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荒天鸣 » 第20章 几卷书、一棋案、一阵纸。

第20章 几卷书、一棋案、一阵纸。

    几卷书、一棋案、一阵纸。

    距离柳圣遁去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老人的身体已近痊愈。

    屋外的草坪里依旧繁花似锦云,冰崖外的雪花照常飘扬。多加和他的师父依旧默默地过着平凡而充实的一天。

    此时此刻,小男孩已经在这里度过了近三年半的岁月,距离那四年之期也不过还有半年的时间。

    凉风吹拂下,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当中,两位中年人模样的人正坐在一块钓鱼。

    鱼线轻轻晃动,不知是即将钓起水面下那只贪婪的鱼儿,还是为了引出下面这番话。

    “大哥,仔细算来,小加在天冰崖里已经过去三年又五个半月了。这么看来,我们很快又能看到他了。”

    “嗯,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但细细评来,似乎又十分缓慢,加儿的脸庞好像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的模样。”

    “哎,小加进去的时候还小,如今怕是已经长大了很多。大哥,你可要忍住啊,就还有半年了,你可不要撑不住啊。”

    “老二,你不调侃我一天天难受是吧。”

    凉风吹过,刚刚“拜访过”的人已经重新归于寂静。天地间只流过这四句话便重归宁静。唯一还留下的动静,不过一只心急的鱼儿挣扎噗通的声响。

    ……

    一个明媚而又柔和的清晨,和过去三年半的岁月一样,多加静静地坐在石凳上。身旁的石桌上堆着六本特厚的书,少年手中捧着另一本厚厚的书正心无旁骛地看着。

    不多时,多加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合上,轻轻移至桌上。右手顺势拿起了另一本厚厚的书,默默地读了起来……

    某一刻,太阳升至顶空。

    多加合上了最后一本书,放在桌侧,起身伸了个懒腰,迎着清风行走至屋后。

    在那里,也同样放着一方石桌。石桌边缘凌乱地散布着石棱,于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灰色光芒。石桌的表面黯然一色,沧桑与苔痕布满了桌腿,清水也洗不净久积的铅层。

    方状的桌面上放置着一叠薄纸——其实是一张薄薄的叠纸。

    多加站在石桌一侧,熟练而轻巧地打开折叠的纸。

    盒子大小的纸经一层层的展开竟然足足有四五个桌面的大小。长而宽的纸有部分已经拖到地上。

    由于桌子面积不够展开所有的内容,多加默默地站在旁边,手指按着纸面不停滑动,将自己要寻找的那部分按在桌面。

    俯看:宽大纸张的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圆圈,乍看如同小儿的涂鸦,实则深奥难懂。

    日光依旧顶头而照,一个身影静静立在桌旁,时动时静……

    太阳当头照,多加处理完了简单的午饭,揉了揉略有些酸疼的腰部,重新回到了石桌旁,不停翻动着陈旧的图纸。哗哗的翻阅声伴奏着松涛滚滚……

    下午一两点,太阳微微倾斜,洒下的阳光留下了一点弧度。少年折好了图纸,拖着身子来到了溪水旁。

    潺潺的流水哗哗而响,澄清的溪水旁也放置着一方石桌。墨迹斑斑的桌面上躺着一张木质的棋盘。棋盘很大,长宽都有张臂长。木棋的边缘已有不少被侵蚀,岁月与沧桑布在每一条刻痕中。

    棋盘没有横七竖八般规则的方格线段和散乱相对的黑白子。相反,棋盘上虽然布满了线,但这些线有弯有曲,萦回多折。线条断断续续,不甚清晰,而每条线条的交点处的黑点都被刻的异常清晰。

    整张硕大的棋盘上布满了数十个显眼的黑点,好似一张浩瀚的银河群星图。仔细看去,每一个黑点旁边都有一串细如蚂蚁般的字迹。

    多加弯着腰盯着棋案,右指沿着本不清晰的线路一一描过,在脑海里不停翻滚着一张繁杂的“星空图”……

    快至夕阳时分,多加这才结束了线路的描绘。以往的三年半,少年会外出历练一会儿。但自从上次以后,少年便不再外出,或休息,或聆听师父的教诲。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洗去了松下的淡淡青色。松涛阵阵,鸟鸣声不断,令人心旷神怡。吃完晚饭的多加沐浴在夕辉中,静静地望着远处的雪海发呆……

