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 第十三章 天下局势

第十三章 天下局势

    听完沈忧之的话,石青璇亦陷入沉思。

    以往她并不在意这天下的局势如何,因为她只觉得那不过是一群枭雄莽夫争名夺利的棋局,无论最后谁胜谁负,都没多大差别、

    但沈忧之的话,首次让她从最普通的百姓的角度,去看待乱世。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这简单的一句话,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百姓的血泪,多少平民的尸骨。

    “沈先生心怀天下苍生,有济世救民之心,青璇佩服。”石青璇由衷赞叹道。

    “我虽有心,却无平定乱世之能。”沈忧之无奈地摇了摇头。

    石青璇亦心有戚戚,一个人的武力再强,也终究是有极限,敌不过千军万马。

    但其实,沈忧之的话只说了一半。

    他虽没有勘定乱世的办法,却有左右天下局势的能力。

    因为他知道“杨公宝库”的下落,以及开启宝库的方法。

    杨素留下的这份庞大宝藏,虽不能说得之可得天下,但也足够引动局势变化。

    它就如同“和氏璧”一般,本身的价值如何不谈,在声势上就足以牵动天下人的目光。

    但这些事,沈忧之显然不会对石青璇说起。

    “沈先生以为,当今隋室大统,还能维持几年?”石青璇忽然问道。

    沈忧之沉吟片刻,最后答道:

    “这就要看各地义军的动作有多快了。”

    “隋帝杨广耽于享乐,一心沉溺于扬州的富贵温柔乡。”

    “加之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军心离乱,根本无力镇压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义军。”

    “只要有一只义军的兵锋抵达京师,隋室大统立时便要倾覆。”

    “这个过程,短则一二年,长则三四年。”

    虽然熟知剧情,但沈忧之也并未将话说绝对。

    因为眼下他不是在复述历史,而是在“分析”时局。

    “这么快?”

    听到隋室最多只剩下三四年的光景,石青璇不禁有些惊讶。

    “一旦有了星星之火,顷刻便会形成燎原之势。”沈忧之解释道:“所谓‘兵败如山倒’便是此理。”

    “那沈先生以为,当今天下,谁有终结乱世的能力呢?”石青璇又问道。

    天下义军虽多,但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除了横行江淮的杜伏威,便是占据瓦岗的李密、翟让,难道他们会成为勘定乱世之人?

    石青璇虽聪慧,但到底不怎么关注时局,对政治和军事也没有涉猎,自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乱世新开,局势尚处于混沌之中,谁也看不清未来。”

    沈忧之缓缓说道:

    “但似杜伏威、李密之流,注定为他人做嫁衣,绝非定乱之明主。”

    “江淮军匪气太重,凡所过之处,必遭其劫掠。”

    “眼下虽然看似势大,却已然失了民心,后继无力。”

    “瓦岗虽占据地利,但翟让与李密之间,主弱臣强,日后必有内乱。”

    “其余似刘武周、萧铣之辈,虽占据一隅之地,但为人智短,手下亦无良才,更是不值一谈。”

    三言两语之间,沈忧之已经将现下的局势分析清楚,对各方势力的评价也极为准确。

    石青璇听着听着,突然又插了一句——

    “那岭南宋阀又如何?”

    她虽不太懂,但见沈忧之侃侃而谈,一时也起了些许兴致,权当做闲聊。

    宋阀占据岭南地利,阀主宋缺不仅武艺冠绝天下,更通晓兵法韬略,就连当初的隋文帝杨坚都拿他没办法,只能采取怀柔政策,封其为“镇南公”。

    加之宋阀门下能人辈出,宋鲁、宋智都是江湖有名的豪杰,宋师道亦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以此来看,宋阀应该有逐鹿天下的资格。

    然而沈忧之却是摇头轻笑,解释道:

    “宋阀位居岭南,虽占据地利天险,但最多只能守成,想要北伐中原,无异于痴人说梦。”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才刚刚有向南偏移的趋势,关中仍然是经济中心,而南方的许多地方尚未开发,无论经济还是人口都不足以和北方抗衡。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都无人可以由南扫北,一统天下。

    只有到了宋、元之后,经济重心彻底南移,才有北伐成功的可能。

    而完成这一创举的,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但在当下这隋末时期,以南伐北是绝无可能的。

    “青璇愚钝,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一方能问鼎天下。”

    石青璇无奈地摇了摇头。

    “石小姐不必妄自菲薄。”

    沈忧之平静地说道:

    “眼下局势未明,纵然诸葛武侯在世,只怕也看不到终局。”

    再次听到“石小姐”这个称呼,石青璇心里莫名有些抵触,娇声道:

    “既是知音,沈先生何必如此见外,称呼我‘青璇’即可。”

    沈忧之先是一愣,随后洒脱一笑,道:

    “好吧。”

    “不知青璇欲往何方,沈某或可送你一程。”

    见他终于改了称呼,石青璇亦心满意足,柔声回应道:

    “此间旧事已了,青璇正欲回转川蜀,从此安居幽林小筑,再不问江湖纷争。”

    沈忧之闻言,亦微微颔首,道:

    “乱世将至,青璇能有一清净之地容身,实乃幸事。”

    刚刚听完沈忧之对天下局势的分析,以及他心中对苍生百姓的关怀,石青璇心里不禁有些惭愧。

    “青璇人微力薄,无力改变局势,只能偏居一方,独善其身,让沈先生见笑了。”

    沈忧之摇头轻笑,宽慰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若世人各尽其力,乱世自然终结。”

    “青璇能安守本心,不染尘世纷争,已然超越无数痴妄之人。”

    随后,他又话锋一转,说道:

    “索性沈某当下无事,就送青璇一程。”

    “以免路上再生风波。”

    听到他要送自己,石青璇心里没由来的有些欢喜。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后世所谓的“小确幸”,即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满足感。

    “既如此,青璇在此先行谢过。”

    石青璇说着,又假装客气地屈身一礼。

    虽只是一个小玩笑,却在无意间拉进来双方的关系。

    “哈。”沈忧之失笑一声,道:“天色不早了,咱们加紧前行吧!”

    石青璇闻言,看了一眼天上回落的明月,亦颇为认可地点了点头。

    之后,两人片刻都不耽搁,施展轻功身法,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