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9章 辩论

第9章 辩论

    小太监闻言,登时慌了。

    要是不帮朱樉批奏疏,他现在就要被拉下去问罪。

    帮朱樉批奏疏,他或许还能多逍遥几天。

    犹豫再三,小太监终究是心一横,俯身道:“小的愿意帮殿下效犬马之力。”

    很好,就是这样!

    望着跪在地上的小太监,朱樉满意的笑了。

    随手把一大堆奏疏扔给了小太监,朱樉直接上榻补觉去了。

    今天早朝实在是起太早了,朱樉可得好好再多睡一会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波澜不惊的过了下去。

    早晨,朱樉准时到太和门前上早朝。

    下午,朱樉直接躺平补觉。

    傍晚,朱樉就拎着批好的奏疏去养心殿报道,顺便蹭顿晚饭。

    虽然这日子比起在秦王府还是艰苦了许多,不过朱樉还是勉强适应了眼下的生活节奏。

    然而,好日子并不会永远。

    这天,朱樉照例在睡午觉。

    突然,一声暴喝在朱樉的耳边炸了开来:“朱樉,我叫你批奏疏,你就是这样批奏疏的!”

    梦中的朱樉直接吓得一个激灵,醒了。

    睁开眼一看,朱元璋暴怒的脸庞顿时映入眼帘。

    台阶下,呼啦啦跪了一大圈宫女太监,个个抖如糠筛。

    其中抖动幅度最大的,当属那个帮朱樉整理奏疏的小太监。

    眼看朱樉醒了,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出来,随手拉起旁边的一个摆件就朝朱樉扔了过去。

    一边砸,朱元璋还一边骂:“让太监代笔批奏疏?亏你干得出来!”

    “历朝历代,皇帝被太监篡权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叫你读书,你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可是未来大明的天子啊!”

    “朕还在的时候你就敢这样,等朕今后不在了你还了得?!”

    朱樉见状也是暗道一声糟糕,连忙侧身躲过了朱元璋砸过来的摆件,并迅速穿好了外套。

    望着暴怒的朱元璋,朱樉连连讨饶:“父皇,我才没有让太监代我批奏疏呢。”

    “那些奏疏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亲笔写上去的!”

    “我只是让那太监帮我把一些无聊的请安奏疏过滤掉。”

    那名小太监闻言,也是连忙哭喊着讨饶:“陛下......陛下明鉴啊!”

    “我只是帮太子殿下整理整理奏疏罢了。”

    “除了帮那些请安奏疏打打钩,其他我什么也没碰啊!”

    朱元璋闻言,火气也是勉强消下去了一点。

    还好,起码除了请安奏疏,其他的奏疏还是朱樉亲自批的。

    不过,朱元璋还是很愤怒:“就算是请安奏疏,也不能假他人之手啊!”

    “万一那小太监手脚不麻利,把正经的奏疏放到请安的奏疏里了该怎么办?”

    “每一本奏疏,都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计。”

    “毫不夸张的说,一本奏疏就是一条人命。”

    “万一错过了奏疏,耽误了别人的性命,该怎么办?!”

    朱元璋是历史上极少数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

    在朱元璋的心中,百姓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朱元璋在批阅奏疏时,也是格外的小心。

    毕竟这白纸黑字下,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朱元璋做不到漠视,更做不到无视。

    所以,朱元璋才对朱樉找人代批奏疏的事情无比的愤怒。

    万一这其中出了什么岔子,该如何是好?

    要是因此耽误了百姓的大事,朱元璋绝对会愁的连觉都睡不着的!

    然而对于此事,朱樉也有话说:“父皇,奏疏的确是很重要,但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啊!”

    “您是可以每天寅时起来批奏疏,还每天精神奕奕。”

    “可是大部分人那是做不到这点的啊!”

    “您必须承认,大部分人的精力的确是不如您。”

    “让所有人都向您看齐,未免也太强人所难了一点吧。”

    朱元璋的精力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是出了名的好。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曾经在短短八天之内,处理了三千件事情。

    光是奏疏,朱元璋就足足写了几十万字。

    这勤劳程度,怕是老黄牛来了也要甘拜下风。

    朱元璋闻言,也是默然。

    的确,他在军中的时候,就一直被人称赞精力旺盛。

    怕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赶不上他的精力。

    不过,朱元璋顿了顿,还是愤然道:“你这小子,休要糊弄朕。”

    “你只是懒,又不是没精力?”

    “小时候下河摸鱼,爬树掏鸟蛋,你比谁都勤快,你母亲拉都拉不住你。”

    “只要好好锻炼,你的精力绝对能赶上朕!”

    朱樉闻言,也是叫苦连天:“我的好父皇啊,就算我能像您一样勤政,可是我的儿子呢?我的孙子呢?”

    “您能保证我的子孙后代,每一个人都像您一样精力旺盛吗?”

    “万一出了一个体质比较虚弱,先天条件不那么好的,又该怎么办?”

    “三哥朱棡不就是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么。”

    “就算是同一个爹妈生的,孩子都有可能体质不一样。”

    “万一我未来的嫡长子也是个病秧子,可要怎么办?”

    “要是让三哥按照您的每天的工作量工作,他绝对会被活活累死的!”

    这下,朱元璋也是无话可说。

    他的三儿子的确是从小体弱多病,走两步路就喘。

    要是让朱棡像他一样工作?

    画面太美,不敢想。

    体质这种事,只能说是看老天。

    就算是贵为皇帝,朱元璋也不敢保证他的子孙后代都跟他一样,三拳打死一头牛。

    看到朱元璋正在认真的思考,朱樉也是松了一口气,又给朱元璋添了把柴火:“父皇,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大明帝国幅员辽阔,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计其数。”

    “这么多事情,实在是不可能只靠皇帝一个人就能管得过来的啊。”

    “要我说,这事还是得请人帮忙。”

    “我请小太监帮我整理奏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要是我手底下有文官,哪里用得着请区区一个太监帮忙?”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又是竖起了眉毛:“怎么,你还嫌手底下没文官?”

    “难道你也觉得向胡惟庸那样的奸臣不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