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 » 第23章影响(求追读)

第23章影响(求追读)

    “这个世界很残忍,我不杀别人,别人就要杀我,我之所以到现在还活着,不是因为我幸运,而是因为我足够勇猛。”

    “依我看,我们人类也并没有比野兽文明几分,如果我不把他们吃掉,我就会饥饿,而我一旦饥饿,显露出虚弱,他们就要来吃掉我,你说对么?”

    “如今他们之所以这般对我,不正是因为害怕,因为恐惧?既然他们如此污蔑,那我也就应该表现出被污蔑的模样,否则,他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口舌?”

    夜里,贾诩翻来覆去,脑海里全是麹展白日里的话语。

    一个不读圣贤书的少年,用他的歪理学说,狠狠地攻击贾诩的认知。

    倒不是说,贾诩因此就“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了,哪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改头换面的?能让人改变的永远是经历,而不是语言和道理。

    只是因为这少年最简单而纯粹的认知背后,站着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

    这样的武备力量,岂能不引起重视。

    前有董仲颖,后继又有了麹展。

    凉州这一亩三分地,看来是无法安宁了。

    也许,这就是凉人的宿命。

    ……

    贾诩的到来,并没有给麹展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

    做出了决断之后,他便亲力亲为,开始把自己的势力,尽可能的整合起来。

    至于张荟?如果张家愿意出足够的价钱,完全可以买回去。

    区区女人,怎比得他心中的野望。

    至于士人?大汉的臭虫罢了。

    他不否认这个群体中精英的素养和水平,但自己至今还无法插足其中,更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得不到的,便彻底毁掉!

    难道自己做的,会比现在更差么?如今的世道,已经沦为谷底,无论他有为无为,那也是蒸蒸日上!

    只要他找到机会,届时让天下人好好看看武夫的含义!

    甚至,他或许可以在这方时空的历史上,更早的留下名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魔鸮?”“杀孽?”

    幸好我有足够的实力,不然你们岂不是在诽谤于我?

    ……

    因为士族发动的舆论攻势,显然让麹展非常不爽,趁此机会,麹展有意的避开贾诩,有意的晾一晾对方,试图在后续的接触中掌握主导权。

    但贾诩如何老辣,一连数日,俱是吃吃喝喝,毫无动静。

    这下反倒让麹展有些疑虑。

    毕竟贾诩这两个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权谋,冷酷,毒士等等不太妙的名词。

    终究在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按耐不住的麹展,主动问起了贾诩来访的目的。

    狼塬下,汭水旁,隔着坞堡四五里地外,麹展和贾诩坐在马背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天来。

    “连累你奔波一趟,弘农张家可有所求?”麹展语气中暗藏随意,更是有亲近的意味。“张荟落入我手中以来,除了那放出的消息,我可从未有逾礼之事。”

    贾诩眉头一挑,虽说四下无人,但张家毕竟和他有着情分,更是庞然大物,他刻不敢仍由麹展肆意妄言。

    “自是有求于麴郎。”

    麹展想了下,开口道“张家若是想要我直接放人,自然是不行的,我麹展穷人出身,别的本事没有,但是雁过拔毛,还是略有心得。”

    “如果你要说的是关于她的事,还是想好要花多少代价吧。”

    贾诩一脸的无奈,这麹展如此作为,显然不同于世家豪族的方式,明目张胆的要求,既有几分直爽,又又几分单纯。

    “张小娘的事,自是要说得,不过尚有其他要事相商。”

    “董并州与大司农相争,凉州,容不下两只猛虎。”

    听闻贾诩的话,麹展并不意外,如今的凉州,如果不是张奂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出手,韩遂又岂能和董卓穿同一条裤子。

    只不过张奂影响力虽在,但终究一個下野的老头,手里更是无兵无权,又能对董卓掣肘几分?

    董卓手中握有边军,更是有悍将,老卒充当底蕴,虎踞并州,放眼此时的东汉朝野,已经是军队体系中的实权派。

    即便谋划入朝为官的计划被麹展屡屡破坏,更进一步的希望此时更是渺茫,但终究还能隐忍蛰伏,以待时机,而张奂?就算他一改致仕的状态,他的年纪又能支撑几年?

    而如果此时要重新培养一个能与董卓抗衡的人?未免太不现实。

    这样的想法,显然说明,麹展并不了解东汉的政治生态,或者说,他对于东汉末期的政治规则,不甚了了。

    一州刺史,固然权威卓越,但在世家大族的眼中,终究不过如此。

    如果没有特殊的“德行”“名声”的加持,洛阳城中的大人物压根就不会高看你一眼。

    莫要说汉朝人们常常以出将入相为荣,但实际上,东汉到了此时,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无论是外放还是担任京官,优先考虑的都不是武职。

    除非朝野动荡,人心思变,才会安排自家人接管军队,平日里,只需要代理人掌管即可。

    而董卓,此时也只不过是巴结袁家,成为袁家连接的军方势力而已。

    至于张奂,一个已经位极人臣,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存在,人家所求的,已然不再是权与势,马上要进棺材的人了,又怎么会对这样的事物念念不忘。

    他看不惯的,只是董卓行事的手段。

    联结羌人,养寇自重,狼子野心。

    这是一位大汉忠诚在临死之际,终究放不下的羁绊。

    他所想做的,便是把自己的一身恩荣,托付给一位真正可以执掌凉州的人,以求边地安稳,以求故土依旧。

    君不见,张奂只是略微出手,韩遂就已经无法掌控士子们,不得不把金城的众人裹挟到了草原上,这才引发了后续?

    看似平静的凉州下,各地的士族和豪族,已经隐隐脱离了和董卓的暧昧关系。

    这下不论是人才,钱粮亦或者其他方面的支持,都会大打折扣,而董卓,一个凉人身处并州,更是难以得到并州人的支持,如今俨然已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有日渐损耗的军队罢了!

    这才是张奂影响力恐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