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 第九十四章 江陵城的经济危机

第九十四章 江陵城的经济危机

    还没等秦川说要走,这边,张仲景便找了过来。

    “太守,郡库快没钱了。”

    秦川有些错愕,有些没反应过来道:“怎么会?你把这账给我算算。”

    张仲景拿出了一把竹简书,边看边道:“太守主理江陵前,余下两千万钱;

    一万五千各类工匠半个月支出二百三十万钱;

    三千护理一共支出四十五万钱;

    江陵守城战支出的主要是粮食,不过钱也支出了,一共是三百万钱;

    昨日日食主动出击,千钱一名曹军,一共歼敌约五千,支出五百万钱;

    我军从头至尾牺牲约两千士兵,抚恤按照两千钱一人,共支出四百万钱……”

    “啊……这……”原以为两千万钱很多,没想到算下来,竟然支出如此惊人,秦川直接道,“你就说还剩下多少钱吧,还能维持多久。”

    “目前总支出近一千五百万钱,还剩下五百万钱。”张仲景停顿了下,接着又道,“守城士兵目前约两万五千人,船工及肥皂、造纸作坊近万余,按照此速度,还能支撑半个月,不过前提是不要再打仗了。”

    “……”

    张仲景见秦川只是沉默着不说话,于是毫不客气道:“太守,这些钱,很多都是不必要的,比如造纸,造香皂,造了也卖不出去;比如昨日千钱一名曹军,没有必要这么高,这些都是太守你花出去的,当然也要由太守负责了。”

    “没说不负责……”秦川邹起了眉头,想了想道,“现在竹简、帛书多少钱一册,不算抄写的话?”

    张仲景想了想,当下便猜到了这位太守看来是想卖货了,虽然现在江陵城处于封锁状态,基本卖不出去,但既然问到了,那便说说吧。

    “一般而言,一本三五万字的帛书,需要八百文;若是竹简的话,一本书大概要三百文,基本上五到十片竹简一文……”

    “那澡豆呢?”

    澡豆是三国魏晋上层开始流行的洗澡用具,其成分类似于香皂。

    其工艺为,先将猪胰脏的血污清洗干净;再将上面的脂肪和经络全部去除掉,并将其研磨成糊状;然后加入豆粉、香料等,进行均匀的混合,晾晒后捏成小豆子,便成了澡豆。

    张仲景笑了笑道:“澡豆就贵了,十文钱一小粒。”

    说完,他还用手指比划了下澡豆的大小,真就跟豆子一般大小,难怪叫澡豆。

    这汉代人,洗一次澡,不得消耗好几颗,十几颗澡豆啊。

    看来,清洁在这个时代是件奢侈的事。

    “贵好啊,现在正缺钱呢。”秦川也笑了,接着又问道,“现在纸张和香皂生产多少了?”

    张仲景张了张嘴,本打算说,生产再多,不也卖不出去吗?

    等到说出口的时候,却是道:“香皂按照太守的规格大小,生产了约十万块了;纸张裁剪后也约莫有百万张。”

    近五千人的队伍,平均一人一天生产二三十块肥皂、四百张A5纸,效率不算太高。

    秦川在心中默算了下,这香皂,要是卖一百钱,也有一千万钱了;纸张,卖十文一张,怎么也有一千万钱了。

    当然,油的成本,郡库里是大头。

    这要是能卖出去,那城中的经济危机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可这如何推销出去呢?

    总不能直接用投石车投到张辽营中打广告吧,那些将军士兵,对竹简和香皂的需求,可能真没那么大。

    “医圣,你先下去吧,这些东西如何卖出去,我来想办法。”

    张仲景愣了下,接着便道:“太守,你之前说,有治疗疟疾的办法,是真的吧?”

    秦川点了点头,笑了笑道:“医圣,这疟疾,说起来有一样特效药,那就是青蒿,或者说黄蒿,这东西,你们叫什么,我还不知道。”

    “如何炮制?”虽然秦川说的很简单,但张仲景也没有太多怀疑,因为这些日子,张仲景可是用显微镜看了不少东西,以至于,每天对医学的见解都有些觉今是而昨非的感觉,所以对秦川的话,也格外重视。

    炮制?秦川有些不确定若是将青蒿或者黄蒿用中医常见的方法炮制后,青蒿素会不会已经被高温什么的破坏了,于是答道:“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其中汁水挤出来,全部喝下去就可以了。”

    这样,青蒿素的活性能得到最大化的保存,这样应该可以吧。

    “这么简单?”秦川的话,让张仲景一愣,接着又问道,“太守可知其中医理?”

    “医理,便是青蒿或者黄蒿中含有一样东西,名曰青蒿素,此物如病毒大小,可能需要更好的显微镜才能看清。”

    秦川只能这么简单一答,这个时代,提炼青蒿素是想都不敢想,人家屠专家可是用了大量的后世手段,组成了十几人的团队,历经多少年才提炼出来的。

    张仲景点了点头,接着又道:“太守可有那种更好的显微镜?”

    “没有了……”说话间,秦川便看到张仲景眼中的光暗淡了下去,于是话锋一转道,“不过,以前我见过能好的,若是有个安定的环境,我应该能造出更好的。”

    “看来医学一道的未来,还在显微镜。”张仲景有些感慨道。

    秦川也点了点头道:“不错,不唯是医学,万物万学皆是如此,学问的尽头在于能看清更小的东西,道德经里也曾说过,图大于其细,只有细之又细,方能见得真切。”

    张仲景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有些落寞道:“看来,我这辈子也只能初窥门径了。”

    能初窥门径就不错了。

    后世如此多的疾病,真正能完全治愈的,又有多少呢。

    看着张仲景落寞的背影,秦川却是笑了,今日这番对话,证明医圣已经接受了利用显微镜发展医学的路子。

    这样的话,只要张仲景还想进步,那便离不开秦川。

    可以说,不仅秦川的生命有了一定的保障,而且,医学也会持续受到秦川的影响,直至后世无数代。

    正当秦川开心的时候,便有小兵来报,说是江陵城下有一人自称大汉使臣华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