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朝小道长 » 下玄妙观

下玄妙观

    山下唤做夏河村,一个普通的却又不普通的小村庄。

    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有着篱笆茅屋的朴素、青山碧水的清纯、田园风光的恬然。

    此时正值暮光时分,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上的袅袅炊烟,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静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

    方黎背着竹筐书篓子前行,一身洗得发白的衣裳难掩其清朗书卷气,高挑个,面目英俊,皮肤白净。

    接下来方黎要找自己的发小,周楚勃和郭东等人。想着要见自己好兄弟了,一想就开心,方黎和周楚勃,郭冬,郭雨,黄虎五人,小时候就是夏河村孩子王。

    春天一起上山捡野菜,夏天一起下河摸鱼,秋天帮着大人收麦子,冬天就一起烤地瓜吃。

    还记得六岁那年春天上山挖菜,山上有雾看不清人影,孩子们大喊有鬼,撒腿就往山下跑。

    方黎却不害怕,自己可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世上咋会有鬼呢。待会回去可要好好嘲笑一下这几个胆小鬼。

    来人正是下山的易阳子,易阳子见别的小孩都跑了,眼前这个孩子却很镇定,心中有些好奇。

    决定逗一逗他,扔吊手中的拂尘,说:“小孩,捡起来。”

    方黎这才看清来人的相貌,就像是前世西游记电视里的太上老君。仙气飘飘,加上今天雾气袅袅,看上去更是不凡。

    方黎心想,我的妈呀,我的世界没有神仙,可这世界说不定有呢,这里只是一个平行世界。看这人怎么着也得有小说里元婴的修为,保不齐更厉害。

    然后屁颠颠的捡起拂尘。

    “老神仙,不,神仙爷爷,您的拂尘。”方黎恭敬的递上拂尘。

    易阳子也被这小孩逗乐了。好久没见过这么有趣的小孩了,说:“我可不是神仙,只是玄妙观上的一个道士。”

    方黎却不这么想,传说李白小时候自恃聪明,不愿意努力读书,常常荒废学业。而黎山老母看中了他的资质,不希望他的天赋被浪费,于是跑到李白面前磨绣花针,李白看见就忍不住问了:“你在磨什么?”她就说:“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从此李白就发愤图强,刻苦钻研学问,终于成为史上的不羁人物--诗仙。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想了想古代成功遇到仙人的事情。

    方黎暗下决心,抱上前面这个老神仙的大腿,于是开口:“小子方黎,拜见神仙爷爷,若承蒙不弃,愿拜您为师。”

    道教讲就缘分,易阳子也觉得自己年老没个一儿半女的,谁能拒绝一个长得可爱,奶声奶气的小娃娃拜自己为师呢。

    但还是得问问这小孩来历,开口:“小娃,你父母何在。”

    方黎开口:“先考杨毅之,景仁皇帝时进士,景帝二十年弹劾奸相连坐,已无亲人,现在寄居于父亲结义兄弟周家。”方黎赶紧把自己悲惨遭遇说出来,希望打动神仙,收下自己。

    现在是景帝二十五年,赋税已经达到了十五税一,正所谓半大小子,吃怕老子。自己和楚勃都在长身体的时候,周屠户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养两个大小子本就让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易阳子同情方黎的身世,越看越觉得方黎顺眼,当即收下方黎为徒。并让他五日后上山。在现在的位置等候他。

    思绪渐回,自己那个时候被下山的易阳子看中,收作徒弟,也不知道师父过得怎么样。

    与此同时,易阳子心疼的看着烤坏的鸡,丢给了观外的大黄犬。

    没想到的是,大黄犬只是闻了闻就走开了。仿佛在说,这鸡有毒。

    易阳子心叹这小败家子终于走了,拿出师弟给的五十两黄金,埋在观下的那颗树下。

    “唉,不是师父不给你钱,只是你年纪太小,怕你把持不住,这些金子就留着给你以后当老婆本,以后给自己生个徒孙,自己也能含笑九泉了”易阳子心想。

    方黎在的时候自己嫌他烦,走了却想他絮絮叨叨的了,拿起笔墨,写下一封信件,打开养的鸽子,把信放里面。又想起了自己徒弟,也不知道小家伙过的咋样,随后拿起一本草药大全看了起来。

