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活在大明的奋斗史 » 第三十五章 结交学子(2/2)

第三十五章 结交学子(2/2)

    曾开霖这日恰好不在府中,曾云今天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不仅是吩咐置办酒席于潮雨亭中摆宴,而且是将州府曾家所蓄养的喜剧班子也拉来演出助兴,演出的曾家刚刚从婺州所请来的班底。

    曾平知道婺剧就是诞生于明朝中叶,后世才成为婺剧,现在这个时代应该没有婺剧这个称呼,是杂糅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很是好听,也很是古老的戏剧。

    这个时候演唱的各种剧目是元末明初的剧目,比如《白兔记》、《拜月记》等五大剧目,戏曲在宋元时期得以大发展,明朝时期已经是较为成熟,剧班也是越来越多,州府曾家所蓄养的就是婺州地区比较有名的剧班。

    半个时辰左右,商作亭就带着几个学子来到潮雨亭,众人见礼后落座,商作亭一一介绍双方,郎滋是建德当地人,陈镐陈钦是绍兴府来的,杭州府的丁养浩、慈溪的杨子器等人。双方共十个人聚在潮雨亭,曾云做东,众人都是年轻人,很快就熟悉了。

    众位学子对于商作亭很是尊敬,不禁因为商作亭年长一些,更是因为其是商辂商阁老的孙子,当然,当听说曾平是商誉先生的弟子时,大家都很是羡慕,尤其是柴意文和郎滋,两人是建德当地人,两人知道能够拜商誉为师是多么荣幸之事,这基本就是确定了肯定能够在乡试中中举。当然,众人也存了要考验一下曾平才情的心思。

    “曾平兄,小弟杨子器请教”,杨子器首先出来向曾平发问。众人很是感兴趣,杨子器会提出如何的问题。

    “不敢当,杨兄请讲,我们共同探讨”,曾平当然知道这是这些学子想考验自己的学识了,文人之间总是如此的,相互之间喜欢争锋。

    “曾兄认为目下我大明面临几大威胁”?杨子器知道他们这一类的学子基本都在研读八股文,对于时事政治基本上是不通的,而且很多都是迂腐的读书根本不务实,如果曾平也是如此之人,对于杨子器的问题肯定是回答不出来的。

    曾平自然是知道这是考验,也是自己的机会,他要好好的在众位学子面前表现一番,让众人心悦诚服,以后这些人不管是哪一科中举,将来都将是自己最大的助力。

    “杨兄,众位,曾平不才,就杨兄这个问题抒发一下自己的见解”,曾平拱手向众人说到,众人都停声听曾平要说什么,大家也很好奇,尤其是商作亭,自己父亲和爷爷这两日一直在夸奖曾平是可造之材,连自己的小妹都很是在自己耳边赞美了几句曾平,他倒是真的要好好考验一下曾平才行。

    “当下,我朝经历前几位君主励精图治,现今治下看似太平,但是承平日久,却也有几大隐忧”,曾平既然开始说就要好好的抒发。

    “第一大隐忧就是来自于朝廷宫内,第二大隐忧来自周边尤其是云贵川地区,第三大隐忧便是我们所处的沿海地区,第四大隐忧来自未来可能发生的党争”。曾平开始细数当下的隐患。

    众人听到曾平这么说,或是惊讶,或是皱眉,或是有些震撼。

    “首先,朝廷宫内的问题在于现今皇上对于万贵妃、李孜省、梁芳及万安等人的宠信,这些人对于只是对于皇上谄媚或者取巧,对于百姓和其他民生却是置若罔闻,十分可怕,如果不是当朝还有林俊、怀恩等正直之人的存在,问题更是严重,尤其是皇上因为万贵妃等人的态度对于东宫的看法十分摇摆,不利于国家朝政稳定,投机取巧之人甚多,务虚不务实十分可怕”,曾平很是有些痛心疾首。

    “师弟,慎言宫中事”,商作亭很是惊讶曾平没有去过北平也就是顺天府,竟然知道如此知道朝中之事,尤其是宫中之事。

    曾平自然是知道商作亭是对自己好,也很是听话的住口不说了。众人却很是震撼,原来民间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看来宫中的斗争很是激烈。

    “第二大隐忧,云贵川地区,大家知道基本都是土司为主,但是因为宫中派出的各种矿监太监、茶监太监和盐监太监等权利过大,经常逼迫或者陷害各地的土司长官缴纳过多的银钱甚至是贪污银钱,导致边去土司不满,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土司的起义”,曾平看过这个时代的历史书,贵州地区的米鲁叛乱就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我大明军队很是强悍,对于土司地区也有驻军,难道土司不怕吗”?陈镐很是有些不相信的问。

