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夏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才出狼爪(一)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才出狼爪(一)

    赵榛这一刀,横刀直贯马匹要害。

    转眼间,战马往后趔趄,站立不住。

    金军将领也受到牵连。

    他牵着缰绳,连喝数声,仍然止不住战马倒下去。

    “迸……”

    战马轰然倒塌,将领随之落地。

    还未等将领撑起身来,觉得脖下一凉。

    赵榛身形如电,如影随形,一柄横刀直抵他的喉下。。

    朱大泰、种彦岑、姚信仲几位都是精锐武士,身手不俗。

    在箭雨飞来之时,纷纷挥起佩刀弓弩,挡开乱箭。

    在赵榛穿地杀马时,几人又调整姿势,手中刀箭如飞,逼得金骑连连后退。

    几名金兵不走运,被刀箭所伤,落下马来。

    金骑这才知晓这几人不好对付,收起轻蔑之心,纷纷后撤,聚在一起,准备重新发起攻击。

    金军人马众多。

    陆陆续续又有许多兵马杀入郑安集内,足有百来人之多。

    他们聚在一起后,将整个集镇塞得满满当当。

    后来的金军听闻先前入集的骑兵吃了亏,那还得了,一起狂呼乱叫,就要往里强攻。

    “住手!”

    忽然,一声怒喝透过呼啸的北风,如同平地惊雷,震慑全场。

    金兵这才发现自家上司,不知怎地已经被一名年轻的宋人俘获。

    这年轻人身体看似羸弱,但手法巧妙。

    一手揪住自家上司脑壳后那一鬃长辫,令上司仰头露出脖子。

    另一手握着钢刀,抵在上司颏下,明晃晃,亮闪闪,上司动也不敢动,任凭他摆布。

    金兵知晓厉害,都不敢造次。

    是赵榛,于一招之间将金军将领擒在手中,

    种彦岑等人见了无不大喜过望,纷纷冲到赵榛身旁,举起刀弓护在左右。

    赵榛高声喝道:“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我一刀宰了他。”

    一边说,一边示意金兵往后退,不得靠近。

    金兵不敢不从,赶紧往一旁闪开。

    不一会,赵榛前方露出一片空隙。

    赵榛心头为之一松,有些欣喜。

    心想只要将金军将领拿在手里,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率领众人安全离开。

    于是扭头冲种彦岑努努嘴。

    种彦岑会意,转身到草屋前,招呼藏在屋中的老弱妇孺出了草屋。

    又与其他人护在外围,跟随赵榛身后。

    赵榛紧紧控制金金军将领,挪动步伐,带领众人小心往前移动。

    金兵看出赵榛的意图,但首领被人擒住了,都不敢草率,只能眼睁睁看着赵榛步步进逼。

    赵榛每移动一步,金兵便往一旁退缩一分。

    一会工夫,赵榛领着众人移动数米,眼看就要离开草屋前的空地。

    金兵不断往往外退缩,空间不断压缩,挤在一起。

    终于忍不住激愤起来。

    金兵后方传来暴喝,说的是女真话。

    赵榛听不明白,但心知不是好事,赶紧加快脚步,尽快脱离。

    金兵人群生出反应,立刻如同惊涛拍岸,从后方传递到前方。

    间或几蔟冷箭直冲赵榛射来。

    好在种彦岑等人身手极佳,眼疾手快,挥刀将箭矢挡开。

    冷箭无眼。

    一些围在赵榛左右的金兵却被箭射中,惨呼连连。

    金兵向来暴虐冷血。

    眼见置于危险之中,退不能退,便什么也不顾,不再将头领安危放在眼中。

    举起刀枪冲赵榛恶狠狠地扑来。

    赵榛连声警示,毫不起作用。

    于是刀头略一用劲,让金军将领冲金兵喊话,示意金兵后退。

    依然不起作用。

    种彦岑等人又与金兵交上手。

    刀剑交锋,声响不绝于耳。

    伍雄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些阵势,被吓得啼哭声不断。

    赵榛心头大恼,想不到金兵忽然发起狂。

    自己虽然拿着对方头领,但敌众我寡,一旦金兵毫不顾忌,一起杀过来,己方毫无抵抗之力。

    赵榛浑身冷汗如雨,手心也被浸湿了,几乎握不住刀。

    “啊……”

    “啊……”

