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朝小道长 » 寨主马二

寨主马二

    郭东谢过易阳大师,两人便离开了,郭东心想,京城我们来了。

    再说清峰寨上,到达青峰寨已是傍晚。方黎像个好奇宝宝,东看看,西逛逛。

    张三也由他去了,方黎可不是随便逛的,自己得熟悉地形,免得有机会跑都迷路,那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一个农夫打扮的叫住了张三,:“老张,你旁边那小白脸是干嘛的。”

    “什么小白脸,那是四爷请来的客人。”张三没好气的回复。

    “四爷的客人啊,来,喝酒喝酒。”农夫开口。

    方黎爷不客气,直接一大碗一饮而尽。

    这个年代能喝酒的都被认做有本事。

    “好酒量,来,接着喝。”农夫劝酒。

    方黎知道在陌生环境可不能醉的不省人事,于是抱起酒坛,倒了两碗,说:“这位大哥,小弟敬你一碗。”

    农夫笑着看他,方黎直接一饮而尽。说:“小弟干了,大哥随意。”

    方黎其实偷偷加了点泻药,免得着农夫老纠缠自己,农夫看方黎喝了,也自己喝完碗中的酒。

    “大哥,好酒量”

    “一般一般”

    “大哥有吃食吗?”

    “有。”农夫丢给方黎一个烙饼。

    方黎谢过,说:“晚上还要求见寨主,晚上再和大哥喝个痛快。”

    “好嘞,你小子,我看中。”农民也豪气回应。

    殊不知方黎这个老六偷偷下了药。

    方黎可不想老在这耗着,还想去京城看看素未谋面的亲人。自己两世为人,总算要见第一次亲人了,可不能折在这里。

    郭四也赶回来了,看着正在吃东西的方黎,说:“小兄弟,寨主有请。”

    方黎连忙把东西咽下,嘴里含糊不清:“果耐辣。(我来了)”

    还依依不舍的看着正在吃烙饼的张三。

    方黎跟着郭四,心里难免有些不安,自己细皮嫩肉的,寨主该不会把自己剁了吃吧。

    自己得小心点,实在不行就抱郭四大腿。自己明明一个道士,咋就被认作书生了呢,唉,真是人帅自有天收。

    方黎还在头脑风暴,就已经跟着郭四走到了寨子里最大的一间屋。

    毫无疑问,这就是寨主他老人家的居所。

    郭四显然轻车熟路,直接开门就进去了,还朝自己招手。

    方黎壮着胆子,一脸风轻云淡的跟着郭四走了进去。

    别看方黎表面淡定,实则慌得一批。

    寨主马三卖相极佳,一点不像个佃户,反而是剑眉虎目,修得漂亮的胡子,显得格外精神,看起来像景国的将军。

    “久闻寨主大名,今日有幸相会,方某荣幸之至。”一套行云流水的马屁送上。

    马二爷却波澜不惊,说:“小兄弟赞谬了。”

    一看自己普通攻击没有奏效,方黎爷不急,开始强化普攻。

    “吾观马当家伟丈夫也,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江贼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说完便是一声长叹。

    “想不到小兄弟既有如此胸襟。”马二大为感慨,没想到随便抓来的书生,竟然满腹经纶,看来迎娶冯小姐的事情是十拿九稳了。

    而且马二素来钦佩读书人,见方黎文采斐然,小小年纪就要为国除害,更是敬佩不已。

    “我这些年劫富济贫,颇有所得,今天听说小兄弟的志向,非常钦佩,愿以家财资之。”马二爷本是草莽,看方黎小小年纪就有远大理想,深感不易,自己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给地主种地。

    方黎见自己说动了马寨主,赶紧趁热打铁,:“吾观马当家真英雄也,若有驱使,绝不推辞。”

    “好,好,好。”马二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当即叫小弟上酒。

    酒过三巡,方黎也醉了,没想到马二酒量这么好,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第二天起来。

    张三给自己摆了一桌菜,还有野果。

    方黎完全不记得昨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当即询问张三:“张大哥,昨晚发生什么事了,我咋记不起来了。”

    “二当家,昨晚你喝醉了,吵着要和寨主结拜,口里还念着什么关二爷在上,小弟方黎与大哥马二结为异姓兄弟。”

    方黎听的瞪大了眼睛,完球了,喝酒误事,自己一下子升级成二当家了,这可怎么办啊。本来都准备找马二要几匹马赶路。

    “二当家,关二爷是谁啊。”张三有些好奇的问。

    方黎没心思跟张三解释了,赶紧跑出去看。

    恰好遇到了赶来的郭四,方黎询问:“郭大哥,寨主在哪啊。”

    “哈哈,二当家的,寨主正等你起来呢。随我去吧。”郭四很是高兴,有了这么个读书人,自己团队做大做强不是问题。

    “二当家是当年杨毅之杨大人之后,小生敬佩杨大人为人,十几年前,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见过杨大人,杨大人说,要让武威,乃至雍州的小孩都读上书,都做有出息的人,还免费给我们这些小孩开设学堂,从京城请名师来教学,那个时候起,我暗暗发誓,要做出一番成绩,可没想到,杨大人忠直为国,竟惨遭奸臣谋害。”说着郭四痛哭流涕。

    方黎心中好像有根刺扎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父亲的小小恩情,郭四竟然记了这么多年。

    在封建王朝,读书对平民百姓来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平民百姓家不少有能力的人也因此埋没,碌碌一生。因为书籍就被那些豪门世家把持着,要想看到书都是千难万难,不少人连饭都吃不起,读书只是一种奢望。

    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竟然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方黎感慨万千。

    “感念杨大人大恩,今日有幸得见忠臣之后,郭某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报答杨大人恩情。”郭四一脸坚定。自从见到杨大人开始,自己的人生就发生了改变,自己认得字了,可以干一些文书的活计,得到了村里百姓的敬重,平时写写信什么,还得到了大舅哥的认可,这才和现在的媳妇相敬如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