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隆福寺的猫小箭 » 二十五、萌狮偷梁换柱

二十五、萌狮偷梁换柱

    望柱上的猫小箭听得暗自伤心,看来自己的形象与萌狮并无二致,难道自己以后就只能以石狮子的形象站在这望柱莲台之上了吗?

    站得高看得远或许是蹲在望柱上唯一的优点,断虹桥的御路向北延伸,路两旁一簇簇的枯草在石缝间露着头。初春淡蓝无云的天空下,西侧的宫殿围墙如同一道丹霞山脊朴素又沉静。沿着金水河岸边堆放着料石、砖瓦、黄土袋子。昨天夜里那只叫奕维的小狮子就是在料石堆旁凝视着自己,然后把他诓骗到断虹桥上,现在留在望柱上的是他猫小箭,那石狮子已经不见踪影。十八槐旁荒草丛生,竹子板脚手架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多希望他能从槐树后跳出来,跟自己说,“这只是一个玩笑,多谢你帮我站了一天岗,我只是想出去散散心。”

    但就算他望眼欲穿,感到眼珠都要从眼眶里瞪出来了,也看不到那萌狮的身影,他去哪了?视线越过树梢和墙脊,隐约可见的宝蕴楼和屏风楼,再往外就是热闹的街巷了,难道他化装成自己的样子出宫去了吗?

    不幸的是,猫小箭猜对了,如果时间倒流至他落水之前。

    “偷梁换柱”萌狮默念三遍咒语,见那石栏板吞噬了猫小箭,本该自己蹲守的望柱顶上,白砂糖泥一般的汉白玉凝结成狮子的形状,一对瞳孔收缩成线,不知所措地望着自己。好了,略施小计大功告成,自由的感觉真好!

    萌狮抖擞一下周身的鬃毛,亮晶晶的毛孔中吐出一丛丛的黑白猫毛,转瞬间他的身形就酷似猫小箭了。他回头看了一眼断虹桥上的石狮子,嘴角微微上扬,针刺般的胡须随着身体的旋转优雅地抖动着。桥头的瘦骨龙睡眼朦胧,萌狮的猫爪踩在石板路上没有一点声音,放任这头望柱镇兽逃离了夜幕下的紫禁城。

    “自由的感觉真是太爽了!”萌狮漫无目的的溜达了一阵子,想着该去哪落脚,毕竟自己两百来年没离开过紫禁城了,得想个辙要么投亲靠友要么自立门户。想着,抬头一看已经是织女桥,再往前就是长安街了。他往胡同里一看,谁家门口墙角锁着一辆自行车,他见四下无人,蹬起后腿挺直腰肢,口里默念着“李代桃僵”的咒语。转瞬间,浑身的猫毛相互缠绕织成了一套毛衣裤贴在身上。俊朗的面孔下,时尚的黑白条纹鸡心领毛衫,萌狮满意地揉搓着膝盖上的灯芯绒裤子,这可比自己的鬃毛舒服多了。

    猫小箭的躯体融合的神奇能量的确不同凡响,而且完全不排斥自己的萌狮意识。面颊和手掌上的绒毛已经完全褪尽,指甲还能伸缩自如,萌狮用指尖捅开车锁,一偏腿蹬上这辆永久牌的自行车。他心想,幸亏在桥上常看末代皇帝溥仪练骑车,自己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否则像自己这点道行在这诺大的BJ城里,又能走多远呢。

    长安街上华灯璀璨,早班车拉着稀疏模糊的几个人,磨磨蹭蹭地驶过静穆的街道。沿着宫墙的便道上,扫大街的师傅面带困容机械地挥动着竹梢扫帚。尘土裹挟着碎叶穿过车轮辐条,与笨拙的脚蹬子一同欢唱“呲啦”作响。

    自行车旧了,骑起来费劲,脚蹬轮轴这些小机械部件里的滚珠都该抹上点黄油了,但这不影响萌狮哼着小曲一路画着龙。天安门前的御街大变样了,萌狮的眼睛不够使的,横跨在路中间的门楼不见了,宽阔的大道向东西延伸望不见头。萌狮在断虹桥上见过轿车,但这像个肥硕的怪兽一般的公交车,他可是头次见到。

    这些新奇的玩意儿,萌狮没多大兴趣,他六百多岁的年龄阅历可谓丰富,就凭“偷梁换柱”的手段,他就取代了道光帝的皇长子奕纬。那孩子也是好奇害死猫,被他诓骗困在断魂桥,若不是他在咸安宫说狠话要诛杀授业恩师,道光帝盛怒下一脚踹在他的小腹上,破坏了他的神兽法身,逃回断魂桥憋屈了两百年。这回总算借猫小箭的身体,再次逃离枯燥乏味的望柱岗位,他要获得无尽的享受,要得到人类的膜拜。他要的一切,即使是华表吼也不能望其项背。

    萌狮侧目看着由远至近的华表柱,

    那柱头覆莲座上的吼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你瞎啊!”萌狮小声地咕噜了一句。心想,若不是猫小箭已经突破了灵兽腥气的束缚,望天吼或者是天安门前的石狮镇兽早就嗅到他的味道了。他一路骑过广场往东走,一直到王府井都没有遇到镇兽或脊兽的阻拦,心里着实有点奇怪,难道真像骑凤仙人说的,“这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王府井商业街对萌狮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依稀记得东边是豫王多铎的世袭府邸。当皇子时听师傅讲过,清军入关时,多铎战功卓著却积劳成疾,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尊崇,门口的石狮子先皇特准是卧姿,暗示府邸主人可以养尊处优的歇息了。

    印象中这街的南端还有口甜水井,BJ城里几乎都是苦水井,紫禁城里的井也难逃苦命,宫中的饮用水都是凌晨从玉泉山用木桶运来的。萌狮在人行道上的“王府井”铜井盖旁停了一下,疑惑地环顾四周,心想:完全变样了,对面是东安市场大楼,那里原本是明代一座王府,清初封给吴三桂,改称“平西王府”,“三藩之乱”后,王府改成神机营的操场。后来经善耆、那桐奏请,慈禧批准,这废弃已久的神机营操场开放给了游商。这事他是听说过的,没想到这些游商竟有如此的排场。