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退婚后发家致富 » 第10章:万般皆是命

第10章:万般皆是命

    “魏红她妈和她大姨这对亲姊妹俩攀比了半辈子,她妈也赢了半辈子。”

    “魏红她表姐上个月订亲,男方给的14吋电视,我们12吋的,她妈觉得12吋的电视矮了她大姨一头,非要我们换成14吋或是更大的。”

    “要是嫌彩礼少,我们家还能想想办法,哪怕借,也能满足。”

    “可14吋的电视哪里是那么容易搞到的。”

    说完,彭利国缩在竹椅上抽着闷烟不再言语。

    “他们家要是对品牌没什么要求,这事我能解决。”

    上一世,张学恒从牢里出来后为了糊口专门拜了师傅学习家电维修。

    可那年月普通农村家庭能有多少家电,又能有几个需要维修。

    好在张学恒的脑筋活络,想到了从废旧品中拆卸有用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当做二手的卖。

    小到风扇,大到电视洗衣机,只要给他足够的配件,攒一台出来分分钟的事情。

    电视机的配件,县城的广播器材门市部就有的卖。

    哪怕运气不好买不到14吋的显像管,还有废品回收站当做备选。

    “三哥,真的嘛?!”

    “你要是真弄到了,你就是我的头号大恩人啊!~”

    刚才还萎靡不振的彭利国听到这话,一个健步冲到张学恒面前激动的紧紧握着他的手。

    “不过在这之前,我先问你件事再决定帮不帮你。”

    也不知道彭利国是不是尿素吃多了,手上怎么这么有劲,张学恒的手都被捏疼了,好不容易才抽出来。

    “三哥啊,只要你能帮我搞到14吋的电视机,别说一件,就算十件事都行。”

    “拜托拜托啦!~”彭利国双手合十,拜谢。

    “这件事魏红怎么说?”

    攒一台黑白电视对张学恒来说根本不叫事,但是他也要问问清楚女方的态度。

    如果是和薛芳芳一样的绿茶,帮,反倒是害了自家兄弟。

    “她肯定是跟我一心的,她说是她和我过日子,又不是她老妈。哪怕以后她老妈不认她,她也会嫁给我。”

    “成,既然她这么说,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了!”张学恒大包大揽道。

    虽然女友表示不管什么情况,她都愿意嫁给自己,可作为男人彭利国当然不想她为了自己和家人闹翻,这也是他闹心的地方。

    谁不想自己的婚姻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谁又想和养育了自己二十年的父母闹得不可开交。

    因此,得到张学恒的承诺,彭利国激动坏了,随即从兜里掏出十元让曹光宗哥俩可着这些钱买酒买肉。

    酒肉一到,彭利国一个劲的给张学恒敬酒,感谢的话那是滔滔不绝。

    第二天,张学恒早早起床,准备去县城采买电视需要的配件,突然听到三房的四叔张远海过世了。

    啰东、啰中和啰西三村因为是镇辖村人多地少,分配宅基地的时候,按照年龄顺序,张远松和张远桦这些年龄较大且结婚较早分到了圩里(村子中心)的宅基地。

    张远海年龄较小,等到他结婚的时候村里的宅基地早就不够用了,村里便同意在村南头的自留田建房子。

    又因为一条国道贯穿了啰港镇,将其分为南北。

    十多分钟,张学恒一家三口先是去了纸扎店买了两刀火纸,这才穿过过了国道,来到了张远海家。

    按照老家的规矩,喜事要请、丧事不通知,除了本家本姓的叔伯兄弟,街坊邻居知道后都会过去帮忙。

    临近张远海家的巷子口,吕凤莲手拿两刀火纸单手捂着口鼻哭喊道:“我那苦命的兄弟耶!~你怎么走的...”

    和一众乡邻、本家们打了声招呼,张学恒进了张学海家土屋去见他最后一面。

    堂屋内本就不多的陈设早已经搬空,张远海头冲着大门躺在门板上,他儿子张学强头戴白色孝帽身披孝衣,身下铺着稻草神情木然的跪在门板边,见到张远松到了,机械的往火盆里添了些火纸。

    张远海的妻子李艳红也是一身白装,双眼红肿抱着二丫张学娜瘫坐在墙角抽泣,吕凤莲上前和几位婶婶劝慰着李艳红不要太伤心。

    给张远海磕了三个头,张学恒起身围着逝者绕行一圈以示缅怀,然后才出了屋到撕孝棚领子侄辈用的白色孝帽孝披。

    “碟子碗筷、桌椅板凳,大力带上几人去借。”

    “通车,你去啰西请叭匠,顺带着拐个弯,让远财带上家伙事过来做饭,需要哪些材料让他自己备齐。”

    “钱?”

    “跟他说,结束后让他找我算。”

    “...”

    “通站,你去跟二明子说扎些花圈送过来,没有花圈像什么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张家死完了呢。”

    “钱?事后让他找我结。”

    “不知道弄多少?”

    “我们堂兄弟和学文这些子侄辈每人一个!”

    “...”

    “远成,你去找艳红要远海的身份证去照相馆复印一张他的黑白照。”

    “...”

    “学文、学武、学化...你们哥几个不要乱走,等会灵棚搭好后,你们去陪棚。”

    “...”

    院外,张学恒的大伯张远桦,作为张家的大佬支已经开始安排起每一项工作。

    “远海这辈子过得惨啊,十岁没了娘,十五岁没了爹。”

    “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生了娃,眼见着日子有盼头了,人又遭了害病(大病、重病,治不好的病。),好不容易攒了点钱都吃了药了。”

    “唉!~~~远海这么一走啊,可苦了俩娃娃喽。”

    张学恒等着拿孝,听着族内的爷爷奶奶们说着张远海悲惨的过往。

    “大哥,远海的治丧钱算我一份。”

    丧事上,张远桦说着所有的费用等结束后找他要。

    同为族兄弟,张远海家有多穷,张远椿一清二楚。

    不用想,治丧费用肯定是张远桦自掏腰包。

    “学文、学武都结了婚,学勤也出嫁,我没什么负担,这两年收辣椒赚了些钱,这些钱我出的起。”

    “你家里两个在上学,一个还要吃奶粉,负担这么重,你就别参合了。”

    张远桦正写着端菜、上菜、烧火这些职位的名字,听到张远椿的话,瞪了他一眼又继续写着。

    “大哥,这事儿不能让你一个人出。”

    “远海生前可没少帮我,治丧费也算我一个。”

    没把张远椿劝走,张远松又过来了。

    “给远恒建房子的钱你还完了?瞎凑什么热闹,该干嘛干嘛去,别烦我。”

    原以为凶一点把两个弟弟支开跳过这个话题,可话音刚落,同族的其他兄弟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着治丧费我家出五,他家给十块。

    吹吹打打三天后,张远海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