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可以穿越两界 » 家

    专转本的培训室内坐满了嗷嗷待哺的学子,他们大多都是今年刚毕业的大专学生。

    刘景生坐在他们中认真的记着笔记,接近一年的实习生涯也让他知道学历就是一块金砖,他能敲开什么门就要靠自己的本事了。没有金砖,连敲门的资格也没有。

    网络上鼓吹的学历无用武之地,纯属扯淡。有了学历你才能让人家认可你参赛的资格,你没有,不好意思赛场不让进。

    钟吾大学是个非常难考的本科,刘景生也是因为身体得到了改善,学习能力直线提升,他才有几分把握能考上,换作以前的脑子,他连专转本都不想去。

    再过一段时间国家就要颁布规定,不允许专转本的考生考取985、211之类的大学了,这也许是最后一届的直升985的机会,还好时间刚刚好。

    状元培训机构是附近比较出名的教育机构,不仅学生录取率名列前茅,而且费用高的也是名列前茅。他们收学生也不是照单全收,一开始会给予学生报考科目的几张测试卷,能通过才会考虑录取。这也是他们一直保持高录取率的原因,当然,优秀的教师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每天刘景生的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他要升的本科是钟吾大学历史系,是学校分数要求最低的一个系别。除了语文,计算机,英语三门主课,还增加了一门历史。

    文科类的科目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记忆力要高。像历史、语文、英语,这三门没有别的捷径,只要背书背的好,卷面80%的分数都能轻松拿到手。

    他不太确定红色果子的功效不知道能否提升智商?

    但是他比较肯定的是自己的记忆力目前绝对是超群的,那种翻书过目不忘的本事,他现在也终于体验到了天才的感觉。

    这里的老师很务实从来不讲废话,进来直接进入主题,明年三月份,可能会考什么,出现什么题型,因为大家也都是有着基本的基础,这种直入主题的做法非常符合刘景生的标准。

    刘景生选修的历史是被安排在下午,报考钟吾大学的历史系的很多,主要是分数线低,但是录取率并不是很高,因为很难考,即使考上了还要参加一轮面试,是学校派遣专人进行的面试,总之,高中失利的学生,在以后想要扳回来是非常的不容易。

    基本科目报考的三门缴费15000元,而这门单单拎出来的历史,缴费18000元。

    当时刘景生还询问一下这么贵的原因,教育机构负责人一点也不虚,强调教育机构的收费合理合法。因为给他们讲课的是一位钟吾大学历史系的副教授还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能请动一位副教授坐镇,这教育机构也是够牛的。

    今天上完上午三节主课,刘景生一点也没有疲惫,反而神采奕奕,那种高中时代渴望游戏的感觉又回来了,现在他是渴望知识的浇灌。老师们讲的确实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通俗易懂,他闭着眼睛复盘着上午讲课的内容。

    仿佛场景历历在目,纤毫毕现,他以前可没有这种能力,自从吃过了红色果实,也就多拉了几次臭气熏天的“翔”,潜移默化,记忆力就增长了到了如今的程度。

    午饭过后,刘景生下午只有一节历史课要上,和其他的课时60分钟不一样,这节课只有45分钟,这种特殊待遇,让刘景生有些感叹,有才能的人到哪里都是特权?

    刘景生到教室的时候,有些诧异,前面整整三排满满当当,一个空位都没有留下,他没有想到18000的价位也挡不住这些大专生对知识的渴望。

    上课铃声响起,一位头发稍稍偏分锁骨,染成了颜色略带红色的棕咖发色的女人,踩着白色细高跟,步入了教室。

    刘景生发现之前还是高估了这些大专学生,怪不得前面三排清一色的男生,这女人简直就是行走的“荷尔蒙”。不妖不媚,戴着一副镜架细细的金丝眼镜,上身着一件米色的小西服,内衬着米色的T恤,下身同款米色西服长裤。干净整洁,脸上的表情严肃而不失典雅。白嫩的额头之上,自然微卷的头发有种写意的凌乱。

    优雅,随性,干练的女性形象瞬间扎根在了刘景生的脑海,这让他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动画片里的人物,毛利小五郎的妻子妃英理,这就是所谓的从漫画走出来的女人吗?

