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朱允熥从来都不会怀疑老朱的一些‘基本能力’,实事求是的来说老朱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许是因为成长环境,也可能是时代的局限性等等,他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但是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在朱允熥看来,老朱就是一个了不得的天才,是几千年才有那么一个的惊才绝艳的了不得人物

    至于军事方面,不管是出于战略还是战术方面,老朱的能力都是朱允熥望尘莫及的

    李景隆到了文华殿也是有些纳闷,太孙应该才回皇宫,怎么就急着召见了?

    朱允熥开门见山,说道,“祖父对神机营的事情不太满意,觉得我们实在是做事慢了点,有些看不下去了你也知道他是个急性子,这不是说了我一顿么!”

    李景隆立刻跪下,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臣等无能,还望殿下恕罪”

    “好了,这又没外人”朱允熥笑着说道,“祖父亲自动手了,这是准备好了编练新军的法子其他人他也不放心,就让你来办好这些事情”

    李景隆瞬间就开心起来,别管开平王府是不是因为太孙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也别在意中山王府很快就有太孙妃就要锦上添花了

    在皇帝的眼里,在太孙的眼里,只有曹国公一脉才是能够做到真正放心的

    朱允熥看着李景隆,认真说道,“神机营你可得给我练好了,这是我京军主要战力之一”

    听到朱允熥的这些话,李景隆忍不住侧目

    虽然很多勋贵都知道皇太孙非常重视水师和火器,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是如此地位

    按照大明的军制,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而护卫在京城的,也可以统称为京军只是就算都是京军,也有不同的地位,能够为称为真正的禁卫军的屈指可数

    朱允熥无比严肃,对李景隆说道,“这神机营对我来说无比重要,内卫京师、外备征战,这就是我的要求”

    李景隆也严肃起来,“臣定当竭力,不负殿下”

    朱允熥看着李景隆,笑着说道,“就该如此,都说打虎亲兄弟我们到底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有些事情只能你来办这神机营以后必然是我亲掌,所以军士、军将,你得用心些不管是五军都督府还是兵部,行文到时候我来批复”

    既然是打算练出来一支强悍的军队,不只是要有先进的军事装备,使用这些军械的军人才是最根本的

    李景隆丝毫不怀疑朱允熥的话,能够被调入京军,这也是无数驻守在外地卫所的军士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至于有人想要阻拦,先别说曹国公李景隆了,他的份量在这里,不要说一般的士卒了,就算是将军也都能要来更何况背靠朱允熥这座大山,这可是大明的皇太孙,兼丞相、兼大都督,不管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都管着

    所以这一次挑选的士卒,一是需要身世清白,二是需要能力出众,这是集结一批精锐士卒了,由一票精兵强将组将起来一支新的部队,这样才能够将战斗力发挥的更大

    也别说这也就是一支部队,人数也不会超过万人但是在如今这个年代,一支精锐部队就能有机会主导一场战争,可以在战事艰难的时候承担起来啃硬骨头的任务,精兵是任何将军都不嫌多的,可是精兵也是最难练的

    朱允熥继续说道,“火器,我自然会下旨,给最好的火器那些颗粒的火药,你们也敞开了用你一要练出精兵强将,二要仔细记好各种火器使用的优缺点,到时候才好让人改进”

    对于李景隆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压力,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个机会

    承袭曹国公的爵位对于李景隆只是一个开始,出身让他已经有了荣华富贵,可是他同样明白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他也就只是一个富贵闲人而已,这显然不会是他的追求

    练好神机营,让这支被皇太孙重视的火器部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这就是李景隆的机遇之一

    朱允熥看着李景隆,问道,“火器营主将,你觉得何人比较合适?”

