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雄飞录 » 第二章 深山老林

第二章 深山老林

    正所谓“楚人无罪,怀璧其罪也”。

    更可悲的是璧是何物尚不自知情形下,依然被大批人马追杀,死都死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那夜出逃的朱八九正是此番场景。

    那暗中的多方势力不断角力,但不约而同的认为这个入夜前匆匆离去的稚童身怀大宝。

    殊不知这稚童自己都不知道所谓何事,只是犹在感伤父母离世,同时担忧内心那莫名的悸动。

    此时,朱八九已然跑出了一个时辰。

    在茫茫夜色中,对一个从未单独走过夜路的稚童而言,光是那夜枭的咕咕声都能将他吓个半死。

    只是心中的那份悸动让他不断向前,耳畔的风声、林间的怪响、脚下的乱草藤蔓都被他忽略了。

    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在回荡:向前向前,继续向前,不能停。

    正行到一处小溪旁,委实渴了的小八九终于停下来将头扎入那清冽的溪水中畅饮。

    正在水中畅饮的小八九四周,不知不觉多了四道人影,四人黑纱蒙面,黑衣在身。

    各自据了一个方位藏身在大树的阴影之中,仔细打量着小八九的一举一动。

    突然寒芒一闪,在小八九身后右侧的黑影取出了一枚飞镖。

    镖型简洁如柳叶,通体翠绿,这正是江湖上成了名的暗器柳叶镖。

    相传柳叶镖的真身共有八枚,枚枚翠绿,扁平纤薄形同柳叶。

    杀人时或如大风折柳叶纷飞,四处激射;或如细风拂柳叶无声,轻盈隐逸不可觉。

    若是那战国时,刺客中的翘楚柳青麟所用的八枚柳叶镖真身。只要将至祭炼到柳叶认主的地步,便可百步只能驱使柳叶镖自行运转,变化无穷。

    只是后来人用的柳叶镖徒有其型其色,却从未见过真正御镖自由翻飞的。

    即便是二百年前乱世之中,驰骋中原武林的李飞刀也只能是御镖于百步步之内,百步以外只能以是迅、准、力杀人,而无法使镖自由起舞。

    因而当今江湖,但凡用柳叶镖的九成九的是沽名钓誉之辈。

    这柳叶镖一出,在小八九左侧的人影眼神闪过一丝冷芒,若不是在树影之中被其余三人看到这杀意的目标,那今夜首先被格杀当场的就是此人。

    在小八九南侧的两人则是眼露戏谑,心道这厮是要拿小娃儿练手,省的以后在他那相好的面前耍宝时玩砸了丢脸。

    正当左后方人影准备放弃任务先行救下小八九时,对面的黑影却将柳叶镖收起,反而是打了一个诡异的唿哨,音调比之夜枭的咕咕声更加瘆人。

    只见树杈上憩息的一只雄俊游隼长鸣一声飞扑而下,目标直指小八九。

    此时的八九已然是喝完了泉水,听到唿哨声蓦的回头,正好见那猛禽扑击而下,吓得他亡魂大冒,急切之间随便拿起手边包袱格挡。

    片刻后,待小八九缓缓睁开双眼,原来预想中的被猛禽抓破喉管的惨像并未出现,反倒是那猛禽惨叫连连忙不迭的飞上高空,仿若人类见了魔神一般。

    而在场的四名黑衣人则是看的真切,当游隼扑击的那一刹那,三人看的津津有味,一人要飞身救人。

    而正在这时一道红光闪过,仿若太阳初出云层乍现无尽光芒,在这黑夜的幽深树林里显得格外刺眼,四人顿时前全是红光,不得视物。

    良久,四人渐渐能够视物之时,再看溪边的小八九早已不见了踪影。

    那本想救人的黑影早其余人半刻中恢复过来,隐约间看到小八九在片刻呆愣之后撒腿狂奔而去,这让他心安不少。

    只因害怕而闭眼等死,这对所有稚童都适用的本能反应,让小八九受那异彩红光影响不大。

    只是片刻呆愣后就有一个声音在他耳畔响起,是直达心神,在他脑中嗡嗡作响,声音有些苍老而不失祥和:“小友,快跑啊,我可不想看你死在这里,向西南跑,就是溪边那棵倾倒的小树方向,我感应到有一个与你有些渊源的人正在寻你,快跑。”

    恍惚间,小八九以为是自己的那点灵觉又发作了,便不顾一切的撒腿狂奔起来,不过这次有了对前路的些许希冀“莫不是真有人来找我?”

    正在小八九奋力前进之时,身后四名黑衣人如同鬼魅一般再次逼近,只是这次更加隐蔽,不仅声息全无,就连那隐蔽之所也选的更为刁钻。

    四人自不认为小小的稚童能有出人意外的功法,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有旁人出手。

    从这人不敢正面应敌只敢出些诡异手段,可见实力并不强悍。

    然而能够在四人的包围圈中无声无息的放出闪光,而且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着实令人忌惮。

    又奔袭了半个时辰,小八九着实是无力前行了,对一个十岁的孩童而言,从傍晚至今已过去了几个时辰,虽然走走停停,也吃了一点干粮。

    终究是体力有限,体魄未经打磨,仅凭心中对那危险来临的恐惧支撑着,此时已然是精疲力竭无力继续前行了。

    小八九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一棵枯死的大树前面。

    此树参天,树干被不知名的藤蔓缠绕,因为死去年久已然中空,倒是有一个仅容孩童穿过的小树洞。

    小八九如获至宝不假思索的钻入洞中。

    一入洞,顾不上打量这巨木残骸内部,抵抗不住浓重的困意,便依靠着树壁沉沉睡去。

    此时,红光一闪,不似先前般耀眼,只是轻轻掠过。

    仿若寺中老僧念经完毕轻敲钵盂的那声清脆“叮”声,刹那之间就传播开去,令人心神大定,却又疏忽远去,覆盖整个巨树。

    红光闪后,整棵巨树在外人看来仿若枯木逢春,枝丫重新焕发生机,繁盛异常,树干底下的小洞更是被枝丫、藤蔓遮蔽便是仔细打量也无从窥见。

    待四人到达这片树丛中,由于巨木过于高大繁盛,挡住道路,断不可能是藏人之所,四人便不假思索的绕树而过,继续向西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