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 第九十九章 万法大会

第九十九章 万法大会

    天寿节,黄昏

    太阳刚落山不久,虽残留着些许余辉,但天色已经渐渐开始黯淡。

    唐时虽有宵禁,但时间较晚,到亥时,也就是九点以后才算是宵禁时间。

    在此之前,各家商铺、茶馆以及青楼都是灯火通明。

    既然有娱乐场所,自然就会有享受服务的顾客。

    所以哪怕到了晚上,长安的节市上依旧是人潮涌动,络绎不绝。

    有时甚至比白天还要更加热闹。

    毕竟,白天的时候许多人都需要工作,到了晚上,大家都得了闲,自然会有更多人出来游玩。

    而今天的长安夜市,则比往日要更加热闹,因为圣上御旨特批,今夜长安城不设宵禁。

    通常来讲,除了上元节之外,平时都是有宵禁的。

    但今日非但是天寿节,而且圣上还要在长安城玄都观举行万法大会,邀天下修士共衍妙法。

    所以,今日的长安,没有宵禁一说。

    既然是“万法”大会,那与会的教派自然是多多益善。

    因此,除了中土佛道两家之外,还有拜火教、萨满教、蕃教、天竺教,以及景教、摩尼教,甚至还有袄教、东巴教等等。

    基本上,世界各地有名的宗教人士,都赶来参加此次大会。

    如此盛会,也只有在大唐,在长安这个汇聚所有文明成果的当代世界中心,才有可能举办。

    朱雀街,玄都观

    玄都观位于长安城九五之位,尊贵至极,非常人可以居住,故而前隋开皇二年,在此地立下玄都观,以求镇压气数。

    虽已经历百年岁月沧桑,但由于历代帝王的不断修缮,玄都观非但没有没落,反而越发宏伟壮观。

    后世诗人刘禹锡被贬出京城十年,回来后听说玄都观中被道人种满了桃树,花开时满观如红霞,当即便前往观赏,并留下诗文: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可见玄都观在长安乃是标志性建筑。

    而现在,玄都观里虽没有满观的桃花,但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修士。

    他们虽不如桃花那般赏心悦目,但每个人内心中潜藏的智慧之花,却比世间任何有形的花朵都更加令人陶醉。

    此时此刻,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修行人已各归其位,正在等候最后的主人现身。

    有意思的是,这万法大会的座次似乎颇有深意。

    虽然看起来是佛道双方分坐两侧,但道门位于左侧。

    左为尊位,故而比右边多出一个首席的位置。

    而坐在那上面的,正是道门上清派的灵虚真人。

    似这等大会,座次顺序甚至是方位,定然都是经过多番考量的,绝非随意安排。

    再联系万法大会的举办地,乃是道门的玄都观,这背后的意味,不得不令与会者以及围观者深思。

    当然,除了观内的修行人之外,玄都观外还聚集了无数的长安民众。

    除了被千牛卫清开道路的地方,其余稍近的地方,都早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拼尽全力地往里面挤,就为了有一个开阔的视野,能看清观内的情况。

    那些实在挤不进去的人,为了一瞻盛会,也都想尽办法:有的登高,有的架梯,甚至有的坐在别人脖子上,实时转播。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刻,突然传来一声高呼:“圣上驾到——”

    头前开路的内侍迈着碎步,为后方的力士引路。

    在他身后,几名力士齐心协力,抬着恢弘大气的龙辇,稳稳当当地走向玄都观。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千牛卫、龙武卫、豹韬卫,依旧四周围观的民众,统统跪了下去,齐声颂赞。

    这万众齐呼的声音如雷贯耳,磅礴如海般的气势直冲霄汉。

    就在这万众臣服的情景下,龙辇被缓缓抬进了玄都观。

    观内,力士抬着龙撵,在内侍的指引下,渐渐走到了九五之地。

    那里本是一处祈天台,此刻则用于迎接圣驾。

    “落——辇——”

    话音落,雕龙画凤的沉重辇架稳稳地停在了祈天台上。

    “宣旨。”龙辇内,沈忧之淡淡吩咐道。

    一旁的内侍得令,当即上前三步,将手中的圣旨缓缓展开,将此次大会的规矩昭告与会众人。

    末了,沈忧之又亲自说道:“朕召开这万法大会,非是要各教各派各家分出个高下,而是希望天下修士能集思广益,共研妙法。”

    “是以。”他接着补充道:“此次大会,没有切磋较量,也没有口舌之争。

    只需各派择一贤者为代表,为与会众人讲解自家理论,展示自家绝学。”

    “最后,朕还有一题,邀各位贤能共同商讨。”

    台下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这场万法大会,参会者很多,其中不乏真修。

    他们之所以会参加这次大会,并非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辩经,而是想见识一下其他各家的修行之法。

    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修行修行,既要修,也要行。

    所谓修,自然是修持,所谓行,则指的是阅历。

    而想要增长阅历,自然需要多看、多思。

    所以说,修行绝不是故步自封地闷头坐关。

    眼下规矩既已讲明,万法大会自然顺利开始。

    按照各门各派的按照事先抓阄确定的名次,依次派代表来到会场中心,为众人讲解妙法,展示神通。

    最先出场的,是来自西域的拜火教。

    此教派以火为尊,认为火是至高光明神在凡间的化身。

    他们的教义也很简单,就是善恶二元论,认为世间有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在斗争,一者带来幸福,而另一者则带来灾祸。

    因此,他们的教众为了追求幸福而追随光明,在世间修行讲究三大原则:善思、善言和善行。

    拜火教徒坚信,只有遵守这三大原则,就可以受到光明神的庇佑,远离黑暗的侵蚀。

    讲完教义之后,拜火教徒开始展示自家的控火法门。

    因为崇尚火与光明,所以他们每日都与火接触,对火焰的运用已经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但很显然,这种类似戏法一样的手段,很难入大家之流。

    拜火教之后,又有异邦景教的信徒上前,讲述自己的教义哲学。

    所谓景教,其实就是从东正教中分裂出来的一脉基督教,与摩尼教和祆教并称为“波斯三大教”。

    他们的教义讲究“神、人对立”,不承认神明在世间有化体,也不主张用神像、圣物来代表神明。

    正因如此,他们才被视为异端,最终被迫逃离东罗马,流落波斯。

    毫无疑问,景教的教义与拜火教的核心教义截然相悖。

    所以他们都对对方的理论不屑一顾。

    若是在别的地方遇到了,说不得他们还会吵起来、打起来。

    但大会之前,中土皇帝已经宣告了规矩,他们自然不会傻到触犯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