    李景隆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臣以为朱能倒是年少有为,其人智识高远、雍容端重不说,又能勇力过人,实在难得”

    朱允熥则严肃说道,“我要的是一军主将,不是说要一个悍勇冲杀的先锋”

    李景隆赶紧解释说道,“殿下明鉴,朱能虽年少,不过也久在军伍善驭将士、纪律明肃,臣以为可为良将”

    听到李景隆这么说,朱允熥倒是笑了起来,“那好,我就要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本事”

    朱能,历史上朱棣的成国公,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丘福只可惜在征讨安南的途中病死,当时只有三十七

    不过现在的朱能才刚刚二十五,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了,身份和官职现在也适合成为神机营主将

    李景隆继续说道,“殿下,臣以为定远侯之子王德忠勇果敢,也该入神机营”

    看了一眼李景隆,朱允熥说道,“王德不行,他还有其他用处你先回去仔细琢磨琢磨练兵之事,主将定下来就行”

    王德当然算得上是朱允熥的心腹,毕竟王弼、王德父子和常系的联系太深了

    其实这么几年,朱允熥一直都算不上在重用王德,投入的资源非常有限可是就算如此,不管是王弼还是王德都没有怨言,常升和蓝玉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不只是因为王弼现在还算是老当益壮,时常需要外出镇守、节制,更是因为王德现在也算是有着一些特殊的任务,时常需要去代表常系年轻一辈四处露面

    李景隆离开后,朱允熥对张福生说道,“明天下朝后让魏国公来一趟”

    说完这些,朱允熥就直奔武英殿,可没忘记要吃饭的事情

    一天过去,新的一天也开始,老朱大概是昨天多喝了两杯又病了他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百官们已经不去计较那些事情了,太孙脸上看不出来任何焦急的神情就行了

    主持完早朝之后,朱允熥回到文华殿,“让徐膺绪收拾收拾去福建,一是督造筑城防备倭寇,二是让他仔细做好清查收集的事情,不少人喜欢出海让他给我查清楚水道、查清楚所用之船的事情造船的工匠、出海的商贾,都查清楚了如何造船、出海该准备那些事情,都让他事无巨细的查清楚”

    徐辉祖立刻领命,“臣谨遵令谕”

    “我这几年也没少琢磨水师的事情,你也应该清楚”朱允熥就直白说道,“水师将帅到底是少了点,我看他出身还行,就是本事还欠缺些你是当大哥的,也该为弟弟们谋个出路”

    徐辉祖就一板一眼的说道,“回殿下,臣弟出自中山王府,已得朝廷官职臣若是公器私用,先父也绝不会饶了我!”

    朱允熥指了指徐辉祖,没好气说道,“你这个性子迟早要吃亏”

    徐辉祖则继续坚定自己的立场,“先父在时时常教导,徐家世受皇恩不敢辜负”

    对于徐达的家风,朱允熥还是比较佩服的所以养出来徐辉祖这么一个一板一眼的性子,朱允熥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恭谨、忠诚、本分,徐家这个二代家主或许不是最有才华和本事的,但是在不出大意外的情况下,看守家业是没问题

    对徐辉祖这样的性格,朱允熥还是比较欣赏的,作为储君来说,他当然喜欢这样安分守己的臣子尤其是徐辉祖位高权重,能够在身居高位的时候不骄不躁,那更难得了

    常家的几个能力都不太行,颇有一些纨绔姿态李景隆喜欢锦衣华服讲究排场,对面子也看的特别重

    哪怕朱允熥知道人无完人,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也不用去计较可是如果臣子人人都是如同徐辉祖这样,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看着徐辉祖,朱允熥说道,“过些天你开始斋戒,府上都斋戒吧丧期之后就要定下来亲事,也该纳彩、问名”

    徐辉祖立刻跪下,这一下就忍不住有些激动,“臣谨遵令谕”

    朱允熥笑着说道,“这一趟也不好是开国公为使了,我家那个闲不住的二叔多半是要为使他到底是诸王之长,让徐增寿回趟凤阳一是祭告皇陵,二是宣旨召回秦王”

    徐辉祖没有任何意见,一般的太子、太孙大婚,当然是有着一个使臣,身份多半也是重臣可是秦王现在就在凤阳离的不远,以皇帝的性格,真能做出来让朱樉去当使臣的事情

    没办法,朱樉不只是臣子,更是长辈,朱家和徐家的关系也亲近

    虽然都说皇家无私事,现在规矩也都是在不断的完善,不过以亲王为使不算坏了规矩而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见到这一幕也只会更加开心,一家和睦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