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朝小道长 » 辞别

辞别

    又是数日过去。方黎正辞别卢将军,一行人也准备前往京城。

    “黎子,保重。”卢照对着方黎挥手。

    “照哥,不用送了。”方黎劝阻了要送行的卢照。

    “一切小心,都要听国师的话。”卢涣也叮嘱道。

    “是,世叔。”方黎答。一段时间的相处方黎也觉得这俊朗的中年大叔是个人物,自己老爹是这么追到老妈的,有点好奇。

    卢涣还递给方黎一块玉牌,说可以在城门通行。

    “快去吧,你舅舅该等急了。”卢涣笑着说。

    方黎收好了玉牌,:“世叔,等我回来找你喝酒啊。”

    “哈哈,臭小子。”卢涣笑到,目送方黎远去。

    “爹,你说黎子去京城会顺利吗?”卢照问老爹。

    “我哪知道,你已经松懈了半个多月了,快去练习。”卢涣脸色一变,一脸严父样。对待儿子就要重拳出击。不然臭小子没个正形。

    “哦,知道了。”卢照答,为啥老爹对方黎这么好,对自己就不像是亲生的。

    数日前,酒席上,方黎一个劲的劝卢涣酒,一边劝一边说自己的钦佩之情,就差认干爹了,卢涣本就对方黎有好感,几次下来关系也愈发亲近。

    卢照看着舌绽莲花的方黎也颇为郁闷,自己这亲儿子都倍受冷落。老爹被哄的是一愣一愣的。一边喝酒一边开心的笑。像个老小孩。卢照只能陪大虎楚勃喝着。

    路上魏良教着方黎射箭。

    “对,手稳住。”

    “还差一点。”

    “不错了。”

    方黎在徒弟的教导下学会了骑射,很是不易。魏良累的是满头大汗,比自己上手还要紧张。

    “方大人,好骑射。”福伯看着小姐和楚勃在一起又说有笑,心情郁闷,只好来看方黎射箭。楚勃毕竟救了自己,现在也不好说什么。

    “哈哈,福伯过奖了。”方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方大人可知朝廷开了恩科?”福伯问道。

    “恩科,什么时候?”方黎平时就不关心这些,要是开了小吃街倒是可以聊聊。

    “就是今年啊,方大人少年英才,如若参加,岂不是蟾宫折桂。”福伯奉承道。方黎看着就是书香门第,气宇轩昂,老江湖福伯相人无数,自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方黎和福伯不熟,也不知道福伯提这个干嘛,开口:“你们可有人参加恩科?”

    “是啊,不瞒方大人。”福伯点点头:“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我想为他某个差事。”

    “哦,那李家这次谁去?”

    “小姐的弟弟李炜。”

    “哦,你们努力。”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做官自有门路,可对于像福伯这样的下人确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如若考中还能混个官当当,何乐不为。

    “方大人可有何提点。”福伯问道,福伯听说了方黎年纪轻轻就上任县令,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哦,这个嘛。”

    “小人洗耳恭听。”

    “找个好岳父。”方黎说道。

    “方大人开玩笑了。”

    方黎回头看了看楚勃和李萱,心想以前楚勃看自己也是这种心情吧。

    又接着问福伯:“福伯,你们李家也是大族,何必在意这场恩科呢?”

    “方大人有所不知,朝堂上靠科举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清流,一般朝廷翰林院与御史台官员大都是清流出身。只有少数是经过推举而来。”

    “原来是这般。”方黎心想,若是这么说那江贼也是自己考上来的。

    “方大人年纪轻轻就作为一方父母官。想来是有不少心得。”

    “哪里哪里,都是乡亲父老抬爱。”

    山路崎岖坎坷,方黎出神的望着远方,想的出神。

    “小黎,想什么呢。”舅舅方辰不知何时出现在方黎身旁。

    “舅舅,你要考恩科吗?”

    “当然不考,我什么水平心里有数。”

    “对了,你去京城不能到方家,也不能说是杨家之子。我爹会去看你的。”方辰先看了周围人隔的远,才小声对方黎说。

    “好。”方黎也不是不懂事的。

    京城,江家。

    “老爷,外面有人称是雍州贾家的人求见。”

    江万城坐在黄花梨摇椅上翻着书,正看到兴头。书上正写到将军收复失地的精彩情节。虽有些许愠怒。闻言也好奇贾家人找自己干嘛。

    “叫他进来。”

    管家带着一个黑衣打扮的人进来,正是当时参与刺杀方黎的贾修。

    “见过阁老。”贾修对江万城行了一礼。

    坐在摇椅上的江万城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贾洵老夫见过,你是他什么人啊。”

    对于江万城直呼父亲名字,贾修并无不满,而是恭敬的开口:“在下是家父次子。特来拜会阁老,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说着让人抬上两箱珠宝。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直说吧。”

    “是这样的,景帝二十年,阁老对一个叫杨毅之的人可有印象。”贾修故意买个关子。

    “知道,雍州第一才子嘛。老夫对他可是印象颇深呐。”江万城答道,面上没有丝毫表情,想是叙述一件与他无关的小事。

    这个时候上门说这些,指定是有所图谋,江万城狐狸成精,自然不肯先提问。

    “阁老可知那杨毅之还有子嗣。”贾修吸一口气,方才说道。

    “哦,却有其事?”江万城闻言还是有些忍不住,开口发问。

    “那杨毅之之子改名方黎,正在来京的路上。”贾修恭敬的道。如今知道这个事的不多,上面居然派人来灭口知道这件事的人。也让贾洵大为震惊,但也突然意识到是个机会。

    “与老夫何干呐。”江万城开口。

    “这,方黎乃是杨毅之遗孤,若是回了京城,怕是对阁老不利。”贾修开口。

    “杨毅之英雄人物,与老夫仅是政见不和,方黎既是他的子嗣,老夫自当照顾一二。”江万城平静开口,像是爱护后辈的长者。

    “阁老,雍州李郴要表方黎为雍州刺史。”贾修终于开口说出此行目的。

    “哈哈,自古英雄出少年,杨毅之后辈既然有如此才华,老夫也当鼎力支持。”

    要不是知道江万城是什么人,贾修都差点相信了,一个把持朝政的奸臣能说出这种话?

    “阁老,我父若为雍州刺史,全凭阁老驱使。”贾修终于图穷匕见。向江万城跪下说道。

    “这个事老夫考虑一下,金伯,送客。”

    “事情若成,每年愿奉上黄金百两。”贾修开口。他们这次行动是担了很大风险的。要是不成必然会遭到反击。

    江万城,神态平静。“知道了,金伯,上茶。”自始至终都几乎没有表情变化。

    贾修背后已经全部浸湿,他没想到这江万城竟然如此作风。

    名叫金伯的老仆提起两把蹭亮的铜壶,轻步走到背后的茶几边。

    掀开碗盖,铜壶一倾,几条冒着热气的水线同时注入了两杯茶盏。

    一捧碧绿的尖慢慢浮起。静静的竖在水面。

    看着样式也知道是好茶。

    “西湖龙井,请贤侄品鉴。”江万城开口。

    “阁老请。”贾修礼貌回应。心想对比之下贾家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人家喝个茶都风度翩翩。以后可得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