    气质如兰的女人,走到讲台站定。没有说话,转头在黑板上熟练的写下了她的名字—“林静馨”。

    “各位同学,我叫这个名字,下面开始讲课。”

    介绍简洁明了,亦如她的性格。

    刘景生就有些坐蜡了,他和林家的缘分真的是无处不在。

    他甚至还听到前面的男生,小声的对旁边的朋友开玩笑的说:“妈妈,我又恋爱了。”

    林静馨和小时候看到的不太一样了,不仅仅是穿着打扮上,还有那严肃认真的语气。相比于做警察的林静怡,刘景生感觉自己更有些怵眼前这个女人,这难道就是老师独有的职业光环?

    林老师的讲课节奏很快,但是很有条理规划。

    一节课下来,她拿过来的教材一下没翻,从头到尾一镜到底。一看就是精心准备过的,要不就是老司机,轻车熟路。

    这一节课并没有讲实质性的内容,她很专业的从头到尾,以时间为线索大致上梳理了他们要学的内容。看的出来一开始她的情绪有些低沉,但是随着讲课的深入,她逐渐进入状态,那种神采飞扬,挥斥方遒的魅力着实让人惊叹。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女人的知识储备怎么会如此之大,各种引经据典,从中国历史到同时期世界历史,她说的头头是道。

    刘景生记得她是财贸专业,学的是经济管理吗?这历史怎么这么精通?

    怪不得林静怡不待见这个姐姐,这妥妥“别人家的孩子”啊,谁有一个这样的姐姐作比较,都会压力山大吧!

    刘景生感叹二叔的福缘深厚,毫无文化的二叔上辈子估计是拯救了银河系,咱看着两个如此优秀的女儿养老不香吗?非要去搞事情。

    果然有得必有失,世事无常,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物,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不外如是。

    一节课的相处,让所有人从新认识了林静馨,这就像在所有男生面前,拿着大喇叭大喊:“老娘不是花瓶,老娘不是花瓶,老娘不是花瓶。”重要的事情喊三遍。

    下课铃声准时想起,林静馨结束的话语也刚刚说完,一秒不差。

    优雅,真是优雅!

    同学们自发的整齐的喊了一句“老师再见”,响亮的声音让林静馨原本严肃的脸上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是所有人对这堂课最高的评价,反正刘景生没发现有哪堂课的“老师再见”能喊的这么大声,这么整齐的。

    18000,物超所值,仅仅一堂课,刘景生就获益匪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觉得林静馨做到了。

    刘景生没有离开,继续在教室内翻看着各种各样的教材,花这么多钱,他感觉不能浪费。记忆力再好,没有勤奋的努力跟上,想要考“985”,纯属空口白话。

    状元教育机构这点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费用到位,这里的教室就跟学校一样,你随便使用。学习学到了五点半,教育机构打烊了,他也就跟着回家了。

    晚上回到家,父亲还没有回来,刘景生帮着母亲准备晚饭,杨静瞧着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的刘景蝶玩着游戏,就气不打一处来。

    刘景蝶是刘景生的妹妹,比他小了13岁,因为在钟吾中学全封闭式教育,一个月才能回家两次。

    刘景蝶皮肤白皙随着妈妈的皮肤,样子就是父亲的翻版。

    他们兄妹二人一个兄长像妈,另一个妹妹像爸。附近邻居都羡慕老刘家生了两个模样较好的子女。

    妹妹脑子不太灵光,小学的时候教她学习,能教的刘景生怀疑人生,她是刨腹产,而自己是顺产,经常听人说顺产的一般就是比刨腹产的要聪明,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上到中学了,人家都说这个是孩子第一个叛逆期,妹妹的叛逆和别人都不一样,别的孩子都是顶撞父母,顶撞老师,顶撞任何人。