    夜幕降临,少年结束了一天中最轻松,也是他最享受的发呆时光。他来到了屋内,盘坐于席上,静静地感悟天地荒义。

    夜星满空,少年乍然睁眼,一头钻进被窝,蒙头大睡。

    ……

    清晨的第一千缕阳光照进小草屋,多加睁开了双眼,简单梳洗餐饮后便走至屋前,坐于石凳之上,手持一本书卷,又开始了往复一日,单调而充实的生活曲调……

    自从三年半前多加进入天冰崖,拜老人为师后,老者便从来没给多加细谈过修行。这也是多加已十三岁年纪却仍未正式踏修行之路的重要原因。

    虽说多加一直没有顿悟很麻烦,但凭借着老人的高超水准,让少年踏入修行之路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不管或愚或智,年轻人们都把修行当作第一要务,把一切可以用来修行的时间都看得十分宝贵。

    然而,老人教导多加所做之事,无非三样:

    七卷书、一纸阵、一棋案。

    把人一生中奠定修行基础最为关键的三四年全部浪费在次要的抚琴下棋绘画上,任谁都接受不了这个过程。

    但多加并不计较此。少年心性本静,如同天涯之雪,纯而剔透。

    再说,多加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可以踏入修行之路的,加上对师父的坚信不疑,少年就这么度过了看似荒唐的三年多时光。

    当然,经历过这些事,才会真正明白,这哪是什么普通的抚琴下棋绘画。

    ……

    ……

    某一天,少年正持着一本厚厚的书朗诵。

    此书正是师父授予的《天书道卷》。

    此卷共分七册。《道卷》里记载着世间各种道门和各宗绝学。多加自第一天拜读该书时便深感惊讶,要知道,里面有许多可是某些宗派的镇宗之艺啊!

    不过修行法门所占比重并不大,只有大概两册书籍左右。更奇异的是,《天书道卷》中几乎全是偏僻或高深的法门,而且大都为法决,根本没有基础的修炼方法。

    翻阅整套书籍都找不到任何基础的入门学问和法门。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本书就是为了那些功德参化的人所准备。

    因此,对于多加这种水平的人来说,可以看作是一字不识。

    剩下的五册书中,记载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和发现,当然,现在的多加只识其事而不解其意。

    所以,读这七本书宛若诵读天书。

    少年知道这七本书的宝贵,便采用了最原始也是最管用的办法——背!

    从三年前的一上午读一册甚至半册,到如今一上午熟背三遍,多加付出了很多努力。

    少年天生便有这种个性,傻乎乎地坚持。也不知死背是否有用,他坚持背,那便背之四年。当然,不可能全篇无差别背诵,所背下的只是关键内容。

    有时,少年会感慨于作者的博识,想象作者“衡老”的神秘与高深莫测。

    当太阳渐渐升到顶空,多加便来到了屋后的一方石桌旁。于其上,放置着一张叠纸。多加打开图纸,浮现出上面极其繁乱的线条。

    其实,据师父所说,这是一张阵,名曰《万象六合阵》。

    一个阵法不会这么繁杂,纸张很大,边缘垂至地面,而上面足足刻了百道甚至千道线路。

    师父说,这是世间万千奇异阵法取其并集而绘成。

    和先前一样,由于丝毫不懂阵,多加就像记亲人一样死死记住了这一张图。

    ……

    下午时分,少年移至溪边,那里也有一方石桌。石桌上放着一块“年岁”很大的棋案,棋案上赫然印着《天星棋案》四字。

    其上有着许多纵横其间的淡痕,交点处清晰地印着数十百个黑点。据师父所言,这些都是星位与方位,旁边一串串文字自然是星位注释。乙茫、甲衡……一串串深奥的文字开始烙印在少年的脑袋里。

    ……

    晚霞照亮了天空,天空笼罩了大地。

    多加结束了一天的“苦修”,迎着松海。

    少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除了笨拙地坚持,还有一个便是喜好发呆。

    静静坐在松树下,但闻群鸟悲号,树林摇曳,山林窅冥。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习以为常的发呆冥想中,他的意念飘越山川大海,捕捉着天地间几乎微不足道的精华,每一次捕捉,他的神识便于悄然中更为雄浑强大……

    晚间,多加坐于席上,在他看似认真修炼的同时,天地间一些纯粹的荒气弥漫着他的身旁。

    他只是觉得周边的空气十分舒服柔软,任凭想象力推动这些“空气”按摩全身。殊不知,这些荒气在不经意间进入他的每一处经脉、每一块肌肉,使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与充实感。

    时间总是过得如此之快,虽说一天如此枯燥与乏味,但如若早早习惯,那么一天也变得很快便过去。

    多加悍然睡去,一丝丝荒气进入他的体内,躲入一处处细微之处,不可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