    方黎从穿越过来之后,历经磨难,父亲死后,母亲派人将自己交给了夏河村的周屠户,两家本是患难之交,为了能让自己健康长大,改随母姓,自小养在周屠户家。

    六岁时,自己告诉周屠户要当道士,周屠户和妻子陈氏都非常不舍。

    还是周屠户发话:“孩子想去就让他去,要是不顺心了就回来,这里永远是你家。”

    方黎不知道的是,每次方黎和楚勃出去调皮捣蛋,把村里弄的鸡飞狗跳,都是周屠户一家家去道的歉。

    村里人也体谅周家难处,没有为难过方黎,加上方黎父亲杨毅之是武威之光,在杨毅之以前,武威已经二十多年没出过进士了,中原那些地区的人看咱雍州人就像看蛮夷一样。好不容易出个进士,还被奸相江万城害死了,所以对于方黎的身世,从来没向外人说过。

    周楚勃和方黎都是十六岁是年纪,身材高大,英武不凡,名字是自己老爹考取进士时候取的。当时老爹春风得意,与周老爹许下承诺,若为一儿一女则结为夫妻,若都是男儿则结为兄弟,女儿则结为姐妹。周老爹笑呵呵的答应了,自己母亲方氏和楚勃母亲陈氏也乐得见此。

    夕阳西斜,周家人员齐整,晚饭也准备好了。这时房门开了。

    “哈,真香,看来咱来对时候了”方黎进门就坐也不和他们客气。

    周老爹人高马大,穿着一身青色粗布衣衫,见是方黎,笑呵呵的开口“臭小子,好久都不来看咱们了,今天刚杀的猪,你就来哩,是学了道法能掐会算呐,哈哈!”

    “哪有,天天吃素一点油水没用,嘴里都淡出个鸟来。”想着在玄妙观的清修生涯,瞧瞧自己都饿瘦了。

    看了看发小,顿了顿说:“勃子,要不咱两换换,你去当道士,我去杀猪。”说完满怀期待的看着自己发小。

    “不去,我对学习你们那些没兴趣,再说我也不识字,去了能干啥。”

    楚勃不以为然,白了方黎一眼。

    方黎也不客气,放下背篓就开始吃饭,旁边是周母陈氏,穿着半新的直领对襟小袖百褶裙,看上去收拾的齐整,笑着看着出发的两傻大儿,眼中充满宠溺。“缓缓吃,别噎着。”

    方黎像是饿死鬼投胎,没一会就将盘里猪头肉吃个干净,又拿起一份猪蹄髈骨开始吃起来。

    楚勃幽怨的看着方黎吃着本属于自己的猪头肉被吃个一干二净,但想到自己发小刚下山,不知道要去干嘛,连忙开口问“黎子,你下山干啥去。”

    “进京,投奔师叔。”方黎头也不抬,回了一句。

    “京城可多好玩的了,带我一个呗。”楚勃听着来了兴趣。

    “你,你会啥呀,带你不等于多带一张嘴。”说完还一脸鄙夷的看着自己发小。

    “你骂我,我吃亏,你就是个小乌龟。”博子显然被气到了,重重的哼了一声。

    “好好好,带你,你可是我至亲至爱的勃子哥啊,我不带你带谁啊。”方黎变了脸色,笑兮兮的看着楚勃。

    只不过这个笑容贱兮兮的,怎么看怎么欠打。

    “好吧,我勉为其难的答应你。”楚勃吃完了饭,擦了擦嘴,打了个饱嗝。

    周老爹夫妻两看着从小养大的两孩子,听的好好的,一听要走,陈氏便有些不舍。

    周老爹瞪着眼说:“别苦着脸,孩子们长大了,该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也为死去的杨兄弟高兴”说着说着话题就跑偏了。

    方黎怕周老爹难过,赶紧拉开话题,和陈氏唠着家常。一时间都天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