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雄飞录 » 第九章 雷霆手段

第九章 雷霆手段

    此夜在奉天阁中发生了何事无人知晓,世人只知道皇帝从阁中回宫后便发布诏令。

    将原本直属大内由秉笔太监统领的豹子营改称为承天军,不再由秉笔太监领统领之职。

    承天军一分为三,一部拱卫大内寝宫,一部专职侦缉刺探,一部专司刑狱实则是暗杀。

    那夜随皇帝进入奉天阁的大太监陈林,罢去秉笔太监之职,只领承天军统领。

    即日起出京,只道是向东都的东北方向而去。

    随同陈林一同离去的还有那一女二男的三大亲信,以及皇家禁卫最顶尖高手天刑军中的最强十人。

    即天魁星、天罡星、天机星、天闲星、天勇星、天雄星、天猛星、天威星、天英星、天贵星。

    天刑军为太祖所立,其前身为太祖征战四方时网罗江湖上的奇人异士。

    当时正值乱世,无论出身只要有一身好本事就可以轻松货卖帝王家。

    对于当时仅是一方诸侯的太祖而言,无论是杀人越货江洋大盗,还是恶贯满盈的巨凶极恶,亦或是名门正派的弃徒逃子,只要是能为我所用的皆来者不拒。

    但太祖以治军之法治理这鱼龙混杂之辈,并单独编练成一军,非太祖亲令不得出营半步,违者凌迟。

    在新朝建立之初,太祖将此军改组为天刑军,仅保留实力最强且忠诚的三十六人,以天罡三十六星为名,其人本名则不得再次提起。

    又每人领皇家训练的高手二十人。

    此三十六人为江湖上成了名的穷凶极恶之辈,且武力超群鲜有敌手。

    就如天刑军第一任天魁星,其本名段世杰,人送外号“万世劫”。

    因此人修的一身金刚不坏之身,百毒不侵,且善于用毒和各种暗器,可谓攻守兼备。

    但此人生性乖张,暴戾恣睢,喜食人心肝练功,且最喜小儿和少女心肝,死在他手下的人以千数。

    曾有正道门派牵头武林中上百高人联手追杀于他,却都铩羽而归,还落得损折了大半人手。

    自此以后,万世劫成为武林邪派当之无愧的魁首。

    后遇到初代紫微天师洪广孝,二人大战三昼夜,终于被天师窥破其罩门,以一指定乾坤将其重伤,后将其收服。

    至于三十六人之外的高手,皆被太祖以隐晦手段除去,此事坊间并不知晓,但在江湖上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正道门派大多拍手称快,邪魔外道则震恐不已,以至于新朝初立之时鲜有邪派敢掺和到谋朝篡位的反叛中去。

    天刑军自本朝建立以来便从未随皇帝、太子之外的人在外行走。

    先皇成德帝在位时,曾有意让最末位的三位天刑军首领护卫其宠溺的幼子出京就番。

    却在将要成行之时,被已不问世事多年、清静无为、专心向道的太后周氏一道懿旨阻拦了下来。

    其后,周太后震怒,动用多年未曾显现的国母威仪将先帝好生申饬,连带着本就不怎么讨老太太欢心的幼孙也受到牵连,被硬硬生生的削去了一半封地。

    此次陈林出京,竟然带齐了天罡头十把交椅的高手。

    另外还有在这十人之上可称得上真正剑客的三大高手,可见使命之重。

    陈林出城之后,这浩荡队伍随即散去,各奔东西。

    只有陈林和三位高手还在一起,化身为大户人家外出经商的车队迤逦前行。

    再说东都天京城中,朝堂之上宏佑帝再发诏令:

    命裁撤兵部职方司,一应军事调度之权还归武军都督府。

    免去现任武军都督府大都督昌平候乐广之职降为副都督,起复在家丁忧的魏国公徐国用为大都督。

    又,命大理寺、兵部、吏部、户部、武军都督府彻查近年来的军中贪墨军饷,冒领军粮之事。

    又,命吏部、刑部、礼部、大理寺会同承天军进行京查,对全体在京官员无论大小,无论爵位一律重新考校,其不能者、懒政者皆罢,有罪者送承天军处置,不再经大理寺、刑部审理。

    宣旨太监话音方落,便有文官队伍中出列一人,正是言官之首的谢灵远。

    然而不待他开口,就听宏佑皇帝朗声言道:

    “勿需多言,朕意已决,无可更改,朕乏了,退朝”。

    旋即起身离去,只留得一众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尚在震惊之中无法自拔。

    一时之间山雨欲来,整个王朝上下官员人人自危。

    尤其是文官老爷们平日里都从地方军伍将领那里拿了些不干不净说不清来路的孝敬,行了些有违王朝法度的方便。

    而武将之中,尤其是最顶尖的世袭罔替的公侯世家却弹冠相庆。

    对当今圣上的雷霆手腕甚为满意,尤其是武军都督府参与京查,一改往日里以文治武的官场习气,让武将着实出了一口鸟气。

    就在京城官场地震之时,一道太皇太后的懿旨悄然来到了魏国公府,内容既不是申饬也不是勉励,而是改名:

    即日起,魏国公徐国用之弟徐国胜,改名徐胜。

    没了,就是这么一句令人捉摸不透的简短话语。

    而魏国公徐国用及其胞弟则是以头杵地,久久不愿起身,再抬头时二人已是泪流满面,似是得了天大的恩惠,仿佛得了世袭罔替的王爵一般。

    此间还有一人同样泪洒衣襟,正是上代魏国公正妻,当代魏国公的生母马氏。

    马氏先祖封宋国公,与徐家为通家之好。

    新朝建立后马家子嗣不昌,至当代竟再无男丁即将除爵。

    而马氏为徐家生有二子,长子徐国用承袭魏国公,次子徐国胜尚未及冠。

    马家初祖宋国公马胜,本名马国胜,曾追随魏国公出征塞外,一战七捷,奔袭千里擒杀坦坦王,平定草原,自此三十年草原儿郎不敢南望中原。

    这道懿旨意味着只要徐胜及冠后立下功勋,就可以承袭其外祖父的宋国公爵位,为马家延续香火。

    而徐家也得了一门两公的不世荣耀,不仅与国同休,就是一个王爵也不愿意换去。

    此事很快就有马氏亲信家丁传往宋国公府,一时间宋府张灯结彩大宴宾客,与凄风惨雨的各个文官府邸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边厢,在整个东都沉浸在震惊中时,一骑三人迅速出城,同样是向北而去,三人的目的地则是身在琅琊郡的宁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