    这个时期刘景生也经历过,总之就是“我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在坐所有人在我眼里都是菜鸡。”

    刘景蝶是天生的“摆烂派”创始人,杨静和刘国良的教育和吩咐,她都是“嗯,奥,好的,没问题。”

    之后无动于衷,那些话语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这也使得刘景生心里对父母有些愧疚。

    因为这性格和他对刘景蝶的教育可能有着直接关系。

    小学的时候,刘景生怕妹妹被父母和老师管的太严厉,从而走上极端的道路。

    正好那时候新闻上经常播放某某中学学生因为心里压力过大跳楼自杀云云。

    刘景生就经常灌输“什么都无所谓”的理论。大意就是人最重要的就是活着,其他都无所谓,学习啥的尽力就好,别人侮辱,当听放屁,脸皮要厚,爱咋咋地!

    简短十六字,简直就是“摆烂派”的指导方针。

    还好刘景生后来恩威并施,妹妹才不至于一去不复返。

    “帮你哥剥蒜去,别玩了。”杨静吩咐道。

    “刚回来,累。”

    刘景生一个眼神,撇了过去。

    刘景蝶吓得一激灵,哥哥掐人老疼了,乖乖拿些蒜,到旁边磨洋工去了。

    “哥,啥时候给我找个嫂子啊?”刘景蝶显然不是什么任人欺负的主。

    这一句话仿佛点燃了杨静的热情。

    “景生,有没有目标啊,没有,我拖你小姨给你介绍一个。”

    刘景生的心里已经把妹妹屁股都给打肿了,这家伙已经有“绿茶”的潜质了。

    “哎,妈不用了。有了,已经有了。这你不用操心。”

    “有啦,长的漂亮不?多高?哪里人啊?”

    一个闪电三连问,直接把刘景生整蒙了,他郁闷的打了妹妹一下。

    刘景蝶憋着笑,还了回去。

    这时大门外熟悉的摩托声音,打断了杨静的大招。刘景生赶忙扔下手中的蒜苔。

    “我爸,回来了,我去开门。”

    刘景生轻舒了一口气,心里默默的给老父亲点了个赞。

    打开大门的门栓,父亲一如以往推着有些破旧的摩托车,戴着军绿色背包的建筑工具,缓缓进门。

    他身上穿着刘景生中学时候穿过的旧衣服,满身脏兮兮的,戴着黄色的安全帽,脸上还粘着一小块早已凝结的水泥。

    “饭,弄好啦!”

    “没有”

    “今天上课怎么样?”父亲一边把车子推到侧屋里,一边和儿子闲聊。

    父亲不太会说话,但是为了避免父子二人气氛有些尴尬。他总是率先以长者的身份说些什么。

    “挺好的,老师都不错,我感觉很有希望能上钟吾大学。”刘景生,没有像以往那样三两个字的,就回应了父亲。

    他接过父亲肩膀上的军绿色背包,里面放着锤子之类的建筑工具,小小的一个小包,份量却是出乎意料的沉重,比书包还要重三分,因为都是金属。

    父亲转过身,黑炭的面部露出一丝洁白的牙齿。

    “那就行,今天,一身汗。”

    说着父亲去屋里拿了一些新衣服,就走近了浴室。

    在刘景生的记忆中,父子二人这般的对话好像重复了很多年。

    可是直到今天,这平淡的生活终于找到了温馨的幸福感。

    月亮今天格外的明亮,一家人坐在八仙桌上吃饭,父亲和母亲,续着白天的家常理短,刘景生和妹妹探讨着一些学校发生的事,窗外树影婆娑,窗内人影绰绰……

    家,果然是治愈孤独的港湾,离家的人回家一放松也容易睡过头。

    夏天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六点半,天空就已经白光浅浅了。

    刘景生感觉有人在摇他的被子,睡眼惺忪的爬起来撇了一眼闹钟。

    “刘景蝶,你搞清楚,你是7.30上学,我是8.30,一大早的别逼我掐你。”

    日子平平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