    金兵后方忽然传来惨呼声。

    声响之烈,压过围攻金兵的动静,众人无不回首望去。

    后方的金兵本来骑在马上。

    此时不知何故,许多马匹上不见骑兵的影子,马匹上下旋转蹦跳,近乎发狂。

    完全不听驾驭。

    看来是将骑兵掀下马去。

    空气中似乎弥漫一股白烟。

    赵榛眯着眼睛,细细瞅了瞅。

    这些白烟,与马匹四下蹦跶溅起的雪幕混在一起,极难辨认。

    白烟所到之处,马匹扬起脖子,响鼻不断。

    接着无一例外开始蹦跳不止,呈现癫狂状态,要将背上的金兵掀下去。

    变故突然发生,毫无征兆。

    金兵毫无心理准备,阵形大乱。

    还未等金兵作出反应,村外传来马匹奔腾之声。

    马蹄声、人声时从四面八方传过来。

    似乎有人纵马绕着郑安集转圈,却不知是何方神圣。

    金兵也察觉到不妙。

    一些金骑纵马出集察看情况。

    孰料出了集子,除了满眼白茫茫的雪地,毫无人迹。

    不知那些人那些声音是纵马走了,还是藏了起来。

    敌暗我明,金兵不知来人的底细,不敢走的太远,悻悻返了回来。

    待回来一看,又有一批骑兵被马匹掀翻在地。

    马匹完全不听使唤,在集子里纵横奔突。

    还有一些马已经逃出集外。

    沿途冲撞,许多金兵被踩于马下。

    集内乱成一锅粥。

    就这片刻功夫,赵榛计上心头。

    冲着金军将领大声笑道:“集外是我的人,快放我们离去,否则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金兵中有懂汉话的,将这话翻译给金军将领听。

    金军将领毫不起疑。

    看集内的情势,对方有些邪门歪道,若真在此纠缠不清,说不定要着了道。

    如今金军精锐云集汴京城下,他领兵驻扎在中牟境内,作为侧翼偏师。

    之所以今日出外到此,是清晨时自汴京元帅府发来军令,道昨夜一些宋兵从汴京逃了出去,要金兵四下巡捕。

    眼前这些宋人,看其打扮不是士兵穿着。

    再看他们使的手段,不过是江湖人士。

    既不是宋兵,就与今日出巡军令无关,不必过分理会。

    金军将领心中正在盘算,集外又传来纵马之声。

    声音转瞬即逝,不知又要玩什么花招。

    眼前这个宋人少年定是这些人头目。

    惹了他,定不会善罢甘休,不如就此罢手,没什么损失。

    更何况自己如今还操在他的手中。

    兔急了还跳墙,别被对方反手害了。

    死于无名之辈手中,实在冤枉。

    我放他,他放我,都不亏。

    想到此,金军将领下定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榛见他点头答应了,时机稍纵即逝,容不得他深想,果断地大喝一声:“既如此,还不放行?”

    金军将领跟着口中大呼起来,让麾下让开道路,放赵榛一行人离去。

    金兵听闻上峰下令,不敢违令,赶忙撤下武器,摊开双手,挤到一边。

    赵榛身前留下好大一条空隙,令众人从容离开。

    眼看到了出集的道路旁,赵榛又让金军将领按己方人数备好马匹。

    金军将领无不照办。

    很快便让麾下备好马匹送来。

    赵榛让众人相互提携登上马,由秦栯在前领着先去,自己则最后登马。

    却胁迫金军将领一起登马。

    金军将领明白当中之义,十分配合。

    又令麾下不得跟随,任由赵榛横刀压在他脖下,骑上马,往西南方而去。

    众人多不善驭马,且大雪遍野,路不好走,行进速度有限。

    约莫骑了小半时辰,才走了五六里地。

    赵榛回首一看,四下茫茫,并无追兵。

    郑安集也隐没在地平线上,与白皑皑的大地混成一片,看不见一丝影迹。

    这才放下心来,呼喝金军将领下马。

    金军将领如蒙大赦,一俟下了马后,头也不回地往回走。

    生怕赵榛反悔,立时要了他的命。

    不一会,他的身影便消失在原野之上。

    众人方有暇聚在一起,下马商议。

    回想刚才突遇金兵一事,无不心有余悸。

    要不是赵榛身手不凡,又临危不惧,应对举措得力,只怕已经做了金人刀下之鬼。

    议论到此,众人对赵榛更加心悦诚服。

    朱大泰、秦栯这些王府旧人自不必多说。

    沈星、任潜虽然跟随赵榛时间不长,但经此一事,印象更加深刻,无以复加。

    种彦岑、姚信仲二人则对赵榛认识又深入一层,无形中更将赵榛视为主心骨,难以分离。

    至于耿延禄、伍雄几人,对赵榛赞不绝口,不尽赞美之词。

    尤以耿延禄为甚,满脸媚态,谄媚极了。

    表情又似乎发乎真心。

    神态既庸俗之至,又真诚至极,说不出是美还是丑。

    赵榛等人心知他的秉性,都不以为意,没人理他。

    唯独艾媄神色有些窘迫。

    脸上泛起红晕,忍不住对沈媛小声吐槽道:“你看中的男人落落大方,怎么我看中的……”

    她本想说耿延禄有些轻浮。

    但犹豫片刻,不忍心这么数落自己中意之人,终于忍住没有说出来。

    沈媛大略知晓艾媄的心思。

    那日,她二人在花粉巷胭脂铺中着了康王的道,被迷烟迷倒,就是耿延禄第一个冲进来,救了二人。

    艾媄当时就对耿延禄产生好感。

    她本是一赐乐业人,家风不似汉人保守,从不避讳对耿延禄有些钟情。

    也与沈媛提过,沈媛对她的心意心知肚明。

    今日,艾媄忽然嗔怪,想来是看耿延禄表现过于轻佻,心中有些恼怒。

    意中人有失体统,艾媄有些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