍正弯着腰,弓着背,跟个孙猴子似的,杵在村委大门口。

    他的身后,站着赵志强。

    赵志强笑呵呵的朝雷江打了个招呼。

    雷大旺更是眉开眼笑:“江子,你小子有能耐啊,跑去南方做大生意了?嗯,比爹强。那个……赚不少钱吧,能不能给爹两个钱耍耍?”

    “不,不是耍耍,是给爹长长见识,一百块钱的票子,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雷大旺这张嘴……

    他的手和脑子要是能有嘴巴的一半本事,也不至于整天光知道在牌桌上输钱了。

    起码,得赢点回来吧?

    话说,有个事情,倒是挺适合他这个老爹。

    也省得一直在村里晃来晃去的,看得人烦。

    稍想了想后,雷江道:“爸,你跟我要钱有啥意思?我也给你整个做大生意的机会,都说虎父无犬子,保准你到时候赚的比我还多。”

    被大学生亲儿子恭维了句,雷大旺登时来了兴趣。

    没人不喜欢钱,他也想要赚钱,但当常年沉浸于牌桌上的这种人,往往都是好高骛远的,又怎么干得了田里边、厂里边,那些需要下力气的活。

    雷大旺听人吹牛说,现在有钱人的钱都是做生意赚来的,他便也早就有了这门心思。

    可他一个村子里的赌徒,哪里有啥门路,所以始终没能实践。

    终于,今天等到了亲儿子给他的机会。

    但雷江可不看好他,更多的是想打发他去外地吃点亏,知道生活难,赚钱难,顺便见点世面,再回来后就别这么浑浑噩噩度日了。

    “快说说看,具体要干嘛?”,看雷江一直不讲话,雷大旺赶紧催促道。

    雷江却是撇开了他,和赵志强道:“你们去一趟花都,找一个叫宏运的纺织厂,我等会儿会把具体地址和电话写给你们。”

    “去了后呢,你们先看看他们服装生产进度怎么样,如果有做好的,就每种款式批发个几件出来,拿到金州去卖,第一趟的来回车票钱我出,利润都给你们,怎么样?”

    这个想法,倒并非雷江一时兴起,而是早就琢磨过的。

    南方,尤其是花都那边的前沿服装,北方以及中部地区都还比较少见,他先卖卖看,试试水,如果可以,那接下来大有可为。

    但初期的话,雷江自己是没时间尝试的,就干脆把任务交给了这两个混子。

    虽然这两都不学无术,那要论走街串巷,摆摊卖衣服,那点瞎忽悠的本事,在小雷家估计也能名列前茅。

    顺便的,还能让雷大旺学会自食其力,有个正经营生后,也省得整天趴在牌桌上。

    听到也能做生意,两人是有点兴奋的,但赵志强明显更沉稳理智些,狐疑道:“大侄子啊,卖衣服的事情,没问题,但问题是,如果每款只是拿个几件,人家厂子里会给我们吗?”

    他也不是没见过别人倒腾东西卖,甚至早些年,八十年代时候,他自己还干过段时间。

    但通常都是从东边的批发市场拿来,再跑到城市的西边去卖,这种倒腾,价格几乎没有多少提升空间,且同行竞争很多,很难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