    “土司的制度和我们浙江行省和中原地区的行政体系不一样,他们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基本也就是接受我朝的封赏为官,但是在骨子里却并不是真正的服从朝廷管理,就像我朝一直无法征服安南一样,如果云贵川的土司被逼迫太狠,也是会造反的”,曾平说到,“自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基本上每一朝都有土司作乱,如明初施南土司覃大胜叛乱,永乐朝保靖土司内部互相残杀,朝廷介入镇抚,又如景泰年间散毛土司内部争斗,朝廷介入镇抚,我朝当今皇帝期间对金峒土司的镇压等,这些都说明如果一有不慎,土司将成为我朝大患”。

    “第三大患也就是历朝历代的大患,东北边境的少数民族尤其是未来日益凶悍的女真族,应该严加防备,如果让其做大,将不堪设想”。曾平没有对这个问题做过多纠缠,大家都知道东北和西北边境是历来朝廷防备的重点,当初成祖迁都顺天府就是因为“天子守国门”的使命。主要防备的就是边境的游牧民族。

    “第四大隐患已经隐然有抬头之势,尤其是现在朝廷的各种派别比如万派、春药派、后宫派等等,如果长期发展下去,朝中诸人也将因此分成几派,目前看似危害不大,但是未来如果长此以往,也将分裂文官集团,进而威胁到皇权,造成各派别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宋朝时期王安石的改革派和司马光苏轼等人的保守派的对立、唐朝的牛李党争等派别争斗历历过往教训”,曾平这个话题也没有说很深,但是却是让众人悚然而惊,这的确是未来的一大隐患。却是,后世对于明朝的亡国原因总结其中之一就是文人党争误国所致。

    “曾兄,没想到你对时局的思考如此深沉,小弟受教”,杨子器是心悦诚服,曾平比自己看的深的多,杨子器家族在慈溪也是大家族,家中不乏朝中为官之人,但是对于时局的看法也多集中在第三个隐患之上,对于其他的隐患却是看不明白。

    “曾兄,我们也是佩服的紧,以后要多多请教”,郎滋、柴意文和陈镐陈钦、丁养浩等人也很是佩服曾平的见底,心想不愧是商誉的弟子,厉害。

    商作亭对于曾平的见解也很是佩服,他在顺天府,对于第一和第三隐患看的很是清楚,但是对于第二隐患却是没有想过,对于第四个隐患却是没有想到这么多,今天听到曾平的说法,如醍醐灌顶。

    “曾兄到底读了什么书啊,竟然如此见解深厚”?丁养浩很是好奇有很是自我嘲笑的说。

    “哈哈,我平弟是一梦就得到如此多的见解了”,曾云很是适时的对大家说了曾平溺水昏迷做了一场大梦醒来后开了前世智慧的事情,这也为曾平省却了不少的麻烦,毕竟大家看的书差不多,不可能他知道的事情大家不知道,他还真的不好解释。

    “原来如此”,众人纷纷说到,这也让众人心中对于曾平没了嫉妒之心,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羡慕和嫉妒都是人之常情,如果曾平想再进一步,就不能让人产生这样的情绪,否则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既然大家知道曾平的神奇经历也就不再有心理的隔阂,更是对曾平心悦诚服。

    “各位,我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今天就成立一个浙江地区的浙学社,交流知识为目的,相互帮助,但不涉及朝廷尤其是干扰朝局,这是我的初步想法,大家认为如何?”,曾平提议成立浙学社的话题。

    “好”,商作亭第一个赞同,他在顺天府多年,知道目前文人结社越来越多,一般都是以同年或者乡情而结社,浙江行省的学子和朝中人还没有结社,他们先行在民间结社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不涉及朝政也就不会出现曾平所说的第四个党争的隐患。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同时大家推举丁养浩先行拟定浙学社的社规,因为乡试在杭州举行,大家届时肯定要在浙江聚会,丁养浩负责这件事更是合适。

    众学子围绕曾平的话题和戏曲的内容相谈甚欢,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散去,曾家兄弟很是高兴,这次结识不少的学子,过几天的赏菊秋会上肯定会再见彼此,曾平说到时给大家一个神秘的礼物,大家很是期待,闹笑了一阵就散了各自回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